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姍
【摘 要】目的:研究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對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的診斷效果。方法:挑選本醫(yī)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患者74例,分別進行多層螺旋CT多平面檢測(MPR)、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測、X線攝影檢測(DR),對比三種檢測的確診率。結果:多層螺旋CT多平面檢測(MPR)、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和X線攝影檢測(DR)確診率分別為93.24%、97.30%、78.38%,前兩種檢測和最后一種對比差異較大(P<0.05)。結論: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對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的診斷效果較顯著,且診斷準確率和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1
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是臨床多見的骨折,骨折類型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傳統(tǒng)的X線攝影檢測已經(jīng)無法滿足當前骨折檢測的需求,且極易出現(xiàn)錯診、漏診等情況,而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具有分辨率高、確診率高等特點[1]。本文針對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研究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的診斷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隨機挑選本醫(yī)院2015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伴隨著水腫、疼痛、足部變形等臨床癥狀,骨折種類:踝關節(jié)骨折35例、足部骨折31例,合并骨折8例,男女患者比例為1:1,患者年齡29—65歲,年齡均值為(41.2±4.8)歲;骨折原因:23例扭傷、31例車禍、12例高處墜落傷、8例摔傷[2]。所有患者在臨床癥狀、疼痛程度等一般資料上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夠進行對比。另外,本文患者均在受傷24小時內(nèi)就醫(yī)行X線攝影檢測和CT檢測。納入方法:骨折診斷符合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臨床標準者;未進行過心臟以及器官手術的患者;思維意識以及智力正常者;未處于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患者。
1.2 方法
采用西門子的CT機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掃描檢測,掃描姿勢:患者保持仰臥姿勢,將患肢固定在檢查床的中間位置,保持身體不動;掃描參數(shù):采用120kV電壓,150mA電流,0.4mm重組間隔,512×512的矩陣、1.0螺距,0.8mm層厚;掃描范圍:全足以及下脛腓關節(jié)。根據(jù)掃描出的原始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機對患肢進行多平面的重建和三維重建,得出直觀形象的患肢影像[3]。
1.3 評價標準 多層螺旋CT多平面檢測(MPR)、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測以及X線攝影檢測(DR)等三種檢測圖像均由3名具有放射科診斷經(jīng)驗的醫(yī)師進行單獨觀察,如果3名醫(yī)師診斷結果存在差異時,則需要對原始圖像進行重新診斷,直到最終得出相同的診斷結果。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統(tǒng)計和分析本研究骨折患者檢測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計量資料,檢驗用t值,采用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描述,兩組差異用P描述,P<0.05,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4]。
2 結果
在本實驗74例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患者中,多層螺旋CT多平面檢測(MPR)結果:踝關節(jié)骨折確診33例,足部骨折確診30例,合并骨折確診6例,確診率為93.24%;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測結果:踝關節(jié)骨折確診34例、足部骨折確診31例,合并骨折確診7例,確診率為97.30%;X線攝影檢測(DR)結果:踝關節(jié)骨折確診29例,足部骨折確診25例,合并骨折確診4例,確診率為78.38%;前兩種檢測診斷技術與后一種檢測診斷方式相比,確診率存在較明顯差異,呈現(xiàn)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踝關節(jié)和足部通常需要承受人體較大一部分的重量,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關節(jié),具有結構復雜的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骨折,且骨折類型復雜多樣,如果不及時進行診斷治療,極易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行動造成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而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和三維重建技術是臨床上較常使用的骨折診斷技術,具有確診率高,圖像清晰等特點,其實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就包括了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術,另外還包括了最大密度投影技術(MIP)和容積再現(xiàn)技術(VR),可以精確的判斷出骨折類型和情況,而X線檢測對多處合并骨折的診斷效果并不理想,無法準確的判斷出患者的骨折種類以及程度。由本實驗研究結果可知,多層螺旋CT多平面檢測(MPR)確診率為93.24%,多層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檢測確診率為97.30%,X線攝影檢測(DR)確診率為78.38%,前兩種確診率與后一種確診率對比差異較明顯(P<0.05),由此可知,與傳統(tǒng)X線攝影檢測(DR)相比,上述兩種診斷技術的診斷效果更加顯著,可以精準、直觀清晰的反映出患者骨折狀況,有效減小了錯診、誤診等事件的出現(xiàn)。
總而言之,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對踝關節(jié)、足部骨折具有十分精確且顯著的診斷效果,可以清晰反映出患者骨折圖像和情況,保證臨床診斷的準確度,雖然當前臨床仍然多采用X線檢查,但該檢測方式的確診率較低,且無法全面的反映出患者骨折情況,因此,需要搭配多層螺旋CT多平面、三維重建技術,為臨床治療提供精準的參考依據(jù),值得大力推廣應用在臨床診斷上。
參考文獻
陳國煌, 黃志鵬. 淺談多層螺旋CT圖象后處理技術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 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 2016, 25(6):1148-1149.
張軍勝, 邵旭輝, 張華文. 螺旋CT與DR平片在顯示足部骨折細微結構的對比分析[J].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7, 46(8):1018-1019.
毛立華, 吳興國. 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對踝關節(jié)細微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J].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7, 27(7):1828-1829.
高鈞亮, 趙燁, 王俊. 螺旋CT表面遮蓋顯示和多平面重建術在跟骨骨折中的診斷價值[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2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