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兵
重慶的下浩老街,斜倚南山,石橋橫臥。它在山勢溝壑中,在吊腳樓、石板路、市井的叫賣聲中,存在了數(shù)百年。清水溪從老街縱貫而過,裹挾著居民世世代代的生活記憶,以飛瀑之態(tài)注入長江。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下浩街區(qū)一直是南岸長江邊上繁華的街道。這里是到長江邊上龍門浩碼頭的必經(jīng)之路,陪都時期,龍門浩碼頭是連接渝中半島與南岸的交通要道。隨著南濱路的開發(fā)、長江大橋的修建,下浩老街曾經(jīng)的繁華漸漸衰落,成為記憶老重慶所余不多的地方。
下浩淳樸自然,夜不閉戶。帶著老重慶人的鄉(xiāng)愁,三年前我開始拍攝這里。去年,下浩將進行改造拆遷的消息陸續(xù)傳來,我忽然意識到老重慶的記憶將永久消失了,于是選擇和時間賽跑,在它正在改造維修、居民即將搬離之時,花了兩個月時間集中拍攝,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它留存些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