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治
我是在中國傳統(tǒng)的棍棒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直以來,我的母親辛苦地扮演著嚴(yán)父與慈母的雙重角色,尷尬地唱完白臉唱紅臉。而那個成天喝得酩酊大醉的酒鬼,如同一個不相關(guān)的看客,只是在一旁靜觀我的母親如何教育不成器的我,不聲不響。
十六年來,我漸漸成長,改變了很多,改變了喜好,改變了性格,唯一沒有改變的便是那持續(xù)了十幾年的任務(wù)——跟隨。父親走到哪兒,我便跟到哪兒。這是母親的命令,也是我唯一的執(zhí)著。
自我記事以來,我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便是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距離總是隔著一米左右。不管我多么想去玩兒,多么想休息,可只要看到父親一直向前的腳步,我便一直跟著。因為我害怕,害怕跟丟了,害怕他不見了。因為我知道,如果他不見了,回來必定醉了,家里必定會發(fā)生爭吵,鄰居必定不能安靜休息了,我也必定要挨打。所以,為了自己不受皮肉之苦,為了家庭和睦鄰里安寧,我只能一路跟隨。
于是,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盯著他的身影,生怕這個男人不見了。
于是,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盯著他黑白相間的頭發(fā),生怕我的父親不見了。 盡管這樣一路跟隨,卻仿佛離他越來越遠。 每每遙想兒時,我唯一的偶像便是他。他好像是個萬能的爸爸,會修電燈、電視、白行車,懂生活中的好多知識,教我做題,給我買吃的。我覺得跟著他是我最幸福的事。那時,他如神一般地存在于我的生命里,是我不愿醒來的美夢。
然而好景不長,我漸漸長大,父親卻酗酒愈兇,與母親的爭吵也越發(fā)厲害。開始,我還會縮在一旁號啕大哭,想轉(zhuǎn)移他們的注意力??删枚弥?,習(xí)慣了,麻木了,便不哭不鬧了,只待他們停戰(zhàn),我好收拾殘局。那時,他就像個鬼一般地存在于我的生命里,是我無法掙脫的噩夢。
我討厭他滿身酒氣;討厭他已醉得站不穩(wěn)還亂跑,害得我在后面跟著;討厭他睡覺時時而鼾聲如雷,時而不出聲息,而我只能提心吊膽地走到他身邊確認(rèn)他是否還有呼吸。我討厭他,更討厭自己一再寬容他,討厭自己明明已感受到他的殘暴卻還是一路跟隨,討厭自己舍不得放棄兒時的美夢。
時間在痛苦中飛逝,轉(zhuǎn)眼我也上了高中。家里經(jīng)濟負(fù)擔(dān)加重,他便出去打工了。我沒想到自己會不小心磕破腦袋,也沒想到他會來看我,我心里想的只是我很疼,縫那三針很疼??晌也幌胱屗∏莆?,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接著,他便在前面默默地走,我在后面沉默地跟。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他原來的黑發(fā)多數(shù)已變成銀絲,仿佛只在一夜之間,卻又實在相隔了十幾年。我還在他凌亂的發(fā)絲中看到了一條傷疤,便開口詢問,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在工地被砸傷,沒打麻藥縫了十一針,時間就在我磕破腦袋前的兩個星期。我開始覺得疼,頭疼,心也疼,可他卻說他一點兒也不疼。不爭氣的我還是紅了眼眶,淚水奪眶而出,然后便聽到了一聲斥責(zé):哭什么,不管多痛,也不能讓別人看笑話。
我突然想到,他只哭過兩次,一次是在爺爺?shù)脑岫Y上,一次是在喝醉時失聲痛哭說沒有能力沒有本事照顧好我。那時,他是那么真實地存在于我的生命中,不是一場夢。我突然意識到他也只是一個人,并不是神。他肩上擔(dān)的是一個家庭,他經(jīng)歷的是我無法想象的辛酸苦辣,他在社會最底層模爬滾打,受盡冷眼卻無處發(fā)泄,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可我不僅冷眼旁觀,還怨他恨他這么多年。我是如此膚淺幼稚,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隱藏在背后的故事。他一定能感受到我從前對他的鄙視、怨恨,那對遍體鱗傷的他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悔恨的淚再次涌出眼眶。
他是個活生生的、有血有淚有情感的人,是一個骨子里非常要強的人,他看著我成長,教會我堅強,他是我的爸爸,我最親愛的爸爸。 感謝一路上有你,我愿一路跟隨。
佳作點評
作者用心觀察生活,關(guān)注自己生活中最親密的人,情感細膩真摯,語言質(zhì)樸無華。結(jié)構(gòu)上先抑后揚,體現(xiàn)了自己對父親認(rèn)識的心路歷程,展示了一個中年男子內(nèi)心的孤獨與無奈。更重要的是透過孩子的眼,讓我們看到了當(dāng)今社會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言簡意賅,讓人回味無窮。
(劉騰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