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華
從事多年高三教學工作,發(fā)現(xiàn)許多高三教師師生統(tǒng)一使用買來的復習資料,把資料當成“第二教材”來完成第一輪復習。雖然使用統(tǒng)一訂購的資料可以減少教師許多工作量,但“大眾化”的資料對不同的學生群體缺少針對性,特別是在一些魚目混珠、商業(yè)意識較濃的教輔資料的誤導與干擾下,使有些課堂復習出現(xiàn)低效或無效。為使課堂復習更有針對性、提高有效性,根據(jù)學情,編寫有效的“學案”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談談個人在高三化學復習中編寫“學案”的體會。
一、在“學案”中要設計好學習目標
現(xiàn)在高三化學復習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是,學生對每節(jié)課的復習目標不明確,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程度模糊不清,特別是手頭上一些教輔資料的干擾與誤導下,易陷入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不能自拔,疲憊不堪,事倍功半,所以在編寫復習“學案”時,要加強復習目標的指導。學習目標對學生來說,是學習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學生領悟、接受、認同了學習目標,就能依據(jù)目標有意識地調控學習過程,選擇合適的復習資料與復習方法,提高復習的針對性,自我評估學習效果,反思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復習的效率?!皩W案”中學習目標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激勵性、具體性和可操作性,學習目標的陳述最好以學生的“口氣”來陳述,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目標中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呈現(xiàn)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
二、“學案”中問題設計要注意策略
1.問題設計要捅破學生“偽懂”的外衣,讓其溫故知新
所謂“偽懂”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認為已經(jīng)學會,其實對知識的理解只是保留在表層,不能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對概念的學習,不能通過文字的層面敏銳把握概念所研究的外延與內涵、現(xiàn)象與本質的關系;對有關公式定理的學習,不能很好地把握其適用條件及使用范圍等。
2.問題的設計要體現(xiàn)建構思想
(1)利用核心知識的統(tǒng)領作用來構建知識網(wǎng)絡
在問題的設計中,我們可圍繞有統(tǒng)領作用的核心知識來引導學生進行構建,加深對核心知識的理解,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作用。
(2)問題的設計上要加強構建方法的引導
在第一輪復習中,學生知識一般比較零散,在對知識進行構建時,想到什么說什么,提取知識較困難,缺少對知識構建的方法及策略,所以在構建知識網(wǎng)絡時應加強方法指導。如在復習二氧化硫的有關性質時,可引導學生用聯(lián)想法來回憶其有關的性質。首先從物質分類的角度來聯(lián)想輻射出部分的性質,再從其化合價來聯(lián)想另外一些性質,最后根據(jù)二氧化硫本身的特性來進行聯(lián)想補充,以二氧化硫為中心的知識輻射網(wǎng)絡就比較完整了。如果把輻射出來知識進行再相互反射,就形成了較完善的知識網(wǎng)絡結構。
3.問題設計應引導學生從整個教材體系的高度來俯視中學知識
高三復習時應從整體上把握高中化學課程,注意必修和選修模塊的有機整合。高中幾乎所有知識內容在必修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在必修階段時我們強調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步到位”。到了高三復習階段,必修教材中的有關知識已經(jīng)得到拓展加深,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新的高度來審視必修課本中的有關知識,注意不同模塊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使知識融會貫通。如復分解等化學反應能否進行下去,我們可從平衡移動(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高度來進行分析,使學生從微觀角度來理解反應的本質,不要只是停留在有水、沉淀或氣體生成就能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淺層記憶上。通過復習,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同時體會到量變引起質變,辨正看待問題的思想,使知識的掌握、情感的體念獲得雙嬴。
三、學案的設計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念
在高三的復習中,有的教師認為,積極的情感體念是高一、高二的事情,高三是“學海無崖苦作舟”、“掉肉掉淚不掉隊”,其實這是一種急功近利、剜肉補瘡,不考慮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做法,導致有許多學生說:“如果不是為了高考,我不會學化學”。雖然高三的學習生活是緊張的,但積極的情感體念不能弱化,學習中好的情感體念,對學生取得好的成績以及后續(xù)發(fā)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進行高三化學復習學案的設計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習過程與方法的掌握,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體驗。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堂內容的復習。教師也可以通過典型例題的精選、相關問題的討論、變式訓練的模式使學生有過程與方法的體驗、消化、鞏固知識,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課堂效率得到提升,而不是通過大量的題目訓練來達成目標、掌握方法、技巧。其實對于學生自身來說,真正能夠引起他們學習動機是他們內心對于知識的渴望,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問題的解決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的成就感。
四、學案設計要突出重點、難點的同時,要防學生“眼高手低”
高考中對主干知識、核心知識的考查是重頭戲,特別是題量相對較少的理綜試題表現(xiàn)得尤其突出。所以在進行高三化學學案設計時,學案應該把握主干知識,突出知識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學案來體會這部分內容的重難點,明確自己的學習重點、使學習目標性更強。眉毛胡子一把抓,將所有瑣碎的知識點全部放到學案的設計內容中,容易沖淡學案的主題,給學生造成錯覺,不能準確把握復習重點。 當然高考復習也要注意知識的“廣度”,特別是第一輪復習關鍵是夯實雙基,在學案的設計中適當求“全”是可以理解的,但既要讓學生明確學案的重點知識在哪里,又要防學生“眼高手低”,如有的學案設計上用了一定的篇幅羅列應該掌握的知識點,這些知識點在教材、教輔資料隨處可見,學生一看就明白,但動手就會容易出錯,在每年模擬考試閱卷中,發(fā)現(xiàn)考生寫錯別字、寫錯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時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大有人在。所以,針對不同的知識點,在學案中設計適當?shù)摹疤顚憽?,暴露學生小處的錯誤,使其及時采取相應的策略是必要的。
以學案為載體的復習模式,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復習階段,可靈活變動。從操作層面來講,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針對學生處理學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上可少講、精講,提高課堂復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