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泉
我的廚藝真正進步的階段,恐怕要算是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那些年。連續(xù)數(shù)年,每天都要做飯,晚上做一頓,第二天帶飯?;叵肫饋恚孟翊蠹易龇ㄒ哺乙话?,喜歡在晚上。于是,我也思考,為什么總是在晚上。答案大概是如此吧:黑夜使感官敏銳,思維漂浮,就連逝去親人的面容,也可能會在煮丸子冬瓜湯時浮現(xiàn)。朱自清在《冬天》里寫他父親,在冬夜用小洋鍋,煮白水豆腐。熱騰騰,水滾滾,父子三人圍坐,眼見嫩滑的豆腐養(yǎng)在水里活了。自打高中語文卷子上讀到過這篇文章,開水煮豆腐的意象,就變成了冬夜的必然聯(lián)想,烙印在腦海里深深不去。
在佛羅里達,我曾經(jīng)試過幾乎一整個冬天都吃白水涮菜——涮豆腐、蘑菇、肉,還有白菜。美國的南方,就像麥卡勒斯筆下的小鎮(zhèn)一樣蒼白,百無聊賴。對著煮開的鍋子,我有時候會想,人生所有的目的,就是為了獨自一人在深夜,聽著掰白菜的脆響而存在的。就像宇宙可能由一個噴嚏而來,會因為被人猜到謎底而消失。這一個煮飯的夜晚和其他千千萬萬個夜晚一樣,既平凡又奇趣,還充滿古怪。大概就是應了那句話吧:“沒有在深夜煮過面的人,不足以談人生?!?/p>
當廚房跟人生掛鉤的時候,下廚被稱為一種行為藝術(shù),恐怕也不是那么難以理解吧。
【素材運用】把下廚和人生聯(lián)系到一起,這是一個大膽而新奇的想法。如果在異國他鄉(xiāng),哪怕吃白水涮菜,也是那樣有滋有味,因為在菜肴里有一種叫“家”的味道,有人生的千滋百味。廚房里的人生,其實是我們在咀嚼中思考出來的。
【速用名言】
1.藝術(shù)不是技藝,它是藝術(shù)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韲骷?托爾斯泰
2.生活的奧秘存在于藝術(shù)之中?!骷?王爾德
【適用話題】生活和藝術(shù);人生百味;體驗;樂趣
(特約教師 董選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