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兵
(太原師范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特殊的現(xiàn)象,音樂創(chuàng)作與地理位置有關(guān)。讓我們用民歌來舉例,草原上的民歌多半是悠長嘹亮的,特別是蒙古長音拖得很長,例如《牧歌》
大量的長音符、長拖音,都是4拍以上,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蒙古草原地域廣闊,草原空間特別空曠造成的。人們在游牧生活中唱歌時想把音傳的遠些,音調(diào)就要拉長,否則遠處的人是聽不到的,而在西南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區(qū)域里的民歌大部分節(jié)奏是很快的,唱起來像“吵架”似的例如云南民歌《猜調(diào)》
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西南地區(qū),周圍都是大山,民歌調(diào)音太長就會有回音了,別人也就聽不清楚了,特別是談情說愛的情歌中節(jié)奏特別快為的是讓對方聽清愛情的表達,否則一慢大量的山谷回音就干擾了主題語言的表達,情歌也就不會成為年輕戀人的首選了。
再看18世紀初,古典音樂一般在教堂里演出,信徒教堂、教主、信仰再加上教堂空間很大,所以音樂聽起來特別莊嚴隆重。等到了18世紀末,古典音樂作品進入了貴族家庭演出,家庭空間要比教堂的空間小多了,所以音樂作品的風格多樣化,歡快有趣很是精巧?,F(xiàn)場人們有說有笑還能聽清楚音樂.....
今天,古典音樂是在劇院演出,演奏者動則幾十上百人,樂器種類繁多,如果現(xiàn)場觀眾在聲音嘈雜那就根本聽不清音樂表達什么了,所以我們在劇場聽音樂時,不能說話,不能接聽手機的重要原因是和所處的環(huán)境地域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