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茶館式”教學是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幫助為輔的一種學習方式?!啊蟛桊^式”教學獲教育部“首屆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成果一等獎”。如何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使其發(fā)揮最大效益,關鍵是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從而節(jié)省學生的閱讀時間。六年級新生進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但同時也充滿盲目。所以,要在六年級新生中開展圖情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這也與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的圖書館五定律之一——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相契合,[①]是我們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不懈追求。
一.六年級新生開展圖情教育的重要性
在信息時代,信息是空前增量。擁有如何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信息本身更為重要。[②]從學生的角度來說,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已經(jīng)成為適應社會需求的重要能力。在中學時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以圖情教育為突破口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提高孩子們的信息素養(yǎng),而信息素養(yǎng)的提高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定的基礎。
特別是對于剛剛踏入中學的六年級新生,入館教育不僅僅是教他們?nèi)绾巫袷貓D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并學會從圖書館這個知識寶庫中吸收營養(yǎng)的方法。在初中階段,學生學會如何利用圖書館,才能“不斷學習,不斷優(yōu)化”,以致終身學習。
二.靜教院附?!昂蟆桊^式”圖情教育的實踐
(一).運用“后‘茶館式”教學開展圖書館利用方面的知識教育
結合六年級新生特點,在圖書館閱覽室開展新學期每班兩課時的“走進圖書館”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主要采用“任務單”來了解圖書館
任務單是幫助學生自己先學的手段,目的在于讓學生實現(xiàn)先學最大化?!昂蟆桊^式”教學最重要的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提倡讓學生先學。主要是做到不是學生會的教師不講,而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講。以下是靜教院附校的“走進圖書館”實踐活動任務單:
“走進圖書館”實踐活動任務單
一、了解圖書館
總面積:_______㎡ 藏書量:_______ 冊
組成:閱覽室(1)、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書庫
開放時間:_______
館藏報紙_______種,雜志_______種
二、走進圖書館
1、你知道以下的規(guī)則嗎?
(1)圖書館借閱規(guī)則
(2)電子閱覽室規(guī)則
2、你知道圖書館的書是怎樣排架的嗎?
(1)首先,采購來的新書按其所反映的學科內(nèi)容進行分類。
目前,我國圖書館是按照《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五版進行分類,那么它分為____個基本大類,分別是:A.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類排架:將同一知識門類的書集中在一起,主題相近的也在書架上相鄰,便于讀者選擇書籍,也便于館員向讀者推薦相近的書籍。
(3)你知道我校圖書布局嗎?
閱覽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類
閱覽室②______ I____________類
閱覽室③__________________類
閱覽室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書排列順序是怎樣的?
你知道每本書書脊上的編號是什么意思嗎?
活動采取 “后‘茶館式”教學其中的一種教學組織方式:合作學習方式。每班以六人小組為單位,由圖書館志愿者引領,各成員分工協(xié)作:走一走,找一找,問一問尋找答案。以小組交流的形式匯總,解決任務單上的問題。
第一節(jié)實踐活動課使學生了解本校圖書館的基本情況,知道了在圖書館應該遵守的基本規(guī)則,懂得了怎樣做一個文明閱讀者。
2.“走進圖書館”,掌握圖書館的找書方法
通過找規(guī)律的方式,讓學生們了解圖書館里的書是怎樣排架的。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知識基礎在“活動二”找規(guī)律前,先搭一個“腳手架”。“腳手架”是一種特定的工具,幫助學生“跳躍”。在這里先將圖書分類法、索書號等知識傳授學生,再讓學生去尋找,發(fā)現(xiàn)排架規(guī)律。讓學生學會用電腦“讀者咨詢”窗口查找圖書。以學生實踐操作為主,給出書名或一類書的提示性信息。如,為配合班級國慶活動,需要尋找一些適合朗誦的詩,請你來幫忙推薦一些書。每個小組根據(jù)所抽到的“任務單”運用剛學到的知識找出書。通過將小組分得的書能夠歸位來檢測是否掌握。
第二節(jié)活動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你對學校圖書館的工作有何建議?你又能為圖書館做些什么呢?”讓學生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中。有些同學寫道:“我們建議老師可以在圖書館入口處放一個書架,將同學們來不及放回的書或忘記放在哪里的書放在書柜上。再由老師或志愿者放回原處。”學生很多好的建議都被采納,促進圖書館管理不斷完善,不斷優(yōu)化。
對于剛入初中的六年級學生而言,這樣的活動帶來很大收益,正如學生寫道:“從活動中我知道了很多圖書館的知識和怎樣能更快捷方便的借書方法。”當學生掌握了圖書館的一些基本知識,便會利用圖書館進行自主學習。正如小葉同學說:“我上了這堂課,喜歡上了讀書,還想?yún)⒓釉玳喿x小組,我認為早上讀書的時光最好,最寶貴的。”
(二)建立早閱讀小組,養(yǎng)成閱讀好習慣
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③]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豐富的閱讀資源,學校將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延長。為了讓六年級新生盡早熟悉學校校園文化,圖書館教師應該走進六年級各班,引導早到校的同學到圖書館進行閱覽。同時,將這些同學組織起來組成閱讀小組,閱讀小組成員不一定必須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流動的。靜教院附校的閱讀小組注重以下兩個方面:
1.注重閱讀前的自覺性,采取自愿報名形式
只要學生愿意加入這個小組,就可以拿著書到指定的閱覽室閱讀。但需要在“學生閱讀小組登記表”上登記,其中有一項“閱讀內(nèi)容”必須要填寫。以便圖書館工作人員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校圖書館在“早閱讀小組”方面開展了以下服務工作
(1)以學長的成功經(jīng)歷為案例感染學生。如學校優(yōu)秀學生平時是如何運用圖書館進行課外閱讀的事例介紹。
如,小房同學學習成績不太理想,但當他聽了學長成功事例后,深受感染,堅持每天到校參加早閱讀小組,養(yǎng)成了閱讀好習慣。
(2)推薦校館內(nèi)優(yōu)秀書刊,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3) 定期與小組成員交流,對同學提出的好的想法加以表揚,鼓勵他們多看好書。如,兩位同學自帶《全世愛》,圖書館老師與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學生們也覺得這類書屬休閑類小說,在一定程度上能釋放學習壓力,但并無其它幫助。而圖書館館藏的感動中學生系列叢書對他們有很大啟迪。老師應該對書的質(zhì)量具有一定鑒別能力,引導學生多看經(jīng)典名著,感受文字魅力,積淀文學素養(yǎng)。
(4)及時將小組閱讀內(nèi)容反饋給任課老師。并將任課老師推薦的書籍第一時間推薦給學生。
如:歷史、地理老師推薦“近階段學生閱讀的史地書籍”。又如語文老師推薦從經(jīng)典文學、學生小說、時文類、綜合類四方面開展閱讀。
在這里沒有冗長乏味的說教,只有無窮無盡的榜樣力量;沒有枯燥生硬的教導,只有沁人心脾的溫馨共享。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建立完善的品格,堅強的意志,樂觀的心態(tài),養(yǎng)成一種習慣——閱讀。
2.注重閱讀后的反饋交流,老師幫其搭建平臺
學生讀了書以后有體會,有感想,他們也愿意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作為圖書館老師要與各學科老師協(xié)作共同來搭建平臺,讓早閱讀小組成員將閱讀成果展現(xiàn)出來與同學一起分享。交流形式可以多樣化。我校主要有以下兩種交流形式:第一,以小隊為單位,每周進行一次交流。學生把交流的內(nèi)容做成幻燈片形式、利用中午課間休息時間,在全班進行交流、內(nèi)容包括以下幾點:
(1)作家介紹
(2)請同學們談談閱讀了這位作家某一本書的體會
(3)重點介紹這位作家的其中一本書里的人物特征,故事情節(jié)
(4)再推薦這位作家的另外一本書。
也可以少而精,引領全班同學賞析名篇,交流的同學可以從內(nèi)容、寫作方法上與同學分享心得,談閱讀體會。圖書館老師要與同學一起制定閱讀交流評分標準,并對每周一次的閱讀交流進行打分,從而有一個激勵機制。
第二,以主題班會形式交流,如七(5)班:
(1)讀書小組組長發(fā)言。
(2)早閱讀小組總是新書先睹為快,新書介紹。
(3)小房同學談進中學以后他如何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
(4)將圖書館書桌上所有學生寫的寄語牌收集起來與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5)介紹名人讀書好習慣。
(6)賞析朱自清《匆匆》,讀了文章,你認為朱自清想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大家抓緊時間讀書,養(yǎng)成讀書好習慣,讀好書。
交流形式可以多樣化。對學生來說,首先在圖書館獲得豐富的知識后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就會比較出色,其次這種優(yōu)秀表現(xiàn)獲得表揚后又能夠帶動更多學生到圖書館,從而進館閱讀的習慣就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
(三)開發(fā)、利用電子讀物
“影視閱讀”有助于學生進行情景交融的閱讀理解。為了讓更多學生從思想上和視覺上汲取營養(yǎng),引發(fā)閱讀興趣。作為圖書館老師可以利用中午時間在電子閱覽室對六年級新生開設系列講座。靜教院附校開設的講座的內(nèi)容有:推薦介紹科學健康的網(wǎng)絡信息如:龍源期刊;虛擬光媒使用等。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熟悉名著的基本情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更加關注名著中人物的命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名著閱讀做良好的鋪墊等等。
通過這些講座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不僅為校園閱讀活動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為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拓寬了方向。
總之,面對素質(zhì)教育改革和知識經(jīng)濟的大潮,我們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有新的使命感,為學生們一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培養(yǎng)貢獻自己應盡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瑜.阮岡納贊的圖書館五定律在現(xiàn)代圖書館工作中的現(xiàn)實意義[J]. 河南科技, 2013(8):238-238.
[2]李秋莉娜.探討圖書館電子書發(fā)展現(xiàn)狀及未來趨勢[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4,11(5):193-193.
[3]張樹華.中小學圖書館工作導論[M].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8.
作者簡介:
劉曉萍(1974-),女,漢,上海人,大專學歷,上海師范大學,研究方向:中小學圖書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