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紅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到來的今天,加強對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變革,不僅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促進我國教育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和優(yōu)化的重要技術。文章正是基于這一視角,從教育管理模式變革中加強大數據工具應用的必要性為切入點,就教育大數據管理模式的變革方向進行了明確,以更好地促進教育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和完善。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教育管理模式;變革
中圖分類號:G473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7-12-06
由于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的教育環(huán)境具有開放而又寬松的特點。這樣就能使得傳統(tǒng)的“官僚主義”的教育管理模式得到優(yōu)化和完善,在整個教育管理中,諸多信息均能清晰可見,且給教育管理決策帶來的影響較大。在大數據環(huán)境下,不管是教育管理者,還是頂層設計者,均需要加強基礎與原始數據的應用。比如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學生與教師的實際情況,結合社會資源形成的諸多信息與數據,最終就能構建相關的教育體系,進而為教育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所以未來教育管理的發(fā)展趨勢是勢必朝著大數據化的方向發(fā)展的。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實踐,我國正在不斷加強國外先進教育教學理念與模式的應用,同時緊密結合我國教育現狀,切實強化對其研究與創(chuàng)新,從而創(chuàng)造了促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yè)發(fā)展并與教學發(fā)展相符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也需要緊密結合西方先進的理念。例如,在教育資源方面,應對教學實施科學而又合理的配制,并在對教學資源分類時結合其復雜性和系統(tǒng)性的特點,切實注重教育資源管理與分配工作的開展。而大數據背景下的教育教學資源主要來源于人力、教育人才和人才教育培訓等方面的資源。所以在配置資源時,應將財力資源與物力資源作為分配資源的核心,所以在整個教育管理模式優(yōu)化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教育管理模式轉變中滲透將信息技術、教育大數據和云技術,就能更好地促進教育教學服務水平的提升。
未來教育管理模式的變革,將隨著大數據研究方法的不斷豐富和完善而得以持續(xù)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例如,加強教育數據的應用,對學生學習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對有關數據實時大規(guī)模、全面準確、長時段和系統(tǒng)性地測算收集、記載分類與儲存等,統(tǒng)計出相關數據之后,利用其對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進行彌補。在大數據時代,高校完全可以在目標導向、問題驅動的情況下進行全過程的實時、動態(tài)、持續(xù)監(jiān)控,使得分類管理更加精細化和規(guī)范化。
一是跨領域數據的融通共享。大數據的采集來源豐富多元,包括多個領域、多種類型的數據庫。若只單純關注教育領域的數據則遠遠不夠,還需要綜合考慮與分析教育對象相關領域的數據。因此,如何實現跨領域的數據信息無縫流轉與融通共享,是教育大數據應用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二是教師的數據素養(yǎng)。擁有數據并不一定能有效應用數據來改善教學實踐。因此,要推進數據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有效應用,亟待提高教師理解并應用數據改進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美國早在2014年就明確對教師的數據應用能力提出要求,即教育工作者如何獲取、分析和使用數據來支持教與學。
三是教育大數據的隱私與倫理問題。在教育大數據的分析與利用過程中涉及眾多的參與主體,如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及相關大數據企業(yè)等,若對數據的歸屬權缺乏明確規(guī)范,則會導致以提供個性化服務為目的的海量數據采集分析過程中有大面積披露數據隱私的潛在危險,而這些記錄數據一旦被泄露,則會對個人隱私造成極大侵害。目前,我國關于教育大數據的安全與隱私問題研究較少,應加快制訂有利于促進教育大數據的準確、規(guī)范、統(tǒng)一使用和管理的相關法律及標準。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時代下,教育管理模式的變革勢在必行,這就需要掌握教育管理大數據化的具體趨勢,加強西方先進理念的應用,與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相滲透,并不斷地豐富和完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彌補傳統(tǒng)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推動整個教育管理模式的優(yōu)化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薛 瑩.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模式變革芻議[J].藝術科技,2017(3).
[2]孟智敏.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模式變革芻議[J].知音勵志,2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