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贈梁汾
清·納蘭性德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問,冷笑置之而已!尋思起,從頭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緣,恐結(jié)他生里。然諾重,君須記。
看過電視劇《康熙王朝》的同學(xué),或者熟讀歷史的同學(xué),一定知道康熙年間兩位重臣索額圖和明珠爭斗數(shù)十年的故事。兩人都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在政治上卻是死敵,互相攻訐消耗。后來,索額圖被賜死,明珠則平安終老。
那么,明珠是誰?
明珠全名納蘭明珠。納蘭性德是他的長子。所以說,納蘭性德,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就是這樣一個“官二代”,寫出的詞作卻哀感頑艷,有深深的悲劇意識。幾百年后,他寫下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這樣的句子,成了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敖鹁洹薄?/p>
正是這個擁有龐大“粉絲團”的滿清貴胄,當年心心念念的,卻是布衣清歡。當年,納蘭性德在工作之余,經(jīng)常在他的別業(yè)“淥水亭”舉辦“文學(xué)沙龍”,邀上酒朋詩友雅聚,賞荷飲酒、賦詩填詞。他曾寫過一首《淥水亭》:“野色湖光兩不分,碧云萬頃變黃云。分明一幅江村畫,著個閑亭掛西曛?!?/p>
鐘鳴鼎食遮不住他淡泊清婉的情懷,峨冠博帶掩不住他超逸脫俗的秉性?!罢l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昏鴉盡,小立恨因誰?急雪乍翻香閣絮,輕風吹到膽瓶梅,心字已成灰”“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當我們賞讀納蘭性德這些凄清傷感的句子時,仿佛能在剎那間觸碰到他昔時的溫涼。
雖錦衣玉食,卻又有寂寞空庭之感,滿懷愁緒,納蘭性德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頗為類似的。當年和珅進呈《紅樓夢》,乾隆讀后即說:“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賈寶玉原型至今無定論,但無論如何,納蘭性德至情至性又深感人生蒼涼虛無的性格特征,和賈寶玉如出一轍?!拔沂侨碎g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边@是納蘭性德的自我評判。生在相門的貴族公子,留給世人的詞作,卻是無盡的憂傷與悲涼。
納蘭性德的至情至性,體現(xiàn)在他的交友上。他交友“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顧貞觀,可說是納蘭性德生平最好的朋友。顧貞觀的好友吳兆騫因科場舞弊案的株連,被流放寧古塔。一次顧貞觀接到吳兆騫寄來的一封信,信里訴說了戍邊的苦況。顧貞觀痛心不已,作《金縷曲》詞贈之: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誰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yīng)見慣,總輸他,覆雨翻云手。冰與雪,周旋久。
淚痕莫滴牛衣透,數(shù)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比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君懷袖。
這首詞自肺腑流出,寫盡他對友人的關(guān)心體貼。接下來,顧貞觀放下文人的清高自尊,四處攀訪權(quán)貴,甚至不惜屈膝下跪。然而,哪有那么容易翻案?故交舊友都怕惹禍上身,不肯援手。顧貞觀于是又寫了一首《金縷曲》給吳兆騫: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言不盡,觀頓首。
這兩首詞皆以書信格式而作,哀怨情深,作者勢單力薄、傾力相救而不得的悲憤之情躍然紙上,被譽為“千古絕調(diào)”??滴跏迥?,納蘭性德看到顧貞觀這兩首詞后,感動不已,遂寫下開篇那首披肝瀝膽的《金縷曲·贈梁汾》。梁汾即顧貞觀。
詞的開篇“德也狂生耳”,意思是說,我就是一個冒冒失失的狂妄小子。短短五個字,傳遞出凝練的自謙、篤定的熱血,與顧貞觀贈吳兆騫開篇那句“季子平安否”,同樣撼人心扉。詞的前幾句是說,自己雖出生繁華鼎盛之地,卻深陷污濁的世俗官場,一直在找尋賢士,不料竟遇見了您!“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其中“有酒惟澆趙州土”是借用唐代詩人李賀的句子:“買絲繡作平原君,有酒惟澆趙州土。”平原君是指戰(zhàn)國時代趙國的公子趙勝,此人平生喜歡招賢納士。李賀這兩句詩是對那些能夠賞識賢士的人表示懷念?!俺缮笔亲髡咦苑Q。納蘭性德原名納蘭成德,因避諱太子保成之名而改名納蘭性德。作者此處悲愴憂思,接著一抒胸臆:“不信道,遂成知己!”在混沌中竟然遇到了知音,這是何等快慰之事!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薄扒嘌邸?,是用晉代阮籍的典故:阮籍能為青白眼,遇見意氣相投的人,便露青眼;遇到不喜之人,便白眼以待?!笆帽M英雄淚”是化用辛棄疾“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之句。這里用典精妙,寫盡兩人惺惺相惜之情。接下來的“君不見,月如水”為上闋結(jié)語,宛若歌曲唱腔的裂帛之聲突然變得細弱游絲,從慷慨陳詞中幽幽淡出,瞬間沉靜——月色如水般清澈。
下闋開頭“共君此夜須沉醉”——那就讓我們開懷暢飲,一醉方休。那些品行端方的人遭受謠言中傷,古往今來概莫如是,且由他去吧?!吧硎烙朴坪巫銌?,冷笑置之而已”——歲月悠悠,身世浮沉,思量過后只能一笑置之了。
納蘭性德短暫的一生并未經(jīng)歷什么挫折磨難。相反,他身世顯赫,深受皇帝賞識,仕途坦蕩。他22歲中進士,后晉升為御前一等侍衛(wèi),多次隨康熙出巡。這樣的納蘭性德,對他人的悲憤,在詞里只能殷切勸慰:“然諾重,君須記 ?!?/p>
然而,納蘭性德并不是勸慰幾句就了事。他接下來就請父親疏通,“以輸少府佐將作,遂得循例放歸”。在納蘭明珠的幫助下,吳兆騫一家終于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回到了京師。
納蘭性德另有一首《金縷曲·簡梁汾》(簡,書簡的意思,以詞代簡),里面有一句:“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閑事。知我者,梁汾耳!”“吳季子”當然就是吳兆騫。這首詞應(yīng)該就是作于吳兆騫歸來之時。
納蘭性德英年早逝,年僅30歲便一病不起,溘然長逝。顧貞觀悲痛不已,一改交游名士的生活,回歸無錫故里,修建了“三楹書屋”,避世隱逸,擁書自重。這樣的友情,讓人動容落淚。
德國詩人諾瓦利斯說,哲學(xué)就是懷著永恒的鄉(xiāng)愁尋找家園。納蘭性德,用他短暫而燦爛的一生,執(zhí)著地尋找屬于自己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