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高密市豪邁高級中學
說句老實話,上學的時候,我學習成績曾經(jīng)很糟糕,因偏科嚴重,每次上數(shù)學課我都擔心被老師提問到,而倒霉的事情偏偏就會發(fā)生。
每次考完試,我都不敢看自己的試卷,更不敢去問周圍的同學,我總是擔心,我會不會又是最后一名?這樣的恐懼幾乎伴隨了我整個學生生涯,以至于經(jīng)常懷疑人生。
后來,報考了師范,曾經(jīng)立下毒誓,將來我當了老師,一定要替這些處于“弱勢群體”的學生著想,呵護他們幼小的心靈,拓寬他們的視野,打造無恐懼的課堂,讓孩子喜歡我和我的課。而這樣的初心,我至今未變,二十多年來,我遵從自己的內心召喚,像對待初戀的情人一般,悄悄地與每一個鮮活的生命赴一場心靈之約。
為了了解自己的教學情況,我向學生問卷調查?!吧险n沒有意思”“我真上夠學了”……面對那么多厭學的孩子,面對那么多無助的眼神,面對應試教育的壓力,幾番苦痛,幾經(jīng)周折,我暗下決心:改變我的課堂,讓我的課堂充滿活力。我不能只做一個販賣古董的“二傳手”,我要成為學習的“發(fā)動者”。我的課堂我做主!于是,我搭建學習共同體,讓孩子們互幫互學,共同進步。我還在課堂上進行了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終于讓學生愛上了我,愛上我的課,愛上了學習。如今,走進我的歷史課堂,你會看到這樣的一幕幕場景,或許會讓你感動,讓你心動……
提到思維導圖,我有種特別的情感,不僅僅因為現(xiàn)在使用得經(jīng)常和普遍,更因為一段特殊的創(chuàng)意和情緣。那是在幾年前的一次公開課上,課堂接近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我設計了讓學生到黑板畫出自己本堂課收獲的環(huán)節(jié),真沒想到,學生不但將知識點一一列出,還用彩色粉筆畫出了各種圖形,人物頭像,畫面形象生動,知識簡要清晰,這種圖文并茂的學習方式,當場就受到了師生的好評。自此,我一直堅持并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
或許是因為我的心里總裝著學生,無論我講得多么精彩,在每堂課的開始和結束,我總會有意地拿出五分鐘給學生。我常常給孩子們一張白紙,而學生給予我的分明是一個個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我喜歡把孩子的作品掛滿教室,更喜歡與他們聚在一起,欣賞某位同學的創(chuàng)意。
從今年開始,我索性把機房里的電腦都裝上“思維導圖”軟件,每周上一節(jié)“師生共建思維導圖”的課,那場面更是感人,動人。孩子們一到機房,就飛奔到電腦前,什么時候打開的電腦不知道,只聽到“滴滴”的開機聲,接下來就是四五十雙靈巧的手指,在鍵盤上輕快的敲擊,就像美妙的音樂在琴鍵上飄出。
十幾分鐘之后,一個個獨具心思的“作品”就呈現(xiàn)在眼前。縱使有一百個我,也不可能想象出如此美妙多彩的構思。我想,這不僅僅是知識的梳理,更是思維品質的訓練;不只是教材的重新整合,也是對課程的有益補充和完善;這不是一般的娛樂漫畫,而是用心在撰寫更加喜聞樂見的歷史。
最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瘋狂愛著的電腦,不再是網(wǎng)絡游戲機,而是改變學習方式、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工具;孩子們頭痛的作業(yè)和課本,不再是沉重的負擔,而成了彰顯孩子個性、展示孩子才能的作品;他們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不再是互相攀比,互相競爭,而是資源的共享、思維的碰撞和對孩子靈性的認可與欣賞。而這樣的改變,凝成一股巨大的正能量,吸引著孩子們繼續(xù)探索。
“老師,我喜歡這樣的課堂,累并快樂著?!?/p>
“老師,下節(jié)思維導圖課什么時候上?好期待!”
這是孩子們的心聲,也是我一直堅持的方向!
現(xiàn)在的學生到了高中,一個個都變成了啞巴似的。上課舉手,稀罕;想他們主動回答問題,更是“異想天開”。久而久之,孩子們失去了“動嘴”的欲望,大腦常常處于“關機”或者“屏蔽”的狀態(tài)。老師講得再好又能怎樣,我這里還沒開機呢?沒有信號!無助吧,崩潰吧?好像應該是這樣。
而我偏不信這個邪。我要撬開他們的嘴,讓他們說。我開“百家講壇”:一個觀點,一段史料,一個情景。我命題、選題,你必須抽題、抓鬮,即興演講。這是我撬開他們的嘴巴的第一招。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們想“我該怎么說”,去思考“我該怎么做”,讓大腦開機,運行,存盤。讓他們先有話可說,有話想說。
光有說話的欲望還不夠,還要讓他們感受“語言的力量”,有說話的氛圍、表現(xiàn)的舞臺。于是“開講了”。
讓你吃驚的是,我們的“開講”不是聽一個人在講,而是全班人都在講,是“師徒”對講。先是文科班的學生給理科班講,講教材的知識梳理,講考點和典型例題;然后是理科班給文科班講,講在網(wǎng)絡課堂上查到的教材以外的有趣故事,講這節(jié)課或這個單元他還有什么新見。
讓我欣慰的是,孩子們聽得認真,學得仔細,一個個成了“小先生”,他們是那樣的激動,那樣的自信,那樣的滿足。下課鈴響了,他們依然啞著嗓子給“搭檔”講完,這樣的“敬業(yè)”精神,真讓我感動啊。而我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次機會,一個舞臺。
記得《教師的五重境界》中曾說:“當我們將視野從學生的學習擴大到他們的興趣、氣質、品性之后,教育的世界就更加寬廣了,這個時候,我不再是一名學科教師,而成為一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钡谝淮慰吹竭@句話,我很慚愧,覺得自己離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還相差甚遠,但我不甘心做一個“知識搬運工” “教書匠”,于是,每一天我都抓緊點滴時間讀點教材以外的書,每一天都變著花樣設計課堂,每一天我都搜集課內外的資源,每一天我都熱情洋溢地站在講臺上。
因為我一直覺得,我教的不僅僅是歷史這門學科,我聽到一種使命在召喚,仿佛說:站在講臺上,你就是歷史!是的,我就是歷史,我也要改寫屬于我自己的歷史,要讓學生優(yōu)秀,自己必須先優(yōu)秀起來;要讓學生喜歡,自己必須做出點味道來。
我若盛開,蝴蝶自來;為愛改變,精彩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