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讓特教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將靜止不變的“封閉式”教學改變?yōu)閯討B(tài)的“開放式”教學,進而促使智障生這個特殊群體走出語文學習困境。本文從開放式教學說起,文中著重從構建開放型教學模式實施策略及效果達成兩方面進行簡要探討、分析。筆者不揣谫陋雜談如下,以期對特教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教學模式;開放型;意義
從字面理解,開放式教學是相對于“封閉”二字而言,真正的開放是嶄新教學理念的開放,是教學形式的開放,是教學內(nèi)容的開放。智障生各方面都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秉持“關愛”的理念,更新教學方式,我們不能總囿于一般的課堂講授,局限于全部的教材內(nèi)容,而是要通過構建開放型教學新模式,帶領他們在語文天地間更自由地學習、感悟,引導他們在快樂學習中發(fā)展心智,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一、 構建開放型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構建開放型課堂,要從開放文本、課堂與學生思維做起。要對智障生的興趣愛好有所關注,并且利用好他們的學習興趣,帶動智障生語文學習質(zhì)量不斷獲得新的提升,使智障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另外,培養(yǎng)智障生開放的思維方式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要點,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斟酌。構建開放型課堂的具體實踐方式筆者歸納如下:
(一) 開放文本
智障生語文教材都是普通學校語文教材,應適當降低教學要求,刪減部分難度較大的內(nèi)容,增加與學生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閱讀材料。這樣的教材設計是完全符合智障生的認知能力的,是對之前智障生教育經(jīng)驗的繼承和發(fā)展。不過,一些語文教師在運用的時候往往都會始終把教材作為范本,照本宣科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這種方法對于智障生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毫無作用。智障生語文教學應注重知識與生活的銜接,要讓知識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也就是說,開放文本、開放教材才是有效語文教學的必經(jīng)之路。如,學《我身邊的體育用品》一課時,教學時可以把智障學生帶到操場上,讓學生自己通過看和摸來認識籃球、足球、排球等體育用品,并在“玩”的過程中獲得感知。課堂教學時,由于孩子們初具感知和體驗,他們便很容易理解文中字詞的詞義。在此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中重度智障學生主要掌握幾種體育用品的名字和簡單的句子(“我會××”等句式),讓輕度智障學生在小組里和班上介紹自己帶來的圖片資料。他們思維活躍,暢所欲言,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效果非常好。
(二) 開放課堂
1. 模仿與嘗試有機結(jié)合
在學習一門語言的時候,如果能夠處在此種語言的語境之中將能夠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學習成果,這充分地說明了我們學習語言更多的時候都是借助于模仿,模仿是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然而智障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缺陷,往往都會陷入被動,無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所以說在進行智障生教育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打破常規(guī)化教育中單一模仿教學的禁錮,采用模仿和嘗試有機結(jié)合的方式。教師需要有意識的給智障生的學習構建合適的空間并且以一些淺顯的問題進行提問,最終讓智障生能夠得到語言表達的嘗試。
2. 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
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要始終秉持著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jié)合的原則,完成學習過程的銜接。在課堂上,智障生們一般能夠達到的學習成果就是機械的應用,在課后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鞏固和實踐,利用好語言環(huán)境加深對語言的認知,就很難達到我們預計的成果。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帶領智障生學習《秋天》這一課的時候,恰逢秋季到來,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充分地利用好這種外在的環(huán)境,讓智障生在課后的體驗中通過自己的感受去體會到語文的運用,進而鞏固他們的學習成果。
3. 開放智障生思維
在今后的智障生教育中,必須要能夠及時地擺脫教師主導型的課堂禁錮,讓智障生能夠發(fā)揮出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方式。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帶領智障生學習《翠鳥》這一課的時候,考慮到智障生生活經(jīng)驗少,感知能力差,教學時運用多媒體播放翠鳥叫聲配語言描述,同時又拿出標本讓智障生親自去接觸和感受翠鳥的觸感,讓他們親自觀察翠鳥的外部特征,這樣一來學生感知覺有了,其思維主動性就被激發(fā)出來了,也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效。
二、 構建開放型教學模式的效果達成
(一) 學習方面
智障生受限于其特殊的生理缺陷,在語文學習中主要都是以字詞為主。為了讓智障生在掌握好基礎知識的同時,牢牢記住在課堂所學知識,我們必須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一般情況下,智障生主要吸收知識幾乎都是在課堂上,課下學習時間較少。所以天天背誦所學的詞句,能夠起到很好的鞏固作用,有效的彌補了智障生遺忘率高的缺陷。在課堂上反復練習,智障生在平常生活中也能夠潛移默化的學會運用這些詞。
(二) 運用方面
智障生雖然在課上學習很充分,但是課后輔導缺少家長的看護,所以需要老師每天布置一些默寫的作業(yè)。早讀的時候老師可以檢查,老師按時檢查可以讓智障生按時完整默寫,針對個別完成不好的教師可以單獨輔導。在課堂上注重詞語的運用,可以抽取小卡片,進行抽查,有效地提高智障生記字詞的效率。也可以在課堂上做練習,或者老師出一些題目讓智障生自行發(fā)揮,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這樣一來,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讓智障生得到知識的鞏固。除此之外,讓智障生學會觀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學會觀察讓智障生可以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那些自己在課堂上所沒能夠接觸到的,這樣他們可以很快地成長。開放式的教育對智障生來說是幸運的,他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
特教語文教師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孩子,這些孩子語文學習能力較弱、質(zhì)量不高,孩子們的心智發(fā)育較慢。語文教師不應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而應更多關注他們的情感與動機的變化。畢竟,教育的目標是教師與學生共享生命歷程,共創(chuàng)人生體驗;養(yǎng)育積極愉快,適應時代變化,心理健康的人。
構建開放型的教學模式是我校最亮眼的一次嘗試,對此,每一位從事特教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后工作中持續(xù)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期為智障生的發(fā)展帶來新的契機。
參考文獻:
[1]孟軍.用生活理念構建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新模式——談特殊教育學校語文課程生活化[J].中國殘疾人,2015(12):55.
[2]孟祥娟.如何構建特殊教育學校閱讀教學新模式[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03(1):21.
作者簡介:
陳敏鳳,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