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學
假如學生畢業(yè)后,把我在歷史課上教的內(nèi)容忘記了,或者干脆把我這個歷史老師都忘記了,我還能給學生們留下點什么呢?
愛因斯坦早有觀點,“忘記了課堂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而我真正體悟到這一道理卻是因為我的三位老師。
第一位老師,是我在村小的啟蒙老師黃孝幫。一年級,在牛棚的破爛桌椅上,我們學習寫數(shù)字“1234567890”。那時候真是不開竅,寫到“2”和“6”,我老是寫成“”和“”。黃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可我還是改不好。我問黃老師,“為什么不能這樣寫呢!” 著急得幾乎要把手上的鉛筆頭扔出去。黃老師卻是心平氣和地,把我的筆扶正一點,說,“寫反了啊?!焙髞戆l(fā)生在我們身上的很多事我都忘記了,但是那一刻他的安靜、耐心、從容讓我感懷至今。
第二位老師,是我初三遇到的彭忠權(quán)老師。那時我一直是班長,各科成績都很拔尖,數(shù)學常??紳M分。教我的數(shù)學老師,叫徐興國,常常在辦公室夸我,很以我為傲。教另一個畢業(yè)班的數(shù)學老師彭忠權(quán)很不服氣,就出了三道數(shù)學題,讓我當著全班同學,在黑板上做。我和往常一樣,很自信地在黑板上做題,前兩題很順利地做完,第三道題卡住了我,不管怎么冥思苦想,都沒找出解題的思路。我的臉脹得通紅,幾乎要恨透了彭老師。后來徐老師說,“這是彭老師專為考你找的難題,氣焰低一點,才會更好學?!狈浅8兄x兩位老師讓我知道,學無止境,永遠不能滿足所學,止步所學。
第三位老師,是我高一的班主任,教語文的李代舉老師。一次自習課,作為團支部書記的我和班長一道離開教室,到外面去買白馬糖,結(jié)果被李老師查到了。他罰我們雙雙站到講臺上,面壁思過。這幅“展示的畫面”,至今讓我記憶猶新:李老師面帶微笑,他的批評看似一句玩笑,“你倆干嘛!還真以為沒人管了,要上天?。 边@事一直在鞭策著我,人生路上,一定要有敬畏,守規(guī)矩。
教育是什么?作為一個教師,我能做什么?我想三位老師都教給我了——呵護孩子們的好奇心、自尊心,引導并激勵他們熱愛生命,熱愛思考,存善心,行正道。
作者單位:重慶市梁平區(qū)新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