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像《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以下簡稱《破冰者》)這樣以緝毒為故事線的強情節(jié)的電視劇,無論是從創(chuàng)作角度,還是從過審難度上來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破冰者》的出品人、總制片人于金偉,為什么卻偏要選擇這樣的一部作品呢?
“我最初的靈感來自一次跟警察朋友的聊天?!庇诮饌セ貞?,在與警察朋友的交談過程中,她得知緝毒民警的傷亡在公安民警中的比例是很大的,“警察抓毒販,是為了救千千萬萬不認識的人,很可能就會犧牲他們自己。你會覺得你身邊有這樣一群人,特別受到震撼和感動?!痹谝酝恍┯耙晞≈?,我們常常能看到窮兇極惡的販毒分子拒捕中的瘋狂行為,而在現(xiàn)實中,毒販的喪心病狂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緝毒民警的工作總是與危險相伴,被形象地比喻為“刀尖上的舞者”。
“這些年來我們的電視劇一說到都市生活劇,大多數(shù)都是談情說愛和家長里短的事情,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作品,把這個故事題材真的做到感動人、感染人,用這種方式去表現(xiàn)一些英雄人物,一些在和平年代可能隨時犧牲自己生命的人?!庇诮饌ハ胪ㄟ^《破冰者》告訴大家,有一群真正的英雄,值得被尊重、被歌頌。而對于反映毒品的危害、毒販的瘋狂,這也是《破冰者》所要傳達的意義之所在。
于金偉在這個行業(yè)干了28年,多年的積累讓她看到了電視劇作品的發(fā)展變化,但是不管怎么變,這些年來留在大家記憶中的作品,都是那些反映現(xiàn)實題材的,或者說反映一段歷史的、有情懷的作品。“你要想做更高審美標準的東西,你就得有自己的原創(chuàng)和創(chuàng)新?!庇诮饌フf。她認為,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自己的情懷,有自己的表達,也要有自己的藝術追求。
“這個題材,我們劇本創(chuàng)作很難,選演員很難,拍攝過程中也特別難。”于金偉坦言。在2016年他們準備拍這部片子的時候,是影視劇資本市場最狂熱的時候,當時“大古裝”“大IP”盛行,沒有人會注意到這樣一部反映當代都市題材的以緝毒故事為主線的電視劇,而對于金偉而言,她也不希望將這樣一部“有表達”的片子卷入浮躁的市場中?!拔艺娴南M覀兊碾娨晞⌒Ч菨櫸锛殶o聲,不要一點對我們價值觀的表達都沒有?!?/p>
從2016年10月開機,到2017年3月殺青,該劇拍攝歷時近5個月。在很多劇組為了省錢省事更愿意用特效來避免主演檔期不配合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下,他們不但用了140多個工作日的拍攝時間,更是不斷轉換外景的奔波勞頓,這樣做就是為了完成一個品質之作。
《破冰者》劇組為了拍攝到理想的場景,輾轉廈門、惠州、西雙版納、泰國四地,為了拍出合適的場景、光線和潮汐,劇組也常常不顧時間的左右,為的只是剎那間的美好景致。有過凌晨起來拍攝的經歷,也有過3000公里的跨省大轉場。于金偉解釋:“整個制作算下來,確實演員成本沒有制作成本高。我們選演員的標準也是愿意為這個項目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人,愿意投入感情去創(chuàng)作的人。你拍得用心、拍得好看、拍出情懷,才能得到觀眾、市場的肯定以及業(yè)內的認可?!?/p>
緝毒民警的工作被形象地比喻為“刀尖上的舞者”。圖為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授予男主角羅晉“南京市禁毒義務宣傳員”稱號。
確立了電視劇以緝毒為故事線之后,在開機之前,于金偉組織導演、主演及主創(chuàng)團隊前往南京,深入一線緝毒支隊和戒毒所,體驗生活、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
盡管通過一些紀錄片或是法制節(jié)目,大家對緝毒警的危險和不易不算陌生,但當真正和他們接觸后還是感慨頗多,這些具有英雄色彩的民警也是普通人。于金偉回憶:“有一個緝毒英雄隊長,我們采訪他,問他生活中愛干什么?原以為他是警察,天天是生死一線的,應該有點跟別人不一樣。結果他特逗,說就愿意在家做飯炒菜,特愛淘寶。這是個特別好玩的人,很暖的一個大叔。我們把這些東西用在創(chuàng)作里了,所以劇中就有警察在家里邊養(yǎng)花的情節(jié)。這樣就給演員塑造人物有了更多的‘抓手’,就會讓他的表演更豐富,細節(jié)更真實?!蹦暇┙局ш牭念I導看了《破冰者》后,就說劇中喬梁的扮演者曹征體驗生活很有成效,演的很像警察。曹征也向記者透露,劇中蹲點的緝毒警為了避免跑廁所,吃方便面都是干嚼的情節(jié),正是來源于緝毒警的真實生活之中。
《破冰者》的文學策劃羅亦男,在去浙江采風之前,雖然對毒品的危害有所耳聞,但最多只是皮毛,直到她真正來到一線,才感受到毒品對一個人的摧殘有多么的殘酷。通過近10天的深入了解,說起毒品的種類、毒販的交易暗語和警方的秘密偵查手段,她儼然成了“專家”。多方的走訪,讓羅亦男帶回了不少素材,這其中有沖在一線威武的緝毒警,也有扎根基層進行排查的普通民警。
羅亦男從杭州蕭山機場海關緝私分局的一個女警那里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人體藏毒的人,被稱為“騾子”。毒品不管是冰毒還是海洛因,都會用機器壓制的塑封包裝兩層。吞咽時間一般都比較長,根據運毒者的個人身體情況,長的可能需要三四天,吞咽之后不能進食。人體X光機上不能百分之百判斷體內的情況。海洛因密度大,一般會呈現(xiàn)一團白光。但有時候只是一顆結石或是高密度氣體(屁)。常有未確定的是否藏毒的情況,海關人員會讓嫌疑人吃東西喝水以判斷。
有一名坦桑尼亞籍1949年出生的老頭兒,據說吞了三天。老頭兒的外在表現(xiàn)是很明顯的,當時他步履蹣跚,面色蒼白。被叫去拍X光的時候,他把手交疊在腦后,頭低得很低,這個姿勢可以讓他的胃部不容易看清,這說明他是個有經驗的運毒者。老頭兒還主動要求進食,喝下了半瓶水,吃了一小塊餅干。
這些過于刻意的舉止更讓旅檢科的官員起疑。有的懷疑對象,會被叫到底層的檢查室,上人體X光機后,如果還是不能確定,就送去醫(yī)院做CT來確定。CT確認后,會吃一種致瀉藥,之后就是漫長的兩到三天的排毒過程。整個過程中海關人員都需要全程陪同,直到毒品排盡。民警不但要負責清洗,還要在嫌疑人排出第一顆毒品之后就交給鑒定機關。
“我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人體藏毒者,排毒的時候就拿個盆讓她在一邊……一直要陪著。到了分局之后我再也不吃韭菜了?!迸艿搅恕疤厥夤ぷ鳌钡挠绊?,卻也在談笑中變得云淡風輕。
《破冰者》中,靳遠臥底的形象表現(xiàn)出終日戰(zhàn)斗在生死線上的緝毒警察們緊迫的心理狀態(tài)。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攝影師的鏡頭,緝毒警們會下意識地擋住臉,他們習慣把自己隱藏在公眾視線之外。
2017年6月,在國際禁毒日前夕,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辦公室官方微博透露了一組數(shù)據:2016年以來,全國共查處吸毒人員134萬人次、破獲毒品犯罪案件18.1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1.9萬名。在禁毒工作中犧牲、負傷、意外和過勞死亡的禁毒民警多達600余人,其中因公犧牲16人。截至去年(2016年)底,全國現(xiàn)有吸毒人員250.5萬名。由于“金三角”“金新月”等境外毒源地向中國毒品滲透不斷加劇,國內制造合成毒品問題仍比較突出,販毒活動組織化、網絡化、職業(yè)化、暴力化給緝毒執(zhí)法工作提出了新挑戰(zhàn)。
由于敏感題材的受限,《破冰者》在拍攝過程中要規(guī)避一些警察辦案的手段,也不能對制毒販毒有過多細節(jié)上的表現(xiàn)。這部劇的誕生足以警醒一些人、震撼一些人。
在劇本審核階段,公安部在審核意見中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劇本揭露了毒品的危害,制販毒分子的罪惡,既有制毒村的搏命瘋狂,又有戒毒所里的悔不當初。劇本并無濃厚的說教色彩,但是對毒品的預防教育始終貫穿其中,潛移默化地教育了觀眾……劇本符合主旋律,內容積極向上,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凸顯了緝毒警察的機制果敢,反映了緝毒民警無私奉獻、勇于擔當、不畏犧牲、團結向上的可貴精神?!?/p>
有關部門如此高的評價,正是《破冰者》所要體驗的情懷之所在。然而,在主創(chuàng)人員走訪的過程中,除了對制販毒分子的憎恨,還有一些沁入生活的溫情故事。
讓羅亦男印象最為深刻的兩個人,一是在前文中所提到的民間十大戒毒人士之一、工作在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站的賀元英,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賀阿姨;另一位是志愿者阿杰,他曾是賀元英轄區(qū)中的一名戒毒人員。
2006年年底,賀元英從社區(qū)戒毒康復站的會員口中聽說了“吸毒老前輩”阿杰,賀元英決定去見見他。阿杰有著十幾年的吸毒史,并被勞教一年六個月,后來因為肺病,在上海住院治療。由于吸毒,妻子與他離婚,他的生活來源主要依靠妹妹提供,他與母親的關系也非常緊張,常常向母親要錢吸毒。
第一次的上門走訪并不順利,賀元英直接吃了閉門羹。經過多番努力,她終于敲開了阿杰的門。通過幾次交談,賀元英了解到,阿杰自愿戒毒了好幾次,但每次都因忍不住毒癮而放棄,為了吸毒把家里的電器拿出去賣,不僅家徒四壁,而且負債累累。
阿杰對毒品的生理依賴性十分嚴重,必須采用國家推行的美沙酮替代法來維持治療。為了防止阿杰偷吸毒品,并按時服用美沙酮,賀元英風雨無阻堅持每天親自接送他去美沙酮維持治療中心。
2007年的一個雨夜,阿杰和妹妹吵架了,妹妹給賀元英打電話哭訴,賀元英就穿著雨衣騎自行車來調解,結果在回去的路上,一輛疾駛而過的工程車忽然在身邊爆胎,一塊橡膠皮彈入眼中,賀阿姨的左眼徹底失明,右眼也只剩下0.2的視力了。此后,賀元英在醫(yī)院休養(yǎng)的日子,阿杰常常看望,他發(fā)誓一定要戒毒。
后來阿杰戒毒成功,據羅亦男講述,阿杰不僅還清了債務,還開了一家小店?,F(xiàn)在的阿杰開了輛奧迪,開始做鮮花果品雜貨生意?!皫啄昵拔疫€在到處浪蕩,不知道今后要怎么樣?,F(xiàn)在我每天要五點起床進貨,但是已經買得起奧迪車了……甘苦自知啊,想想這二十多年的人生,真是像做夢一樣?!卑⒔苷f。
后來的賀元英,仍舊把社區(qū)的“戒毒事業(yè)”干得熱火朝天。一些戒毒成功的人員都被她拉去做志愿者,一個影響兩個,兩個影響三個……
其實,像這樣有血有肉與“毒品”有關的生活片段離我們不算遙遠?!镀票摺冯m然是一部電視劇,但它素材的來源完全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提煉。
采風結束,拍攝結束,主創(chuàng)團隊對禁毒這件事的關注遠遠沒有結束。4月22日,在電視劇播出后的幾天,《破冰者》主創(chuàng)團隊來到了南京,在這里他們也曾深入南京禁毒支隊體驗生活,至今與工作人員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這次活動在江蘇警官學院舉行,主辦方邀請到了南京禁毒支隊的一線民警為同學們分享心路歷程:由于緝毒、禁毒工作特殊性,所以緝毒警是犧牲最多的警種。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緝毒警,一定要學好法律知識,提高身體素質。
由于《破冰者》一開始上映便獲得了社會輿論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與好評,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決定,授予男主角羅晉“南京市禁毒義務宣傳員”稱號。而羅晉也深知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他表示會認真履行宣傳大使的職責,身體力行引導青少年和公眾遠離毒品、關愛生命。在活動結束的第一時間羅晉就發(fā)布微博:很榮幸成為“南京市禁毒義務宣傳員”,任重道遠、義不容辭!
對于演員羅晉在塑造了禁毒英雄靳遠后,可以用自身作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為禁毒工作作出一份貢獻,制片人于金偉表示非常欣慰。
正是對生活一點一滴的收集,才凝聚了一種家國情懷;正是對萬千真實案例的升華,才成就了一部有所表達的藝術作品。電視劇不僅僅是電視劇,就像《破冰者》一樣,成功演繹了對毒品的憎恨和對國家的深深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