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洪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 長沙貨運中心,湖南 長沙 410000)
鐵路貨車超偏載輕則對車輛、線路等運輸設備產生損害,重則引發(fā)貨車脫軌、列車顛覆等行車事故,擾亂鐵路正常運輸秩序,因而貨運站針對所有出發(fā)上線的作業(yè)車做好超偏載防控檢查是確保貨運裝卸安全的一項重要工作[1-2]。裝卸車作業(yè)質量不達標是導致貨車超偏載的主要原因,軌道衡作為裝車后的一道重要檢測手段也容易發(fā)生把控失效。
(1)散堆裝貨物裝車。在裝車點裝車計量不準導致超載[3];裝車后不平頂或平頂不平整致偏載、偏重;裝車前未做好防撒漏工作,貨物中途撒漏致偏載、偏重報警。
(2)成件貨物裝車。按件數承運、裝載有標準重量或標記重量的貨物,單件貨物實際重量超出標準重量或標記重量導致超載;車內沒有做到均衡對稱裝載,貨物總重心未落在車輛縱橫中心線交叉點上,致偏載、偏重;車內貨物未裝滿車長車寬,運輸中途發(fā)生移動、滾動、傾覆、倒塌導致偏載、偏重。
(3)混裝貨物裝車。車內沒有做到均衡對稱裝載或合理配載,貨物總重心未落在車輛縱橫中心線交叉點上并超出容許范圍,導致偏載、偏重。
(4)大件貨物裝車。車內貨物居中或對稱裝載,未裝滿車長車寬,根據方案僅靠防滑襯墊加固或采取其他柔性 (剛性) 加固,貨物在運輸中途受調車作業(yè)及列車運行中所產生各種力的作用后發(fā)生位移導致偏載、偏重。
(5)集裝箱裝車。由于貨場內空重箱、到發(fā)箱混堆,裝車時貨運員監(jiān)裝不到位,起重司機核對電子稱稱箱重量時檢查不嚴格等一系列原因,導致空重集裝箱錯誤混裝引起偏載、偏重;2 個 20 ft (包括 35 t 敞頂箱) 重箱與重箱存在重量差、敞車裝載集裝箱未居中或運輸途中發(fā)生縱橫向位移、集裝箱箱內貨物裝載不均衡不穩(wěn)固等也會導致偏載、偏重。
(6)軍運貨物裝車。軍用裝備重量重心不明裝車,導致超偏載;在原有裝備內隱性加裝設備、貨物等,或者運水運油裝備未卸載,使原有裝備標記的重心位置發(fā)生變化,導致裝車后超偏載。
(7)卸車作業(yè)。卸車點未能組織好勞力機具一次性將貨車或集裝箱內貨物(包括防護物、裝載加固材料及裝置等)全部卸空;冰凍天氣使貨物部分凍結在車體上;作業(yè)人員卸車不徹底,造成空車不空或空箱不空,留有殘貨雜物出發(fā)。
(1)貨運站軌道衡發(fā)生故障檢測數據偏小未及時發(fā)現,造成超載車誤放。
(2)受條件所限貨運站無軌道衡,需要采信專用鐵路軌道衡檢測數據時,存在專用鐵路軌道衡檢測失誤,導致貨車超載。
(1)裝運散堆裝貨物時,裝車點參與裝車作業(yè)的漏斗應安裝流量計,裝載機應安裝電子稱,裝載機裝車前使用固定法碼 (可取 2 t) 校對并打印校對磅單,填制《電子稱自檢校核表》,誤差不得超過規(guī)定值 (可取 ±1%);裝車前應認真檢查車輛狀態(tài),嚴禁使用車門不全,中門部件和下門搭扣不全、損壞,難以關閉及車門存在脫落隱患等技術狀態(tài)不良的敞車裝運散堆裝貨物,對車地板、墻板、門板破損>50 mm×50 mm,車門縫隙>40 mm 的空敞車,不得安排裝車,小于以上值時,應采取有效防撒漏措施;裝車時應做好人機配合,均衡裝載,并按作業(yè)標準計量,防止誤舉漏計和貨物粘斗,同時嚴禁 2 臺及以上裝載機裝同一輛車或1臺裝載機同時裝 2 輛及以上貨車 (又稱插花裝車);裝車后裝載機司機逐車打印磅單并簽名,其他裝卸作業(yè)人員做好平頂及殘貨清掃,貨運員或企業(yè)運輸員檢查確認后拍照。針對粉狀類易撒漏貨物干季無粘性、雨季容易被暴雨沖涮等特點,進行安全風險研判,防止貨物中途撒漏引發(fā)偏載、偏重報警。
(2)成件貨物裝車。對按件數承運、裝載有標準重量或標記重量的貨物,應按垛裝載,易于清點,裝車后、關門前對車內兩端及中門處貨物裝載狀態(tài)拍照,檢查確認全車均衡裝載,裝滿車長車寬,必要時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移動、滾動、傾覆、倒塌或墜落,并通過軌道衡檢測合格放行。不能通過軌道衡檢測時則應通過單件重量抽查防止超載。
(3)混裝貨物裝車。裝車前制定棚車裝載方法或標畫計劃裝載示意圖,裝車時做到重質貨物對稱裝兩端、全車均衡裝載,通過力值計算使貨物總重心落在車輛縱橫中心線交叉點上,必須偏離時,橫向偏離量不得超過 100 mm;縱向偏離時,每個車輛轉向架所承受的貨物重量不得超過貨車容許載重量的 1/2,并且兩轉向架承受重量之差不得大于 10 t。裝車后、關門前對車內兩端及中門處貨物裝載狀態(tài)拍照。
(4)大件貨物裝車。針對車內貨物未居中或對稱裝載,未裝滿車長車寬,僅靠防滑襯墊加固的方案,重新進行超偏載安全風險研判和偏重偏載計算,對方案進行優(yōu)化改進。一是改居中裝載為錯開、搭頭、壓縫裝載,裝滿車長車寬。二是采取貨物在車內順裝與橫裝相結合的方法,減少貨物與車輛端、側墻的空隙,如《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附件1定型方案編號 030116 使用 60 t、61 t 通用敞車順裝水泥軌枕 4 垛,優(yōu)化為順裝 4 垛,并在中部增加橫裝 1 垛,準用貨車擴展為 60 t、61 t、70 t 通用敞車,定型方案編號 030116 優(yōu)化前裝載圖如圖 1 所示,定型方案編號 030116 優(yōu)化后裝載圖如圖 2 所示。三是增加縱橫向加固強度,確保貨物不位移。裝車后對裝載加固狀態(tài)進行拍照或錄像存查,包括車種車型車號、檢查人、貨物裝載加固狀態(tài)的全貌、兩端、兩側、關鍵部位等情況[4]。
(5)集裝箱裝車。貨場內空重箱、到發(fā)箱做到分區(qū)堆碼,制定并落實集裝箱裝卸車作業(yè)流程和作業(yè)標準,“裝車作業(yè)計劃單”及“裝卸工作單”必須注明箱號及對應車號,同時明確貨運和裝卸聯控職責,防止空重箱錯誤混裝。2個20ft (包括35t敞頂箱) 重箱箱內貨物裝載均衡,使用敞車裝運時,2箱重量差不得超過 3t;使用集裝箱專用平車或共用平車裝運時,2箱重量差不得超過5t。敞車裝載集裝箱做到居中裝載,在箱體兩端和兩側使用稻草掩擋或木架加固,防止運輸中途發(fā)生縱橫向位移。發(fā)站執(zhí)行重箱開箱檢查拍照制度,箱內裝載件重 500kg及以上的貨物應制定裝箱方法,明確貨物規(guī)格、件重、使用箱型和裝載加固方法,按方法裝箱;對重心不穩(wěn)、易竄動、滾動、倒塌的貨物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將其掩擋穩(wěn)固,防止貨物在運輸途中滾動、竄動或倒塌?;煅b貨物要求提供清單,確保箱內貨物裝載均衡。同時安裝使用集裝箱門吊加裝帶超偏載檢測裝置的電子稱,在吊裝集裝箱時進行超偏載把控,減少人工檢查,提高作業(yè)效率[5-9]。
圖1 定型方案編號030116優(yōu)化前裝載圖Fig.1 Setting scheme number 030116 optimizes front loading diagram
圖2 定型方案編號030116優(yōu)化后裝載圖Fig.2 Setting scheme number 030116 optimized after loading
(6)軍運貨物裝車。針對軍用裝備重量重心不明,裝車后、加固前使用輪重儀檢測驗證。對軍運貨物托運人加強貨裝安全宣講,在原有裝備內加裝設備貨物時必須申明。運水運油裝備必須完全卸載,確保原有裝備標記的重心位置不發(fā)生變化。
(7)加強卸車作業(yè)超偏載防控。一是貨場卸車(集裝箱) 后由貨運員逐車逐箱檢查確認并拍照;二是專用線、專用鐵路卸車 (集裝箱) 后由企業(yè)運輸員逐車逐箱檢查確認并拍照 (作業(yè)車多時可拍攝視頻或安裝視頻監(jiān)控),通過互聯網或手機微信群實時傳送至貨運站當班人員復查確認車內或箱內卸空情況,彌補路企雙方在交接地點僅對車輛 (集裝箱) 進行外觀交接檢查時無法實現對車 (箱) 內情況檢查的漏洞。
(1)貨運站軌道衡檢測不準將影響裝車效率和服務質量,當數據偏大時容易造成虧噸,數據偏小時容易造成超載車誤放。車務部門應做到控制軌道衡過衡速度范圍為 5~35 km/h,具體以《軌道衡產品技術說明書》注明速度范圍為準。新安裝的軌道衡,貨運部門應及時提供軌道衡相關技術資料給車務部門,及時修改《車站行車工作細則》相關條款。同時檢衡員應密切注意過衡速度,過衡中車列發(fā)生急加減速或在軌道衡臺面上停車時,應立即通知車務部門重過。
(2)貨運站要求軌道衡維保部門及時更新車型數據庫,修正車輛自重、標重信息,檢衡員發(fā)現軌道衡系統(tǒng)中車輛自重等與實際不符時,應立即修改并將現車拍照存查。
(3)除技術維保部門定期對軌道衡巡檢外,貨運站應做好日常比對,將前一天發(fā)送重車的發(fā)站軌道衡檢測數據與中途站、到站檢測數據進行比對,誤差超過 2 t 時應組織分析,發(fā)現異常時,及時停用并通知軌道衡技術維保部門維修。
(4)受條件所限站內無軌道衡,需采信專用鐵路軌道衡檢測數據時,專用鐵路軌道衡必須經國家軌道衡計量站年檢合格。為防止專用鐵路軌道衡檢測失誤數據偏小或檢測超噸后為減少卸載及第二次過衡作業(yè)有意修改數據造假,貨運站應采取技術手段將專用鐵路檢衡數據聯網,路企建立工作制度,督促專用鐵路檢衡前即時通知貨運站貨運人員,共同完成檢衡,并在第一時間保存原始數據。同時可以要求專用鐵路單位向貨運站交納風險抵押金并簽訂安全協(xié)議,確保軌道衡檢測真實有效。
貨運站、貨運車間、貨運中心應建立監(jiān)控辦法,設置監(jiān)控設備,由貨運站將所有作業(yè)車檢查影像和裝卸車資料通過百度云即時上傳,貨運車間、貨運中心對現場崗位的作業(yè)記錄和作業(yè)痕跡即時監(jiān)控,避免簡化作業(yè)流程和降低作業(yè)標準,防止超偏載問題車漏檢出發(fā)上線。同時貨運中心應進一步完善監(jiān)控部門作業(yè)辦法,將超偏載防控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納入日常作業(yè),充分利用現有軌道衡、超偏載檢測、視頻檢查等設備,實時掌握好《貨車追蹤系統(tǒng)》《超偏載檢測系統(tǒng)》《貨票查詢系統(tǒng)》《貨運站現車系統(tǒng)》《集裝箱箱管系統(tǒng)》《門吊、裝載機遠程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等反饋的現場信息,對貨運站發(fā)生有超偏載苗頭的裝卸車作業(yè)進行安全預警、分析整治,通過抓小防大,實現貨運站與貨運站互控,貨運車間與貨運車間互控,貨運站、貨運車間、貨運中心三級互控。
(1)貨運站對新增裝卸車作業(yè)點、新增辦理業(yè)務或品名、新增作業(yè)人員上崗、新增裝卸車設備應進行超偏載安全風險研判,必要時貨運站應對首次作業(yè)采取全過程寫實,制定作業(yè)流程和作業(yè)標準,防止超偏載安全問題發(fā)生。
(2)貨運站完善計量設備運用應急預案,如遇停電、惡劣天氣、設備故障等情況,使原有計量設備不能正常使用,貨運站應向貨運車間、貨運中心應急小組匯報,貨運站根據情況啟動計量設備運用應急預案[10],如散堆裝貨物裝車計量可選擇軌道衡、汽車衡、裝載機電子稱、流量計、輪重儀、測定貨物密度劃線裝車。
(3)在現有貨運站軌道衡設備上加裝檢測貨車偏載、偏重設備,使其功能完備,簡化人工確認超偏載的作業(yè)量,避免人工確認超偏載的失誤,并提高作業(yè)效率,加速車輛周轉。
(4)行業(yè)主管部門應盡快頒布鐵路帶有超偏載檢測裝置的集裝箱門吊電子稱的行業(yè)標準,并推廣應用,減少現場人工檢查作業(yè),在確保集裝箱運輸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作業(yè)效率。
(5)重點防控專用線、專用鐵路裝卸車作業(yè)質量,一是適當增加鐵路駐專用線、專用鐵路的貨運崗位,加強現場交接檢查把關;二是協(xié)調車務部門將專用線、專用鐵路作業(yè)車取送回站,應通過車站軌道衡檢測合格后再上線;三是新線新站建設和舊線舊站改造在規(guī)劃設計時,應對軌道衡安裝進行合理選點,使貨運站所有作業(yè)車先經軌道衡檢測后再編掛上線。
(6)在大專院校培養(yǎng)鐵道運輸專業(yè)和裝卸 (機械)專業(yè)人才,補充貨運站管理層和作業(yè)層力量。
鐵路貨車超偏載問題影響因素眾多,貨運站防控是否有效直接關系到列車運行安全。解決鐵路貨車超偏載問題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到早研判、早發(fā)現、早處理,同時貨運站在日常作業(yè)中,應認真檢查確認完全卸空車輛 (集裝箱),并保證所有裝車品類貨物均按照《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等鐵路技術規(guī)章規(guī)定,科學有效地指導裝車,符合貨物裝載加固的基本技術要求,能夠經受正常調車作業(yè)及列車運行中所產生各種力的作用,在運輸全過程中,不發(fā)生移動、滾動、傾覆、倒塌或墜落等情況,并不斷研究更為科學的貨物裝載加固方式、方法及卡控手段,有效防控鐵路貨車超偏載問題,真正實現“裝卸一輛貨車、確保一路平安”。
參考文獻:
[1] 中國鐵路總公司.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5.
[2] 中國鐵路總公司. 鐵路貨運計量安全檢測設備運用管理規(guī)則[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7.
[3] 崔發(fā)生. 鄭州鐵路局煤炭運輸貨車超載原因及防控對策[J]. 鐵道貨運,2017,35(1):46-49.CUI Fa-sheng. Cause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of Freight Car Over-Loading of Coal Transportation in Zhengzhou Railway Administration[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7,35(1):46-49.
[4] 廣州鐵路 (集團) 公司.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規(guī)則實施細則(修訂)[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
[5] 中國鐵路總公司. 鐵路集裝箱運輸規(guī)則[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
[6] 廣州鐵路 (集團) 公司. 鐵路集裝箱運輸管理辦法[M].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6.
[7] 黃 濤. 關于鐵路集裝箱箱內貨物裝載加固的發(fā)展研究建議[J]. 科技傳播,2014,6(11):72-73,57.
[8] 劉慶漁. 鐵路門式起重機集裝箱偏載控制的實踐[J]. 鐵道貨運,2016,34(11):37-40.Liu Qing-yu. Practice on Supervisory Control of Container Unbalance Load for Railway Gantry Crane[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2016,34(11):37-40.
[9] 徐進立. 集裝箱超偏載智能檢測裝置的研制與應用[J].上海鐵道科技,2016(4):57-58.
[10] 孟川舒. 鐵路運輸生產應急知識管理系統(tǒng)構建的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38(5):69-73.MENG Chuan-shu. 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Emergency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Railway Transport Production[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6,38(5):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