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青都吉
【摘 要】目的:研究在治療腦卒中后遺癥中采取藏醫(yī)白脈療法的臨床效果與價值。方法:本次筆者分析中采取奇偶法的原則對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納入收治的62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予以平均分組,即為參照組(n=31例)與實驗組(n=31例),將實行常規(guī)西藥治療患者作為參照組,將實行藏醫(yī)白脈治療患者作為實驗組,觀察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NIHSS評分以及治療有效率。結果: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77%、NIHSS評分(6.11±0.45)分與參照組數據進行比較,差異顯著且P<0.05,統計學意義形成。結論:將藏醫(yī)白脈療法應用在腦卒中后遺癥中存在突出的效果,具有廣泛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藏醫(yī)白脈療法;腦卒中后遺癥;治療特色
【中圖分類號】R2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5-03--02
《四部醫(yī)典》指出人體脈絡分包括黑脈與白脈,白脈為神經系統,黑脈為血管,白脈疾病是神經系統發(fā)生損傷的疾病,肢體麻木、顫抖、口眼歪斜等為主要表現[1],現報道我院納入診治的62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此次筆者分析的62例樣本均選自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間收治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分組方式選為奇偶法,參照組納入的3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5:16,年齡選取在40~80歲間,中位年齡(60.21±5.21)歲;實驗組納入的31例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4:17,年齡選取在39~79歲間,中位年齡(61.54±4.54)歲。對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基線資料實施統計學比較,P>0.05,統計學差異不顯著。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治療,每次口服3粒清開靈膠囊(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73150,2010-06-28;生產單位:廣州白云山明興制藥有限公司),每天三次,一個療程為15天,進行為期2個療程的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予以藏醫(yī)白脈療法,每次口服5丸如意珍寶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63020289,2010-05-07;生產單位: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每天兩次,外敷白脈軟膏(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54020136,2010-09-21;生產單位:西藏奇正藏藥股份有限公司),每天兩次,一個療程為15天,進行為期2個療程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患者經對癥治療之后臨床體征與臨床癥狀降低程度>95%判定為顯效;患者經對癥治療之后臨床體征與臨床癥狀降低程度在30%~95%之間判定為有效;患者經對癥治療之后臨床體征與臨床癥狀降低程度<30%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計算模式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筆者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錄入本院診治的62例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所有數據,對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檢驗,對兩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NIHSS評分以(均數±標準差)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P呈現<0.05的數據差異,統計學意義形成。
2 結果
2.1 比較研究參照組與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6.77%對比參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80.64%顯著更高,P呈現<0.05的數據差異,統計學意義形成。
2.2 比較研究參照組與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治療前后NIHSS評分
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與參照組比較P>0.05,統計學無差異;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顯著低于參照組,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3 討論
腦卒中屬于發(fā)病率較高、致殘率較高、病死率較高的一類疾病,對患者日后生存質量具有嚴重影響[2],但治療之后患者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后遺癥,會增加患者經濟負擔。白脈屬于藏醫(yī)傳世的一種古方,目前在臨床上已經驗證過其安全性,該方式存在舒經活絡的作用,對于偏癱、手足攣急、筋腱強直、跛行等病癥具有顯著作用,可將腦卒中后遺癥進行有效改善[3]。藏醫(yī)診療體系中白脈療法屬于代表性的一類治療措施,在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白脈療法具有顯著療效,可顯著恢復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神經功能。筆者分析顯示,實驗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NIHSS評分、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參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作用。證實,意珍寶丸組方中,紅花具有瀉火清熱、活血通絡的作用[4];肉豆蔻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牛黃具有除熱解毒的作用;紫檀香對于氣血合并之癥具有顯著作用;蓽茇、豆蔻對于寒病效果顯著。聯合以上諸藥存在疏通經絡、醒腦開竅、改善神經功能的功效。在治療腦卒中后遺癥中采取白脈軟膏存在舒經活絡的作用,聯合兩種藥物具有顯著改善中風后遺癥的效果[5]。綜合以上結論,將藏醫(yī)白脈療法應用于腦卒中后遺癥中相比較常規(guī)干預效果更顯著,可顯著改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
參考文獻
才讓吉. 藏醫(yī)白脈療法對腦卒中后遺癥的治療特色淺議[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6, 26(23).
加羊尖措. 藏醫(yī)白脈療法在中風病康復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6, 16(79).
萬瑪太, 吉先才讓. 藏醫(yī)壇輪療法治療腦中風后遺癥的臨床應用療效研究[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7(32).
鄭麗娟, 任小巧, 王明強,等. 基于藏醫(yī)白脈理論的中風病診療規(guī)律探析[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代化, 2017, 19(2):370-374.
卡先才讓, 卡吉, 多杰拉旦. 藏醫(yī)火灸+內服藏藥治療腦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研究[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