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藝
第六屆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將于2018年3月29日至3月31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呈獻合共248間來自32個國家及地區(qū)的頂級藝廊參展作品。為3,000多名藝術家提供展出的平臺,透過各參展藝廊,展現(xiàn)各自獨一無二的特色風格。展覽也展現(xiàn)多種不同風格的藝術書籍等。在云云參展藝廊中,其中14家畫廊在亞洲及亞太地區(qū)設有展覽場地,另外14家來自歐美國家,其中28間更是首次參展。2018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光映現(xiàn)場”展區(qū)由北京藝術實驗室總監(jiān)李振華策展,而亞里西.格拉斯-坎托爾(Alexie Glass-Kantor)將再次為“藝聚空間”策展。2018年的香港展會繼續(xù)呈獻品類多元的藝術視野、歷史素材及由知名與新晉藝術家的前瞻作品。
藝廊薈萃
「藝廊薈萃」(Galleries)將呈現(xiàn)195家來自全球著名藝廊的20及21世紀的現(xiàn)代及當代藝術作品,涵蓋畫作、雕塑、繪畫、裝置、攝影作品、電影、錄像及數(shù)碼藝術等作品。其中包括1335Mabini、Sabrina Amrani、Artinformal、Carlos/Ishikawa、蜂巢當代藝術中心、墨齋、Leeahn Gallery、Gallery Side 2及This Is No Fantasy + dianne tanzer gallery等帶來的作品呈現(xiàn)。
亞洲視野
「亞洲視野」(Insights)呈現(xiàn)28家畫廊的個展和極具特色的藝術歷史題材展覽或專題群展。均以亞洲藝術歷史為角度,呈獻來自亞洲及亞太地區(qū)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借此闡明亞洲藝術歷史。包括亞洲藝術中心帶來的朱為白及馮鐘睿作品,BANK徐冰的《碎玉集》,Gow Langsford Gallery的新西蘭藝術家Colin McCahon及Maho Kubota Gallery的日本藝術家長島有里枝,還有Sakshi Gallery、世界畫廊以及Zilberman Gallery帶來的作品呈現(xiàn)。
藝術探新
「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品為全球新一代當代藝術家在他們事業(yè)起步初期提供專業(yè)級的展示平臺。所有參展藝廊均可展出一位旗下新晉藝術家的全新作品。精彩項目包括:藝術家Timur Si-Qin的虛擬實境裝置藝術作品《Depolarization》;挑戰(zhàn)對自然與非自然先入為主概念的哥倫比亞藝術家Carlos Motta的雕塑及攝影作品;香港藝術家黃榮法及印尼藝術家Faisal Habib、美國藝術家Jessie Homer French、藝術家雙人組合“Pors & Rao”的作品;另有Ali Kazim的沉浸式裝置藝術;GALLERYSKE的數(shù)碼互動作品以及藝術家陸平原的全新個人項目“Look! Im Picasso!”這是藝術家受皮克斯動畫工作室于1995發(fā)行的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的啟發(fā)所創(chuàng)作。該系列于2017年藝術家在沒頂畫廊的個展《成長的煩惱》中推出第一組繪畫作品后便獲得很大認可,此次于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上再次推出全新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始終站在虛構與現(xiàn)實的界限上,陸平原的創(chuàng)作常常呈現(xiàn)出打破常規(guī)的獨特狀態(tài)。這個系列的作品融合了兩種不同的形式和語言,這同樣也是不同的社會階層、流行文化與精英文化之間的一種彌合。
策展角落
繼去年于亞洲首次亮相后,巴塞爾藝術展「策展角落」(Kabinett)展區(qū)將再度回歸,將風格迥異的展覽分布在展場的不同角落,對獨立的空間重點展出專題群展、藝術歷史項目或個人展覽,共計呈獻30個極具概念性的展覽,展示藝壇資深與新晉藝術家的勢力。本年度的策展角落展區(qū)將呈獻廣泛的的創(chuàng)作媒介,包括油畫、書法、攝影、表演、雕塑以及虛擬實境藝術作品,由亞洲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今年尤為突出。展區(qū)既有重要的現(xiàn)代藝術作品,亦有首次展出的新作,旨在以精心策劃的頂尖作品展出拓展全新的視野。
參與其中的的畫廊包括:Kukje Gallery/Tina Kim Gallery、阿拉里奧畫廊、小山登美夫畫廊、長征空間、墨齋、Nanzuka、Galerie Gmurzynska、Ingleby Gallery、Mazzoleni、Galerie Lelong & Co、Galeria Plan B、耿畫廊、Chi-Wen Gallery、Zeno X Gallery等。其中Ingleby畫廊展出一系列安提瓜藝術家Frank Walter的風景油畫,F(xiàn)rank Walter生前默默無聞,直到去年代表安提瓜參展威尼斯雙年展才逐漸為大眾所知。這也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亞洲展出。Ben Brown Fine ?Arts展出香港最著名藝術家韓志勛1970至1980年代的重要油畫作品。十號贊善里畫廊重現(xiàn)了香港概念及行為藝術家蛙王郭孟浩的標志作品《蛙王書法店》。
藝聚空間
由當代藝術機構悉尼Artspace行政總監(jiān)格拉斯坎特(Alexie Glass-Kantor)策展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展示全球著名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大型雕塑及裝置。本次為其第四次擔任這一展區(qū)的策劃。作品在展場的中心位置展出,突破傳統(tǒng)展會展位的界限,作品題材包羅萬有,既有具有前瞻、原創(chuàng)及沉浸式等“軟性建構”,也有大型廚房用品以至動力學雕塑品。給予觀眾另一番的藝術體驗。本屆展會的“藝聚空間”呈現(xiàn)了12件博物館規(guī)模裝置藝術作品以及場地特定項目,其中9件作品由藝術家專門為此次展會創(chuàng)作。策展人Alex Glass-Kantor將今年的策展主題聚焦在觀眾與作品及藝術家理念的互動上。今年的藝聚空間展區(qū)將再次于兩層展會會場的四條開闊大道上展出,參展藝術家包括Isabel與Alfredo Aquilizan、周育正、遠藤利克、Ryan Gander、Subodh Gupta、Iván Navarro、Ramesh Mario Nithiyendran、大卷伸嗣、Jorge Pardo、Erwin Wurm、Ulla von Brandenburg,以及Nyapanyapa Yunupingu。其中, Erwin Wurm的標志性系列作品《一分鐘雕塑》由日常生活用品和家具組成,該項目邀請觀眾依據(jù)指示用這些道具做出特定動作,扮演一分鐘的雕塑。大卷伸嗣的《臨界之氣-時空》則以系列程序操控,使一塊巨大的絹布在空中漂浮流動,而所有路過的觀眾及其行為,又會進一步影響絹布的運動狀態(tài)。藝聚空間的作品不僅能夠與觀眾互動,還能一定程度上啟發(fā)公眾。
藝文出版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出版商,將會在「藝文出版」(Magazines)以獨立或團隊形式展出其藝術期刊。各界編輯及出版人經(jīng)常出席展會,更參與由藝壇重量級人物擔任講者的「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環(huán)節(jié)。
光映現(xiàn)場
由北京藝術實驗室創(chuàng)辦人兼總監(jiān)李李振華連續(xù)5年策展的「光映現(xiàn)場」(Film)展區(qū),今年將帶來一系列由藝術家為主題的59部錄像及電影作品。據(jù)李振華介紹,本屆光映現(xiàn)場將以“藝術與當下糾纏不清的關系作為策展主題,各放映作品表達多種立場?!背诗I一系列在體裁、風格及技術上以不同手法拍攝的藝術電影。放映會于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香港藝術中心agnes b.電影院舉行。
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
「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Conversations)由Stephanie Bailey擔任顧問一職。將在展區(qū)一樓演講廳將舉辦26場研討會。與巴塞爾藝術展別具啟發(fā)性講座對談,聚焦討論與藝術行業(yè)高度相關的議題,例如公共收藏及私人收藏的未來、藝廊的另類商業(yè)模型、目前亞洲藝術市場的發(fā)展狀況以及藝術中性別政治議題。加深大眾對從事藝術工作,國際藝壇及藝術市場的認識。對展會期內每天舉行的一系列座談會,邀請國際藝壇的知名人士,包括藝術家、策展人、藝評家及收藏家出任講者,就創(chuàng)作、收藏及展示藝術品等題材提出專業(yè)獨特的見解。除此之外,巴塞爾藝術展與本地重要文化組織緊密合作,包括亞洲藝術文獻庫(AAA)、Para Site、香港藝術中心、1a空間以及香港全新視覺文化博物館M+,在展會期間于場內及全城舉行一系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