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煉 姚明
【摘 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效果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循證護理方式,觀察兩組患兒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治療有效率及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過程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療效,提升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小兒支氣管肺炎;循證護理;常規(guī)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1
支氣管肺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屬于高發(fā)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常發(fā)于冬春季,多由細菌和病毒感染所致,該癥發(fā)展迅速,臨床表現以反復性咳嗽、喘息為主,小兒患者身體機能相對較差,免疫能力低,因此其發(fā)病率遠高于成年人,臨床研究發(fā)現,其發(fā)病率在近年來有明顯升高的趨勢,嚴重影響患兒生命健康安全[1]。因此,選擇一種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選擇循證護理方式與常規(guī)護理方式進行效果對比,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方式,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0±1.5)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循證護理方式,共5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5.5±1.5)歲;兩組患兒均已通過相關檢驗,符合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體溫均在37.7~39.7℃之間,發(fā)病時間均在2~30d之間,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簽署知情同意書,其性別、年齡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建立循證護理小組 選擇小兒支氣管肺炎主治醫(yī)師、護士長、營養(yǎng)師、藥劑師及相關檢驗人員組成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制定循證護理流程,分別為:建立小組、提出問題、確立問題、檢索資料、制定護理措施等過程。
1.2.2 確立問題 根據患兒臨床表現,提出相關問題,并收集其年齡、性別、診斷結果等資料作為參考依據,利用批判性思維去尋找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如臨床并發(fā)癥早期癥狀、預防措施、患兒實際需求等,利用Pub-Med數據庫檢索相關文獻,以“小兒、護理、支氣管肺炎”為關鍵詞,根據醫(yī)院實際情況制定流程化的護理計劃,共同擬定患兒在護理過程中的日程表,并嚴格按照護理計劃進行。
1.2.3 護理要點 嚴格執(zhí)行循證護理得出的計劃表,細化護理內容,給予患兒及家屬影響的健康宣教,使其養(yǎng)成健康的醫(yī)療觀念,積極主動與其溝通,緩解其不良情緒;指導患兒合理運動,均衡飲食,按時作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行霧化治療和吸氧時,清理患兒鼻腔等,調整床位高度,協助其擺正體位,嚴密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情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等指標。滿意度調查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等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描述采用 ()% 表示,計數資料對比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療效對比 觀察組中顯效35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綜合有效率為96.0%;對照組中顯效33例,有效10例,無效7例,綜合有效率為86.0%,組間計算值為8.124,P值為0.00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中38例非常滿意,10例滿意,2例不滿意,綜合滿意度為96.0%;對照組中30例非常滿意,12例滿意,8例不滿意,滿意度為84.0%,組間計算值為7.454,P值為0.006,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理念,其強調以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將決策建立在相關證據的基礎上,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及有效性,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護理過程中效果顯著,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常見感染性疾病,又稱小葉性肺炎,肺炎多發(fā)生于冬春寒冷季節(jié)及氣候驟變時。常由細菌、病毒或霉菌及肺炎支原體等病原引起,也可由病毒、細菌“混合感染”[2]。病毒性肺炎以間質受累為主,細菌性肺炎以肺實質損害為主;肺組織炎癥使呼吸膜增厚及下呼吸道阻塞而導致通氣與換氣功能障礙;臨床表現主要為發(fā)熱、咳嗽、氣促等[3]。本次研究發(fā)現,通過循證護理方式,能夠在前期綜合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工作中的問題,查閱檢索相關資料,逐一制定針對性策略,在充分尊患兒主觀需求的前提下,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療效,保障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護理過程中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療效,提升滿意度,應用價值高,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孫麗君.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疾病中的研究[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5,27(6):827-829.
王菊萍,蔡清華,王生壽等.循證護理在超聲霧化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7):2363-2366.
葉紅平.循證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