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市嗣同路小學五年級的很多同學捧起了《三國演義》。這么厚的書,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大家能從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嗎?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拿起筆和紙,畫起《三國演義》里的故事。
楊琳杰
我畫的這個場景來自《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曹丕廢帝篡皇位。
曹操死后,他的兒子曹丕成為魏王。曹丕有了篡位的念頭。在魏國文武百官的威逼下,漢獻帝終于同意禪位于曹丕。曹丕怕天下人議論他,故意推辭。華歆建議漢獻帝筑一個“受禪壇”,召集公卿庶民,擇日禪位。漢獻帝便命人建起這個三層高的受禪壇。我畫的就是“受禪壇”。
通過畫這個場景,我了解了曹丕廢帝篡皇位的全過程,也能感受到漢獻帝的無奈和痛苦。曹丕即位后,漢獻帝的命運又將如何?真實的歷史和小說里寫到的是一樣嗎?
畫畫讓我安靜下來,有時間給自己提問。有好的問題就能有好的收獲。
羅靜
我畫的是諸葛亮,他是《三國演義》里我最喜歡的人物。
諸葛亮心胸寬廣、足智多謀、謙遜有禮、忠心耿耿,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我最喜歡“空城計”這個故事。諸葛亮面對司馬懿的大軍,跟他玩起了心理戰(zhàn)術,派幾個老兵在城門前掃地,他則鎮(zhèn)定自若地在那里彈琴,嚇得司馬懿不敢進城,自退二十里。
畫畫時,我仔細地打量和臨摹人物的細節(jié),腦海里時時在想這個人物的特點,更好地理解了故事中的人物。通過畫畫,我感覺到與書里的人物非常親近。
黃鶴
我畫的這個場景來自《三國演義》里面的“圖富貴張松獻圖”的故事。
這是白水都督楊懷、高沛去守涪水關走過的那幾座山。我畫了山,還畫了樹和云。這個場景充滿著詩情畫意,很美。雖然這個場景非常難畫,但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這個場景里沒有人物出現(xiàn),只要重疊地畫,容易讓人看懂。我想,如果加一些花花草草和茅草屋,再加一條小溪就更好看了。
自從老師鼓勵我們讀優(yōu)秀的書,引導我們用畫畫的形式感受書里的內容、故事,我便放下了那些沒有“營養(yǎng)”的漫畫書,更加喜歡讀經(jīng)典故事和散文了。
王銘炅
這個場景來自《三國演義》里“李郭交兵亂朝綱”的故事。圖上畫的是李傕、郭汜在馬上廝殺的情景。
曹操在定陶打敗呂布后,朝廷加封曹操為建德將軍、費亭侯。這時,李傕任大司馬,郭汜任大將軍,橫行霸道,朝中無人敢說。漢獻帝非常想把他們兩個人除掉。太尉楊彪巧施離間計,使李傕、郭汜不和。李傕、郭汜在京師長安,一個搶劫皇帝,一個搶劫大臣,整天在長安打斗。
我在連環(huán)畫里看到他們打架的場面,覺得很帥氣。通過讀書,我才了解到原來他們都是壞人。
馬佳怡
我畫的是正在養(yǎng)傷的周瑜。這個場景來自《三國演義》里面的“取南郡一氣周瑜”的故事。
赤壁大戰(zhàn)以后,周瑜想乘勝攻打南郡。曹軍守將曹仁與周瑜斗智斗勇,在雙方對峙的過程中,曹仁施計射傷了周瑜。周瑜雖然在養(yǎng)傷,卻不肯撤兵,硬要跟曹仁斗到底,最后被諸葛亮從中得利,輕輕松松取得了三郡。周瑜舊傷未愈,又被諸葛亮氣得生了一場大病。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周瑜是一個求勝心太強、固執(zhí)、嫉妒心重的人,才落得個如此下場。
通過畫這個場景,我更能走近周瑜,感受到他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鄒福東
我畫的這個場景來自《三國演義》中的“孫堅跨江擊劉表”的故事,圖中是蒯良正對呂公附耳細說怎樣使用計策打敗孫堅。最后孫堅真的中計而亡。從此,荊州的劉表和江東的孫策結下了不可解的冤仇。
在畫這個場景時,我想:他們在說什么呢?根據(jù)人物的性格和事情的變化推斷他們所說的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