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美是什么?這似乎是個感性的哲學(xué)問題。古往今來,從西方到東方,一直在探尋美的本源。但正如“美”意象迥異捉摸不定的本身一般,對“美”的解釋見仁見智,多元多樣。如黑格爾說:“美是理念的感性體現(xiàn)?!笨档抡f:“美是道德的象征?!笔W古斯丁說:“美是造物無尚的榮耀與光輝。”德爾斐神諭說:“美即正義?!敝旃鉂撜f:“美是心物婚媾后所生的嬰兒。”……從客觀到主觀,從道德到信仰,從一元到融合,不一而具又各成體系,這亦印證了兩千多年前著名的柏拉圖之問,柏拉圖在《大希庇阿斯》以蘇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對話的方式提出了“美是什么”?但這輪對美的偉大智慧交鋒,最終讓智者柏拉圖也不得不感嘆:“美是難的?!边@四個字,也許是對“美”最婉轉(zhuǎn)含蓄但又客觀辯證的描繪了。
翻閱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庫,不難發(fā)現(xiàn)一個恒定的規(guī)律,但凡具備“難的”?特征的事物,似乎都可以在古圣先賢的智慧中尋求到答案。老子是東方最早系統(tǒng)論述美學(xué)概念的思想家之一,葉朗先生認為:“老子美學(xué)是中國美學(xué)史的起點?!薄疤斓赜写竺蓝谎浴保献拥拿缹W(xué)思想玄妙精倫而又自然質(zhì)樸,空靈虛靜不失豁達飄逸?!疤煜陆灾乐疄槊?,斯惡已”,亦把對審美的認知提升到無我無執(zhí)、離相離欲、不恃不居“道”的境界。汲取西方智者的哲思,乘一葉東方文化之舟,在時間的長河溯流而上,孜孜以求追尋著“美”的答案。驀然間,暗香浮動,光華明澈,五百年前一朵開悟的花如同劃過夜空的流星,帶來了一束光亮的指引。
美是心靈的當下映照。五百多年前,面對一朵在深山中自開自落的花,王陽明與友人有一段著名的對話,他說:“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边@朵花,美的客體,在映射進一顆當下觀照的心靈之前,美是歸于塵封寂靜的。它不是思維的結(jié)果,而是心靈此刻自然的映照。人們常講“美讓人怦然心動”,這個“心動”就是內(nèi)心中美的本源啟動能量的一瞬,是客觀美被激活賦予生命的一瞬,是沉寂美被喚醒散發(fā)光芒的一瞬,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了。
還是王陽明的這朵花,在一千個心靈中卻一定有一千個美的鏡像、美的感知、美的聯(lián)想,這些元素交織構(gòu)成了美之所以成為美的意象,它既是心靈當下的映照,又水到渠成地源于每個生命的獨特經(jīng)歷、文化修養(yǎng)、價值取向等等。雖每個人審美情趣獨特迥異,但所有心靈對美的映照功能是平等的,就像蘇東坡在《前赤壁賦》中所說:“唯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边@種“共適”就是人類所共通的對美的映照天賦,是人類所共有的映照美的心靈源泉。當然,在美泉靜謐的波影中,不同的心靈會映照出千姿百態(tài)、迥然各異的鏡像,就像東坡的江上明月天工清新,李白的花間明月縹緲率真,杜甫的長安明月悵然悠遠,昌齡的邊關(guān)明月蒼茫深沉。明月清風(fēng)如是,宇宙萬物亦如是,欣賞美的過程如是,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亦如是。
美是流暢的高頻能量。再回到王陽明的這朵花,回到“顏色一時明亮起來”的那個瞬間,從物理學(xué)的角度,從滅到亮、從寂到明的過程中一定有著能量的流動,這是美本身作為一種能量形式的存在。正如蘇格拉底若有所思地問道:“美的東西之所以美,是由于美?”?若以“映照論”和“能量論”去審視這句話,就能夠看到這句看似模糊不清的先哲問話,其實已經(jīng)以極高的心智接近著美的本質(zhì)。這句問話的第一個美,是美的本體,第二個美,是美在心靈中產(chǎn)生的映照鏡像,第三個美,就是一種流暢的高頻能量,我們暫且稱它為“美能”吧。
這種“美能”,在美的主客體間自由流動,暢通傳導(dǎo),讓人如同沉浸在充滿礦物能量的溫泉水流中,專注愉悅的高頻能量流自然貫通并注入身體的每一根經(jīng)絡(luò),每一條血脈,每一個細胞,每一次呼吸,持續(xù)提升著審美者自身的生命頻率,成為強大的身心青春態(tài)、修復(fù)性和治愈系的力量。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從事美與藝術(shù)職業(yè)的人在耄耋之年依然保持旺盛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的原因。事實上,每個人內(nèi)在都擁有這把開啟“美的能量”的鑰匙,它讓你聯(lián)結(jié)宇宙中一切“美的”高頻事物并汲取無窮盡的滋養(yǎng),這是上天對人類生命仁慈、慷慨、公平和奇妙的恩賜。只是太多人早已把這把鑰匙丟棄在世俗欲望深陷的泥沼,或遺失在人生荊棘叢生的旅程,從而鎖住了本可以源源注入的生命能量。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和握緊這把鑰匙,打開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與倫比的“美能”宇宙,讓身心無限融入和接近美的本質(zhì),用生生不息的能量擁抱生命的豐盛和自由。
美是無極的強大磁場。依然是王陽明和友人的這朵花,蒼茫深山,曠遠空谷,它本只是天地間微不足道的一抹色彩,但卻能把“古今第一流人物”王陽明牢牢地吸引在當下,為之心馳,為之神往,為之深思。這種吸引力,就是源于美本身所擁有和發(fā)散的強大磁場。這個磁場無陰無陽,無極無象,以“一葉而知秋至,一花而通萬宇”的精妙深微,與宇宙萬物的能量合而為一,與生命本體的磁場高頻共振,提升著審美者意識層次的振動頻率和能量級數(shù)。
按照大衛(wèi)·霍金斯的意識分級理論,在金字塔最頂端的意識層級分別是開悟、寧靜、喜悅和無條件的愛。而凡具有“美的”特征的事物,無不能予人愉悅、予人平和、予人愛的光芒,甚至予人達到無我忘我之境,可見審美體驗是人類通向意識金字塔塔尖的重要通道,在人類意識進化過程中扮演著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F(xiàn)代量子物理學(xué)已證明所有物體都是由不同頻率振動的能量形成的。如果可以隨時隨地映照出周圍美的人、事、物、境,專注地進入它們的磁場,自體的振動頻率自然會隨之揚升。而當你能量揚升,雙方頻率愈加接近后,就愈能感受到更強大的共振磁場。這是美的洗禮和修持,也是能量源泉注入流動的美好循環(huán)。人與物如此,如靈山法會伽葉尊者的拈花一笑。人與人亦如此,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千古知音。哪怕只是驚鴻一暼的短暫,只要你曾輕輕掠過這意識金字塔的塔尖,就一定會被一種美妙絕倫的感受所征服。它不需要一種特別的儀式和殿堂,若能在每一天努力保持對美的正念和覺照,在陰晴圓缺的無常中看到美的常在,在悲歡離合的世相里感受美的真相,專心潛行,日益精進,終有一天,美的本客體連結(jié)無礙,你的身心將滌盡塵埃,消散群陰,散發(fā)出無瑕無垢的真性光芒,成為美和審美融合為一的光明磁體。
美是人性的本然回歸。再看王陽明與這朵花的對話,從“同歸于寂”到“不在心外”,物我互見光彩時,便知美的居所本在人的心中,是人的本性使然。在嬰兒清澈的眼睛和專柔的呼吸中,你不難發(fā)現(xiàn)這顆本性寶珠的純凈光彩?!俺5虏浑x,復(fù)歸于嬰兒”,“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嬰兒返璞自然、歸真純一的狀態(tài)正是美最高境界的表達。
向嬰兒學(xué)習(xí),只有內(nèi)境凈潔無瑕,才可能做到“滌除玄鑒”,以清風(fēng)之眼觀照大道至簡,以明月之心涵養(yǎng)天下至柔,以林泉之源澤被萬物至美,美的寶珠就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褪色蒙塵,更能護佑你的內(nèi)境春回大地,光華徹生,綿延不息。但若任由內(nèi)境藏污納垢而不勤于清掃,便如同朱熹所說,“穢濁為主,芳潤入不得也”,無論初心本性如何光彩無加,這顆寶珠也會在俗塵叢生中漸失光芒,在欲網(wǎng)百結(jié)中耗盡能量,遺憾地成為一塊頑石。
初心如冰輪,本性自皎潔。這個內(nèi)境不僅僅是“此心光明”的心境,“飲冰澡雪”的胸境亦或“澄懷味象”的意境,自然也包括一種“如玉如琢”的身境?!拔乙娗嗌蕉鄫趁?,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潔凈健康、清氣充盈的身體既是長期美感氤氳中自然結(jié)出的果實,又以其流暢的能量與無處不在的天地之美高頻同振,在美美相長中采精擷華,在美美互映中寶彩自生,在美美與共中天人合一,春生冬藏,夏長秋育,日浸夜?jié)?,循環(huán)善久,終會煥然新生如初升旭陽般光彩照人。也許這個過程會伴隨著各種破碎重生,但化繭成蝶達至此境時,身體將沖破以往慣性陋習(xí)的束縛,生出遠離所有低頻事物的智性,喚醒滌除濁毒的自潔系統(tǒng),重啟精密妙微的自愈能力,點燃生生不息的生命圣火,守護靈性寶珠的棲居殿堂,以天地間的“無盡藏”涵養(yǎng)出生命之花的“無盡美”。
李 茜:云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