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濤
摘 要 “聽說,閱讀,語法,讀寫”是高中英語常規(guī)課型中的基本元素,如何在常規(guī)教學中把握“教與學”的契合點,凸現(xiàn)新課程理念,實現(xiàn)“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與實踐能力”,使學生能真正地自主學習,有效備考,是教學中值得思考和商榷的話題。筆者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從不同角度對這個話題做一點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 聽說實踐 語篇解構(gòu) 語法活動課 活化教材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2.060
Effectiveness of Remark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General Practice
CHEN Hongtao
(Sanxia Senior Middle School, Yichang, Hubei 443100)
Abstract "Listening, speaking, grammar, 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basic elements of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gular classes, how to grasp the poi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nventional teaching, highlighting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achieving the goal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practice" so that students can really learn autonomously and prepare for them effectively. This is a topic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and discussion in teaching. The author combines his own teaching practic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this topic to do some discussion.
Keyword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 discourse deconstruction; grammar activity class; activate teaching materials
長期奮斗在教學一線,如何在課堂的常規(guī)教學中有效滲透備考,落實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可持續(xù)性提高,一直是我多年孜孜的追求。每節(jié)課后的小結(jié)與反思,是我多年教學的必修環(huán)節(jié),通過對“聽說課”、“語法課”“閱讀課”、“寫作課”等常規(guī)課型的再思考,再研磨,就有一些點點滴滴的感悟?,F(xiàn)與同仁分享如下:
1 聽說課——精心導入,重視過程,給 “聽說”充裕的實踐空間
聽說課是一個單元的“話題導入”和“語言熱身”,這一環(huán)節(jié)落實的好與壞,關乎到整個單元整體教學計劃的落實。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在常規(guī)的教學輕視了學生實踐的作用,在聽力訓練中一般直接采用“聽錄音,對答案”的方法,結(jié)果許多學生只能夠能捕捉到零星的信息,所獲甚少,甚至會產(chǎn)生畏難和焦慮的情緒。而在“說”的這一部分,一些教師認為過多地讓學生去說會影響課堂效率,所以對課堂控制很緊,即使讓學生說,也往往是蜻蜓點水,沒有真正達到訓練的目的。更有甚者,有的課堂為了省時,直接功利化地抹殺了 “聽說”這一環(huán)節(jié),直奔閱讀的主題或者詞匯的講解等貌似更“務實”的環(huán)節(jié)。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對聽說課越來越不重視,也越來越不感興趣,最終還會失去英語學習的興趣。
首先,筆者認為成功的聽說課,一定要有一個精心設計的導入。這個導入,可以是知識難點的一點突破,可以是詞匯的一個情境滲透,也可以是相關話題的討論和預測。同時一定要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和互動,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從而有效地規(guī)避學生的焦慮情緒產(chǎn)生。在必修五的Unit3 life in the future的聽說課上,我沒有直接進入話題,而是問 “Would you like to go sightseeing in the UK and travel around the Britain Isles with me today?” 學生頓時興味盎然,然后呈現(xiàn)生動的圖片:“Li Qiang is taking his journey to the future life.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with him in the time machine? Lets have a close look at life in the future”.之后讓學生分組討論“what do you think Li Qiang will see in the future world?”并給出有用的表達給學生的口語練習助力。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fā)揮,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有效訓練。
在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一般放音三遍,有時候還會視難度適當增加訓練,不吝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將功課做足。放第一遍錄音的時候,著意于整體的理解,因此一氣呵成,不做停頓;第二遍放音對重難點部分做出提示和回放,做到重點突破。把握了人物關系和基本情節(jié)之后,聽的目的就達到了;三遍之后,我會多給學生一點時間自己討論總結(jié)概括,得出結(jié)論。一些需要填空或者回答問題的題目,學生的討論就是標準答案。在聽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多有成功的體驗,也愿意就單元話題談論感想,為后期語言輸出做了有效鋪墊。
在說的環(huán)節(jié),我會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結(jié)果。但為防止說得漫無邊際,一般將說的話題給明確具體細化,將課文的情境細化,并歸納補充有用的詞句,并有意識地把表現(xiàn)機會給不敢開口的學生。經(jīng)過訓練,班上的學生一般都能夠暢所欲言,也能夠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探究合作式”的教學模式。課后讓他們把這個討論的話題往寫成日記,以DAILY REPORT 的形式課堂五分鐘展現(xiàn)出來。對單元話題的寫作有很大有裨益,也是后面的閱讀課一個很好的鋪墊。
總之,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力是無限的,不讓聽說課流于形式,就要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自然的氛圍,就要給語言實踐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語境中“言為心聲”,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在好的發(fā)揮。只有使“聽說”的羽翼豐滿,“讀寫”的翅膀才展翅能飛。
2 閱讀課——解構(gòu)句篇,解讀詞匯,破解閱讀信息之謎
閱讀課的特點是課堂容量大,信息量大,在短短的教師主導環(huán)節(jié)作到語法詞匯語篇章的各項理解落實,殊為不易。同時如何使閱讀教學真正與高考接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教學中我孜孜以求的問題。
閱讀課教學,常常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真正的溶入語言環(huán)境中去理解,因文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對于有意蘊的文章,適當用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is passage?來加深文章主題理解;而對于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簡單的文章,就要求學生限時閱讀,分析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談論并歸納重點詞匯;對于英美文學如The fair lady 這樣的戲劇節(jié)選文章,會花時間放一些有關的視頻資料拓展學生的視野,給相關的網(wǎng)址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并對戲劇的題材做一些提煉。主體做一些挖掘;而上Disability 這樣的文章,會在做很多話題的延伸,讓學生體驗殘疾人的生活,受到德育的教化;對于結(jié)構(gòu)嚴密的文章,會花一些時間做篇章的分析,教學生略讀和預測的技巧;對于知識點集中的文章,會在知識點的講解后加強學生范文的模仿訓練;在閱讀訓練中,會通過談論和互助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注重信息獲得的途徑和對文章觀念把握的技巧,而不會過多的花時間講評和翻譯。
同時僅靠課文的閱讀文章精讀理解,顯然是余力不足。因此我校每周一次對學生的閱讀進行限時強化訓練,并在講評課中重視閱讀技巧的獲得途徑,將題目選項進行細化歸類講評。下面是我的一次閱讀細節(jié)理解題實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INCORRECT about curiosity?
A. It gives the scientist confidence and pleasure in work.
B. It gives rise to interest in problem that are unexplained.
C. It leads to efforts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connections.
D. It encourages the scientists to look for new ways of acting.
對于這樣一個題選,要求學生選出錯誤選項,就需要給正答找到信息支撐。給出的信息比較博雜,首要任務是幫助學生找到出處,然后進行信息對應和匹配。首先讓學生通過再閱讀找到論據(jù)出處:
First of all, it seems that a successful scientist is full of curiosity—
He usually directs his attention towards problems which he notices have no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and his curiosity makes him look for underlying relationships even if the data available seem to be unconnected.
He thinks he can improve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通過再閱讀,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關于“好奇心三要素”題干與原文的三個巧妙的信息對應:① B. … problems that are unexplained.---- ….no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② C. …potential connections.---- …underlying relationship
③ D…look for new ways of acting.-----… improve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通過找到對應的信息,學生通過paraphrase的方式進行詞匯拓展,無心工作增加了閱讀的信心。在閱讀講評課上更多的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總結(jié)歸納。比如主旨大意的題目要多看段首尾的主題句,推判題則多看信號詞,做題時多從主旨大意和結(jié)構(gòu)著手,高屋建瓴,重視文章的框架結(jié)構(gòu),從出題人的意圖來審視文本內(nèi)涵。這些經(jīng)驗和技巧的獲得,可以讓學生之間多交流,分組討論,互通有無,達到共同提高閱讀能力和興趣的目標。
總之,閱讀是一個自我思維的過程,應該更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語言感覺的熏陶。真正的閱讀是“解構(gòu)”和“解碼”的過程,應該通過對詞法、句法、篇章結(jié)構(gòu)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整體閱讀和寫作的意識。在教學中運用“以語法為綱,以詞匯為目,意義解讀”的原則,才能夠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老師在此過程中合理地運用一些策略,對語篇做一點分析,對詞匯做一點解讀,對句子結(jié)構(gòu)做一點點撥都是有效的。但總體上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生以技巧,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提升。而怎樣的閱讀教學最有效,一定要了解我們的學生,知道他們最需要什么,同時應該加強課后反思,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得失及時總結(jié)和反饋。另外平時與學生一道多看電視英語頻道,重點研讀國外新聞、國外教育以及歷史傳記、科普讀物、文學作品等書刊,通過多渠道涉獵各國文化,使學生不斷開闊知識視野,逐步具有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3 語法課——精講多練,寓規(guī)則于活動,精心搭建語法的橋梁
常見的語法課是沉悶無趣的:老師花大量的時間講語法規(guī)則,學生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而在實際運用中,學生還是會犯各種語法錯誤。實踐證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能夠充分調(diào)動了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動是教學聯(lián)系實際的策略,要使學生能參與,樂于參與,就必須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從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活動,安排好每一步驟。比如我有一次有幸聽到這樣一節(jié)語法課:為語法教學提供了一個以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語法為主線的成功范例。她講的是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她的設計是這樣的(見表1):
表1
首先她呈現(xiàn)了一些隱藏問題的圖片,學生在選擇圖片并回答問題如:“ Who do you think is very smart in your class” ,然后由另一個學生轉(zhuǎn)述該生的話。然后小組談論并轉(zhuǎn)述。避免枯燥的講評,卻使所有的學生對該語法項目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之后她設計了一個情境:A couple had a quarrel, the children help to get rid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ir parents. 要求學生對情境編故事,運用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知識,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討論,表演的對話詼諧幽默,課堂氣氛由此進入高潮。最后讓學生小組談論,總結(jié)兩者之間的轉(zhuǎn)化規(guī)律。自然習得了“間接與直接引語”的運用規(guī)則。這節(jié)課最大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以基本的語法知識為鋪墊,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讀和討論并對話表演,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最后達到了語法滲透的目的。而且她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都不是直接的給出結(jié)論和答案,而是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則,并能讓學生在用中學,最終達到了能說會用的目的。
也許我們在常規(guī)教學中,不能處處做到對一節(jié)課進行精雕細琢,設計出這樣的活動,但我們可以讓我們的語法教學貼近學生的實際,加強對學生易犯錯誤的回訪,進行典型錯誤歸類,使之凸顯在我們的語言材料中,盡量使語法課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我們要力避枯燥的講評,將“精講”和“多練”有機結(jié)合起來,加強合作探究式學習。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要多給學生犯錯誤和發(fā)現(xiàn)錯誤的機會。讓學生在“用”中學,才能夠?qū)W得牢固,有效。
4 寫作課——取景教材,取材生活,賦讀寫以生命的源泉
古人朱熹云:“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言的活水,就是生活。脫離了生活的語言,無疑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學生要經(jīng)過實踐,在實踐活動中找出英語的規(guī)律和特點,教師把教材的內(nèi)容活化給學生,就是把課本的知識放到實際生活中的一個情景,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學生運用課文知識去表達,去行動。這樣把課本內(nèi)容化為生活,把教學化為交際。因此,只有和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語言才最有生命力。
讀寫課是一項涉及綜合技能的課型,在讀的過程中,我一般著意于文章結(jié)構(gòu)的提煉,典型詞句的歸納,和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點。如在travel dairy一單元中,學案設置分為四步:
Task 1: What are the topics of introducing a place?
Task 2: Underline the good sentence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Task 3: Write sentences following the example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Task 4: Introduce your hometown.
首先讓學案中第一步設置任務,讓學生了解介紹地方的常見話題:如人口,地理位置,經(jīng)濟,景點,氣候,自然資源,風俗等。第二步的任務設置要求學生標識并書寫重點文句,完成后進行學案第三步任務設置:運用相關詞匯結(jié)構(gòu)仿寫句子。這時如果要求學生寫一篇介紹家鄉(xiāng)宜昌的作文,學生就會感到有據(jù)可依,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時間允許還可以叫小組討論,把寫作的題材分成簡介,正文:氣候,位置,人口;和景點,經(jīng)濟,特產(chǎn)和總結(jié)四個部分,四人小組分工討論后再寫出來。有了組員的集思廣益,最后呈現(xiàn)的作品的完整的,也是完美的。還可以開展小組自評和互評,把“層次、內(nèi)容、用詞、語法”作為自評和互評的內(nèi)容(表2)。
通過挖掘生活,找準話題,學生能夠把現(xiàn)學的結(jié)構(gòu)和詞匯現(xiàn)用在寫作中,做到了語言的有效輸出。我們的讀寫教學,就應該注重就地取材,讓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走進課堂,讓讀寫教學成為不竭的源泉。
總之,教無定法,作為新課改形勢下的英語老師,筆者認為自己要重視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需要深入地挖掘教材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找到教材內(nèi)容和生活的契合點,同時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深刻理解課改精神,著意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最終達到體現(xiàn)語言的實踐性、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