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凡
摘 要:高速電主軸要求在100000r/min以上高速旋轉的情況下,達到低動態(tài)偏擺的工作效果。這就要求高速電主軸有相當高的制造精度,而軸芯作為高速電主軸的核心零件,對其制造精度要求自然更加嚴格。電主軸軸芯的加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同軸度和端面跳動超差、尺寸不穩(wěn)定等問題,很難進行高精度的批量生產。本文通過修改軸芯圖紙,改進加工工藝等方法,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加工難題,并能穩(wěn)定實現批量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
關鍵詞:解決;高速;電主軸;軸芯;加工;方案
中圖分類號:TH133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隨著現代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需要越來越多的雕刻機、精密磨床、高速離心機等高檔數控裝備。高速電主軸作為這些裝備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而軸芯又是高速電主軸的核心零件,其加工質量顯得更為關鍵。軸芯的加工方法主要是車削,加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尺寸很不穩(wěn)定,同軸度和端面跳動超差,長度尺寸難以保證等問題,以致產生很多廢品,也難實現批量生產。本文巧妙改進了車削工藝、裝夾方案、刀具處理等問題后,明顯提高了軸芯加工的質量,且能實現批量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和經濟效益。
1 軸芯零件圖(如圖1所示)
2 改進前的車削工藝步驟
2.1下料Φ38×205,毛坯車端面并鉆Φ10通孔,內孔倒60°角,兩頂尖車外圓至Φ36.75。
2.2 夾住Φ36.75外圓,伸出52mm,粗精工件右端內輪廓至Φ11.85 Z-98.29位置,粗精車工件右端外輪廓至Φ30.15 Z-50.02位置。
2.3工件調頭,夾Φ36.75外圓,伸出50mm,粗精左端內輪廓至Φ14.45 Z-105.19位置。
2.4 用一夾一頂方式,用軟爪夾Φ30.15外圓,頂左端內孔,粗精加工左端外輪廓。
3 改進前存在的問題
采用以前方案加工完成后,經常出現的問題如下:
3.1 同軸度和端面跳動超差,導致軸芯裝配好后,出現噪聲比較大,摩擦大、轉速和加速度達不到要求,并且在高速旋轉的情況下,動態(tài)偏擺大,嚴重影響使用效果。
3.2 Φ14.45內孔震刀,表面粗糙度差,產生錐度,尺寸不穩(wěn)定。
4 分析存在的問題
4.1 Φ18.25與Φ30.15的同軸度為0.015mm,靠軟爪來保證0.015的公差是比較困難的;伸出長度150mm,更加大了難度。因此在加工Φ18.25與Φ30.15時,應采用雙頂尖的裝夾,將原來的兩次裝夾改為了一次裝夾,減少了加工誤差。
4.2 Φ21.65與右端面的垂直度為0.02mm。在原來的方案中,這個垂直度是經過兩次裝夾,最后靠一夾一頂來保證的。這個垂直度與①Φ36.75與Φ30.15同軸度、②Φ30.15與左端內孔的同軸度、③軟爪與Φ30.15的裝夾精度等都有關系,所以很難保證。為了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繁多的誤差累計,右端面留0.05mm余量,最后用軟爪夾Φ21.65精右端面,從而保證垂直度。
4.3 該軸芯全長度都有內孔,且內孔直徑最小處為Φ11.8,最深處105,普通內孔刀基本無法對其進行加工,需要特別制作內孔刀。選用Φ10鎢鋼棒做刀桿,在刀的一頭用線切割割出一個扁平位置,再通過銅將刀頭焊接到鎢鋼棒上,這樣做的好處是大大提高刀桿的強度。
4.4采用軟爪裝夾,使用時間長會產生磨損等情況,所以軟爪要定期進行檢測和修正,以免出現同軸度超差。
4.5 采用雙頂尖裝夾后,為了保證工件在Z方向定位能統(tǒng)一,所以在兩端內孔與端面交界處增加60°倒角,并且要求在同一批量中這兩個倒角的直徑大小要統(tǒng)一。因為工件最后要通過兩頂尖裝夾來精加工外圓,如果在一批工件中這兩個倒角的直徑大小不統(tǒng)一,那雙頂尖裝夾后,工件在Z方向上的尺寸就會不一致,所以需要將這兩個倒角的直徑尺寸加工準確。
5 改進后的車削工藝步驟
5.1 與改進前步驟1一致。
5.2 以外圓Φ36.72為基準,采用軟爪夾,伸出55,車削右端內孔,端面留0.05mm余量,Φ30.15直徑方向尺寸留0.2mm余量,內孔采用多把多規(guī)格內孔刀完成。
5.3 以外圓Φ36.72為基準,采用軟爪夾,伸出30,粗精左端面及內孔,內孔采用多把多規(guī)格內孔刀完成。
5.4 采用雙頂尖裝夾,粗精外輪廓。
5.5 以工件外圓Φ21.65為基準,采用軟爪裝夾,精車右端面。
結語
通過合理的工藝安排,加工過程中正確的檢測方式,有效地解決了高速電主軸核心零件的加工難題。保證了加工的精度,提高了產品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陳小安,張朋,劉俊峰,等.高速電主軸多場耦合動力學特性研究[J].振動工程學報,2013,26(3):303-310.
[2]鄧君,許光輝.高速電主軸采用軸芯冷卻的設計[J].裝備制造技,2010(7):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