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藝
(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城市基礎設施是加速城市化和實現城市現代化的物質基礎,是城市建設和發(fā)展的重要內容,河北省作為環(huán)繞京、津的重要省份,正處在京津冀協同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期。制定科學合理的基礎設施評價指標體系,正確認識評價城市基礎設施水平,推進實現城市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發(fā)展是當前河北省承接京津兩地產業(yè)轉移、落實京津冀協同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抓手。
構建績效評價體系的核心是構建一套適用的綜合分析模型,而綜合分析模型則需要選擇合適的綜合分析法。選擇何種方法構建評價體系關鍵需要根據評價目的和評價內容來決定。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發(fā)展水平評價的內容一般涉及城市道路交通指標、城市供排水指標、城市能源動力指標等方面,評價目標結構較為復雜并且由于河北省部分地級市數據建設落后,相關數據獲得的難度較大,缺乏必要的數據,本文選擇層次分析法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層析分析法(AHP)是美國運籌學家匹茲堡大學教授T.L.SATTY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多目標決策分析方法。運用層次分析法分析建模解決問題,大體上可以按照以下四個步驟來進行。
(1)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一般分為三個層次:最高層(評價的總體目標);中間層(評價準則層);最底層(具體方案層)。
(2)建立各個層次的判斷矩陣。AHP方法引用1-9的自然數及其倒數作為定義重要性的標度。
(3)層次單排序以及矩陣一致性檢驗
①計算一致性指標CI
CI=其中,λmax表示判斷矩陣最大的特征值。
②查找一致性指標RI
③計算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當CR<0.10時,認為判斷矩陣是可以接受的,否則要對判斷矩陣進行修正。
④層次總排序以及一致性檢驗
最終要得到最低層元素對總目標的權重,對層次總排序也需要進行一致性檢驗,計算各層要素對系統(tǒng)總目標的合成權重。
1.2.1 評價指標選取的原則
(1)代表性原則。城市基礎設施系統(tǒng)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評價指標眾多。在選取單個評價指標時,應該要選取最能代表所評價的基礎設施指標。并且,整個指標體系要更好的反映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的水平。
(2)可比性原則。河北省內11個地級市,各個地區(qū)的面積、人口等基礎概況不同,直接使用總量指標將使得評價結果偏離實際水平。在指標選擇時,應該要盡量選擇人均指標或者是單位面積上的總量,例如,人均道路面積、城市綠化覆蓋率等。
(3)可行性原則。指標選取過程當中還要考慮指標數據獲得的難易度和統(tǒng)計工作的可行性。評價指標宜選取現有的統(tǒng)計報告或年鑒內的指標。有的指標雖然具有代表性,但在報告或者年鑒當中沒有統(tǒng)計,該指標是不能進入指標體系的。
1.2.2 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國際上的慣例,將城市基礎設施系統(tǒng)分為城市道路交通系統(tǒng)、城市供排水系統(tǒng)、城市能源動力系統(tǒng)、城市郵電通信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系統(tǒng)以及城市防災減災系統(tǒng)。當前,河北省內的城市減災防災系統(tǒng)建設比較落后,相關數據獲得困難。按照代表性、可比性、可行性原則選擇評價指標(見表3)。
鑒于數據獲得的可行性,本文采用2015年河北省各個地級市的城市基礎設施發(fā)展水平指標,數據來源于《中國城鄉(xiāng)建設統(tǒng)計年鑒》、《中國城市統(tǒng)計年鑒》以及各個地級市的統(tǒng)計局網站。
在指標體系當中,將指標兩兩進行比較建立判斷矩陣。根據數據對相對重要性的說明,準則層的判斷矩陣為:
首先計算判斷矩陣第i行的各元素的乘積mi,再計算n次方根,對向量(w1,w2…wn)T進行歸一化得到權重向量為w=(w1,w2…wn)。其中分權重值等于單排序權重值與相應總權重值的乘積,例如,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一級指標下的城市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指標的分權重值為0.4250*0.1351≈0.0574。
二階判斷矩陣本身具有一致性,不再進行一致性檢驗,對其他判斷矩陣經MATLAB R2014a 計 算 得 到 ,CR(A)=0.0470 CR(A1)=0.0079 CR(A2)=0.0079 CR(A4)=0.0462 CR(A7)=0.0978,所得到的數值均為小于1的,通過了一致性檢驗,說明該權重數值有效。層次單排序權重值、分權重值及總權重值如表1所示。
首先采用離差標準化方法對原始指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使得數值最終落在0-1之間。各地級市的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及其綜合得分如表2所示。
按照得分情況,秦皇島的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在省內處于領先的水平,其他地級市與秦皇島市的差距較大。石家莊市處在11個地級市的第三位,在城市能源動力指標上石家莊市處在第一位,但由于減災指標排名最后得分為零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指標、排水指標上的得分均處在中等水平上,綜合來看,處在全省地級市的第三位。而邯鄲市在11個地級市當中排名第二,僅僅落后于秦皇島,并且超過石家莊的排名。邯鄲在七個系統(tǒng)當中權重占比最大的道路交通指標上排名第一,排水指標得分也排名地級市第一位,而其他的指標,比如,供水指標排名第三位,生態(tài)環(huán)境指標排名第四位,排名情況均較為靠前,所以綜合評價得分處于第二位。承德市在道路交通上排名最差,分數與其他地級市差距較大。從道路交通指標來看,承德市在該項目得分與其他地級市差距較大,排名最后,從排水指標來看,排名最末,通信指標上承德市也排名靠后,處在全省第九位,雖然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指標得分上表現出色,排名第二,但由于其他指標落后較多,綜合得分比較來看,承德市處在最后一位。
表1 河北省城市基礎設施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權重
表2 河北省11地級市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得分表
河北省各地級市的城市基礎設施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綜合得分極差達到了0.4583,排名第一的秦皇島綜合得分是承德的2.95倍。另一方面,省內11個地級市綜合得分一項大都集中在0.30-0.40,得分偏低,地級市的城市基礎設施還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建設。從排序結果來看,唐山和石家莊分別處在第五位和第三位,而秦皇島排名在第一位。唐山和石家莊作為河北省的兩大經濟強市,在該項排名上卻落后于秦皇島,可見城市的發(fā)展定位以及人口規(guī)模對城市的基礎設施發(fā)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潘勝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管理及其績效評價[D].湖南大學,2007.
[2]申志東.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國有企業(yè)績效評價體系[J].審計研究,2013(02):106-112.
[3]宋賢萍.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水平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6.
[4]徐曉敏.層次分析法的運用[J].統(tǒng)計與決策,2008(01):156-158.
[5]尹宏玲,崔東旭,王林申,張惠茹.區(qū)域性基礎設施評價對象、視角和指標體系[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5,34(06):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