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軍
稍有一分鐘閑暇,就不自然地拿起手機。記得2011年的時候,那是六年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遠沒現(xiàn)在發(fā)達,在北京坐地鐵,到站進來五六個年輕人,居然出奇地一致,進門后就是拿出手機玩,還有一個用手機聽音樂。
現(xiàn)在拿出手機,似乎不需要聽到“我”下出指令,而是稍有點無聊感,手就去摸手機了。摸出來之后,多半是打開百度或頭條,一打開瀏覽器,各種推薦中,各種吸睛的標題就出來了,不自然地點開,看了幾分鐘,下面又是一些新的,吸睛的標題鏈接,這樣一直點下去,每一個或圖文或視頻,都只有幾分鐘,但如果沒有其他什么事打擾的話,飛快地就刷了幾個小時。甚至不刷一刷,都不大自在了。
這些個標題,多數(shù)是利用美女圖引點擊,這是最多的,也是不自制的。還有就是獵奇的標題,怎么怪怎么寫,能寫一半絕不寫完,標題黨越來越盛行。第三種是夸張的標題,俗稱“最”文化,或者“千年一遇”什么的,大體這幾類。
每次點開那些圖文,許多文不對題,圖文無關(guān),內(nèi)容不是一些笑話,就是些不著地的雞湯、感傷,但是就因為它的題目和圖片,往往這類文章也能點擊上萬、閱讀上萬,這讓筆者這種對自己有要求的作家情何以堪。
筆者是一個作家。不因為出版什么書籍,也不因為在各類報刊上發(fā)表過些什么文章。而是因為自詡為作家。
我認為一個作家應(yīng)該對自己有所要求,哪怕寫出來的作品只有一個讀者,還是自己。那又何妨呢?為什么古今真正的作家往往淡薄名利?因為在寫作的道路上,他們跟隨的是自己的內(nèi)心,而不是外界。有時候,為了自己的愿景,哪怕是冒著被暗殺的危險,也要筆耕不輟。
而現(xiàn)在,三斗米就能讓寫作者折腰。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造勢利?,F(xiàn)在國泰民安了,一部分人富起來了,各種奢侈品琳瑯滿目,各種美味佳肴聞所未聞,各類刺激應(yīng)接不暇(色聲香、味觸法)。以前女生都要把自己包起來,大家閨秀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F(xiàn)在哪怕你在街上見不到,還有專門搞街拍的拍出這些曲線,這些個凹凸吸引你來點擊。
一篇原創(chuàng)文章,寫得再爛,你也是它唯一的作者。每個作者,都有自己的一個愿景,一個初心。筆者的初心就是讓大家在繁華的世界里能得一份清靜、一點思考,這便足矣。
活在當(dāng)下,吃飯時在浮想、走路時在浮想,哪怕是睡著的前一刻,腦子里還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事。想的事情一多,重要的東西就找不著了,連自己也丟了,人隨著事走。走完一輩子,到頭來發(fā)現(xiàn)自己連故事里的放羊娃都不如。起碼人家單純,對自己要做的事很明確。
(作者是本刊文化站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