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贊
腫瘤患者及其家屬常常會問及“得了腫瘤后,除了抗腫瘤治療,我還需要吃些什么藥?”“我需不需要吃些補藥?”其實這些問題就涉及到抗腫瘤輔助用藥。
查閱各種資料,您會發(fā)現(xiàn),抗腫瘤輔助用藥類目眾多,幾乎可以說包羅萬象。但歸根到底,其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治療腫瘤造成的各種伴隨癥狀,這些伴隨癥狀無法單純依靠抗腫瘤治療來解決,需要其他藥物的幫助;第二類,抗腫瘤治療會給患者帶來各種并發(fā)癥,需要依靠其他藥物來處理。
介紹了輔助用藥的分類后,再來看它是否必要。判斷其是否必要有一個基本原則:一定要對患者有利。而有沒有利,不是通過某個有效的個例來證明,或是廣告上的說辭來判斷,這需要有循證醫(yī)學(xué)的依據(jù),通過臨床實踐和大樣本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分析來驗證,得出明確結(jié)論后,才是有效的抗腫瘤輔助用藥。
在緩解腫瘤癥狀和對抗治療副作用時,抗腫瘤輔助用藥是必須的。
治療及緩解副作用 抗腫瘤治療中,白細胞降低是非常常見的副作用,這時就需要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患者白細胞的發(fā)育、成熟和釋放,使患者度過嚴重感染的危險期,保證正常治療療程的進行。
吉非替尼在治療肺癌時,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間質(zhì)性肺炎,嚴重者可能致命,我們就需要使用激素進行輔助治療,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預(yù)防性用藥 有的抗腫瘤藥物,如以蓖麻油為溶劑的紫杉醇類藥物,其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yīng),對這一類化療藥,我們要預(yù)防性地使用激素來防止過敏的發(fā)生。
使用利妥昔單抗或大劑量化療藥物治療時,會導(dǎo)致原本有肝炎病毒或結(jié)核菌感染的患者發(fā)生嚴重的、不可控的肝炎病毒或結(jié)核菌感染爆發(fā),在治療前需要針對性地用抗肝炎病毒、抗結(jié)核菌的藥物。
解決腫瘤本身癥狀 有的中成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腫瘤患者的惡病質(zhì)、癌痛、納差等癥狀;一些鎮(zhèn)痛藥可以改善晚期癌癥患者的癌痛;針對癌癥引起的疼痛、納差、水腫、黃疸等不同癥狀,各有其具明確療效的藥物。
“進補”是我國特有的傳統(tǒng)之一,不少商家抓住“商機”,推出林林總總的“抗腫瘤”進補類產(chǎn)品,其廣告大的登上知名電視臺,小的則成為街頭巷尾的“告示”和塞向路人的傳單。這些廣告大多有一個特點,就是向受眾宣傳,某某患者用了該“藥”后得到了完美的療效。然而,這些所謂的“藥物”都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我們曾不止一次地遇到這樣的患者,幾次抗腫瘤治療效果都還不錯,某次治療后患者卻出現(xiàn)了肝功能或腎功能的損傷。雖然肝腎損傷是抗腫瘤的常見副作用,但同樣的治療方案過去在該患者身上及同期其他患者身上并未發(fā)生類似的不良反應(yīng),為什么“他”“這次”偏偏出現(xiàn)了這樣的副作用呢?經(jīng)仔細盤查,這些患者大多未經(jīng)醫(yī)囑,或出于親戚的好心,或出于自我的要求,服用了所謂的中藥“補品”。要知道,是藥三分毒,中藥并不像百姓通常認為的那樣沒有副作用,在所有中藥中,會造成肝腎功能損害的藥物達40%左右。何況未經(jīng)辨證自行服藥,可說后患無窮。
所以,不必要的輔助用藥就不要用,不要認為腫瘤治療時非得用補品。對補品大力宣傳,讓它成為百姓心中必須的抗腫瘤輔助用藥,無異于犯罪!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