白紫微
羅馬尼亞前國王米哈伊一世幾乎見證了20世紀所有發(fā)生在歐洲大陸的重大事件。
形成于19世紀中葉的羅馬尼亞王國由兩個巴爾干公國——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其亞——合并而成,歷史上只有過五任國王,米哈伊一世一人就曾任兩次:第一次從1927年到1930年,第二次則是從1940年到1947年。
2017年12月5日,因罹患白血病和肺癌,米哈伊一世在位于瑞士歐伯訥的寓所去世,享年96歲。
作為英國女王遠房表親的米哈伊一世,此前是仍在世的二戰(zhàn)時期國家元首之一,在他去世后,這一名單里只剩下在1943年至1946年統治過保加利亞的前國王西美昂二世。
羅馬尼亞總統克勞斯·約翰尼斯高度評價了這位末代國王的一生,稱其“為羅馬尼亞歷史書寫了燦爛篇章,值得人民感謝”。羅馬尼亞國防部長米哈伊·菲福爾稱,羅馬尼亞政府計劃設立全國哀悼日,并將為米哈伊一世舉行軍事葬禮。
如今我們還能從當年發(fā)行的紀念郵票上看到米哈伊一世小時候的樣子,肉乎乎的圓臉配上蓬蓬的頭發(fā),穿著襯衫,打著領帶。
1921年10月25日,米哈伊一世出生在羅馬尼亞的錫納亞。他的父親是卡羅爾二世王儲,母親是來自希臘王室的海倫公主,他是兩人的獨子。歐洲皇室聯姻多,他家中其他親屬大多來自普魯士王室,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米哈伊一世的高曾祖母。
1925年,被稱為“花花公子”的卡羅爾王儲,因和一個名叫瑪格達·盧佩斯庫的女子發(fā)生婚外情,放棄了王位繼承權,搬至巴黎居住,留下兒子作為王室繼承人。當卡羅爾王儲的父親斐迪南一世于1927年去世時,5歲的米哈伊就繼承了王位,成為歐洲最年輕的國王。
“真的嗎?”據說,當得知自己成為國王的時候,米哈伊一世的反應是疑惑,而當確信他是國王的時候,他只是要了一塊巧克力蛋糕。
米哈伊一世的周圍不僅有來自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傭人教他語言,還有攝政大臣輔佐他決策。小國王似乎過快地進入了角色,以至于他曾對母親說:“夫人,我是國王,您需要服從我的指令?!睘榇耍彩芰瞬簧佟肮靼簟苯逃?。
不過,三年后,1930年6月,米哈伊一世的父親厭倦了在歐洲四處奔走的生活,選擇回到首都布加勒斯特。他的回歸受到朝野歡迎,后加冕為國王卡羅爾二世。
米哈伊一世再次成為王儲,不過他看起來似乎很享受這樣的“降級”?!拔乙呀浭軌蛄舜┲L褲,頭頂大帽子,去各種我不想去的地方的日子了?!彼f。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卡羅爾二世本想趁國內政局動蕩之際,廢除憲法,確立專制王權,不料卻被他國“算計”,還被迫割讓了部分領土,一時成為眾矢之的。1940年9月,希特勒的傀儡、羅馬尼亞的法西斯軍事獨裁者揚·安東內斯庫和他的“鐵衛(wèi)隊”政權領導的軍政府迫使卡羅爾二世退位。
就這樣,米哈伊一世在18歲時再度成為國王。讓位給親生父親,又再次繼位,這在歐洲王室歷史上只此一例。
然而他更像是一個囚犯。據他自己回憶,安東尼斯庫“像對付小孩”一樣對待他,盡管名義上他是國家和軍隊的首領,但卻不能做任何決策。他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即便露面,也是出席類似檢閱部隊這樣無關緊要的活動。
慢慢地,年輕的國王逐漸走向成熟。
當德國開始在戰(zhàn)爭中失勢時,他暗中聯系了當時的反抗武裝,這個聯盟最初還是秘密的,但到了1944年夏天,米哈伊一世已經成為人們表達不滿的代表人物。
冒著遭受嚴厲報復的危險,他公開要求安東內斯庫將軍向蘇聯投降。
安東內斯庫拒絕了這一要求。米哈伊一世便將他召至宮中,敲著桌子再次問他,卻又遭到了拒絕。米哈伊一世見狀喊出了事先安排好的暗語,三名士兵和一名軍官聽到命令后,前來逮捕了安東內斯庫將軍,將他關押在米哈伊一世父親收藏王室郵票的地下室內。
當時米哈伊并無實權,他與反抗武裝聯合,并在不久之后正式宣布羅馬尼亞斷絕與軸心國的聯系,羅馬尼亞成為第一個拋棄希特勒的軸心國成員,為蘇聯在德軍實力衰弱之際接管羅馬尼亞掃清了道路。
而另一邊,德軍試圖通過轟炸宮殿殺死米哈伊一世,但未能成功。沮喪的德國大使只能警告米哈伊一世“不要玩火”,而他對此表示不屑,接著,米哈伊一世很快又釋放了16個師的反納粹部隊,德軍損失慘重。
米哈伊一世因此舉同時獲得了美國頒發(fā)的“功績勛章”和蘇聯的“勝利勛章”。一些歷史學者認為,他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戰(zhàn)爭結束的進程,同時也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1947年11月,米哈伊一世在倫敦出席了英國伊麗莎白公主和希臘菲利普王子的婚禮。菲利普王子是他的表弟和童年的玩伴。在婚禮上,他與波旁-帕爾馬家族的安妮公主一見鐘情。米哈伊一世未曾想到,就在他返回羅馬尼亞時,一個圈套早已暗中設下。
二戰(zhàn)結束后,羅馬尼亞的社會性質發(fā)生變化。盡管米哈伊一世曾試圖維持君主立憲制,但蘇聯領導人斯大林還是命令羅馬尼亞廢除國王,時任羅馬尼亞總理的彼特魯·格羅查威脅稱,如果米哈伊一世不退位,就要處死他本人和他的1000名支持者。
當時的政府領導人試圖將米哈伊一世召至首都布加勒斯特時,他正在布加勒斯特以北約130公里的南喀爾巴阡山小城錫納亞的派勒斯城堡準備舉行新年派對。
這時,首都的大街小巷早已被轟他下臺的人占領,有人向他呈上了一封退位信。
“這簡直是勒索!”米哈伊一世2007年在《紐約時報》采訪時談到,“他們威脅說‘如果你不立即簽署退位法案,也許被殺死的就不光是1000名在獄中的學生了?!?/p>
1947年12月30日上午,武裝分隊包圍了米哈伊一世所在的王宮。隨后,兩位內閣成員來到王宮,向米哈伊一世呈上了退位法案,敦促其立即簽署?!八麄兝樟钗以谝?guī)定時間內簽字,不然就要我承擔之后可能會發(fā)生的流血事件的責任?!泵坠烈皇阑貞浀馈T谒磥?,當時的羅馬尼亞政府完全不能代表羅馬尼亞人民的意志,眼前的退位法案完全是由一個被其他國家組建和操控的政府強加在他身上的。
最終,帶著不甘和憤恨,米哈伊一世在法案上簽上了名字。就在這一天,米哈伊一世作為鐵幕落下后的最后一位君主退位。
他帶著30多名家人和朋友乘坐火車離開了羅馬尼亞,攜帶的物件還包括四輛美國汽車、九箱杜松子酒和三支霰彈槍。羅馬尼亞政府表示米哈伊一世還帶走了許多有價值的畫作——但他否認了這一點。
由于當時的宗教庇護十二世,不允許法國和丹麥混血的安妮公主與非天主教徒結婚,這對夫婦于1948年6月在雅典舉行了東正教儀式的婚禮?;楹笏麄冇形鍌€女兒,兩人的婚姻一直持續(xù)到2016年安妮去世。
在流亡的40多年時間里,米哈伊一世經歷了數次身份角色的轉換,他在英國養(yǎng)過雞,在美國李爾飛機的歐洲分公司做過飛行員和儀器測試員,在日內瓦當過股票經紀人。
“我一直都對做國王這件事不感興趣,”米哈伊一世1989年在接受《泰晤士報》采訪時表示,“我永遠無法調和這種雙重生活,前一分鐘還在和上流階層談笑風生,下一分鐘就要為被壓迫的同胞們發(fā)聲?!?/p>
東歐劇變期間,羅馬尼亞發(fā)生政權更迭,這位前國王終于在1990年12月從日內瓦返回這片闊別數十年的故土。
“米哈伊一世!米哈伊一世!”激動的人們高呼著他的名字,以迎接他的到來。這般陣勢嚇壞了當年5月新當選的國家統治者,因此以訪問沒有得到“正當許可”為由再次驅逐了他。到了1992年的復活節(jié),他才被允許回國。
然而,據當時媒體報道,羅馬尼亞的領導層又一次被為米哈伊一世而來的眾多民眾所震懾。因此,直到1997年米哈伊一世才重新獲得了羅馬尼亞國籍,還被歸還了原本屬于他的城堡。
近些年,他以非官方大使的身份,促成了羅馬尼亞分別在2004年和2007年加入北約和歐盟。2016年3月,米哈伊一世因患上白血病宣布告別公眾視野。他的職責則落在了大女兒瑪格麗塔公主身上。
2011年,在90歲生日當天,米哈伊一世在議會發(fā)表講話,“自我成為國王已經過去了84年,我可以毫不猶豫地告訴所有羅馬尼亞人,除了自由和民主,我們最需要獲得的是身份認同和民族尊嚴。這也是在座諸位羅馬尼亞精英要擔負的重任”。話音剛落,議員們紛紛起立,場內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
〔本刊責任編輯 袁小玲〕
〔原載《看天下》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