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
課堂互動的精髓在于學生在思考、交流中感受語文的魅力、精神的深度,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感知力、思考力。傳統(tǒng)的課堂囿于機械的記憶,師生間的交流只停留于表面,學生的思考缺乏深度、廣度。教師要放棄“主導”,營造良好的交流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開啟學生的思維。
構建氛圍,樹立對話自信
教師要擺脫過于嚴肅的形象,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對話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的互動空間,激發(fā)他們的提問勇氣,讓學生消除心理的顧慮,敢于言說、敢于質疑。教師要親近學生,挪出“演員”的位置讓于學生,讓他們暢所欲言,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教師要改變“滿堂灌”,要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時間,讓他們經過深入思考后形成自己的見解。
教師要因生施教,以針對性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互動興趣。如在《散步》一文教學中,教者創(chuàng)設情境如下:“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離不開親情的陪伴,親情似打開快樂大門的鑰匙,似融化冰雪的熱流。大家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都感受到哪些親情?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平常小事,也透著濃濃的親情?!渡⒉健愤@篇文章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p>
語文教學要關注生本,要考慮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尊重學生的感受,貼近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問題,才能引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既要分析內容的重難點,也要分析學生的興趣點,提出問題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教師要挖掘學生的潛能,留有讓學生自主探知的時間,讓他們交流討論,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不以標準答案判斷學生的不同回答,要認可學生,尊重學生的答案,教師要加以恰當?shù)囊龑?,培養(yǎng)學生回答問題的自信。
創(chuàng)設情境,拓展學生思維
問題明確,能為學生的思考指向,讓學生跳一跳摸得著,方能引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借助于視覺聽覺,以電影、音樂等給學生帶來直觀的領悟,也可以根據(jù)內容深入拓展,虛擬情節(jié),引學生設計對話,從而深層次地理解文本內容。如在《明天不封陽臺》一文教學中,教者讓學生讀一讀描寫草原風光的句子,并閉上自己的眼睛想一想。教師運用多媒體呈現(xiàn)咆哮的洪峰、焚毀的山林、龜裂的農田,讓學生想對人類說些什么?由此從鴿子的傾訴、自然的哭訴想到這是作者不封陽臺的外因,讓學生交流作者改變決定的內因?讓學生讀第9小節(jié),思考“我”當時的心情怎樣?學生從“情不自禁地趴在地上”“我回來了”的語言中感受其興奮之情。學生從文中找出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融入自己對文本的體驗,在分享交流中揭示“人只能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
展現(xiàn)愿望,優(yōu)化評價體系
學生的交流意愿不是與生俱有的,需要教師積極的引導才能實現(xiàn)。教師要營造互動交流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愿望。
教師要研讀教材,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如針對性格內向的學生,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刺激學生發(fā)言的動力,對回答不完善的地方予以恰當?shù)闹笇?。評價是評估學生回答的重要手段,是促進交流的有效途徑。學生都期待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在評價時要注意措辭,不當?shù)脑u價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會引起學生的排斥。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提問前要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相應的知識,用一定的時間去理解文中的中心句、關鍵句,產生深入的理解,才能言說有深度,見解有獨到之處,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差異巨大,教師如果采用同一標準評價學生,勢必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的發(fā)散。
把握時機,適時給予提示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全盤奉出,也不能“只字不提”,要在重難點之處、學生疑惑處、關鍵處講解,要講得透徹,而對于一般內容,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感悟、體味,要留有讓學生交流的空間,激活他們活躍的思維,聆聽學生的想法。教師要合理把握時機,要在重難點知識處、學生提出困惑時、課堂氛圍較為凝重時,給予恰當引導,激活學生的思維,以問題引導學生打開“話匣子”,產生傾聽的欲望。教師的提問方式、內容以及分析文本的思路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定思維,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不利,教師要精心設計、靈活選用教學模式 ,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興趣。學生如果交流得順利,教師要繼續(x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找到合理的解釋;如果學生不能把握要領,教師要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歸納。教師只有尊重學生,在學生互動交流中適時而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交流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
結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營造民主和諧的互動氛圍,豐富互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想象,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從而能激活思維,構建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