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蕾
迭經(jīng)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筑增擴,汀州古城墻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現(xiàn)存城墻全長6公里,曾具有軍事防御和城市防洪的雙重功能。其建筑之獨特,形制之規(guī)范,是江南目前保存完好的一座古代府城,還是明代戚繼光抗倭的古戰(zhàn)場。江南長城東門入口處,有雄震東南的牌坊,氣勢逼人。從此處到攬勝門,有198級臺階的好漢坡,高聳陡峭,看起來膽戰(zhàn)心驚,走上去氣喘吁吁。但登臨絕頂,東湖秀色盡收眼底。據(jù)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8年,抗擊倭寇九戰(zhàn)九捷,期間與知府整修古城墻,創(chuàng)造性地加蓋了13座2層中空敵臺,遺存至今的沒有那么多了。戚繼光與臨海知府后奉調(diào)薊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長城,運用了臨海的空心敵臺。據(jù)說戚繼光在任薊鎮(zhèn)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筑城防的經(jīng)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存薊鎮(zhèn)、昌鎮(zhèn)、宣府、大同、山西等鎮(zhèn)的長城,都是按他的規(guī)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筑加強過的??梢哉f,臨海古城墻堪稱北京八達嶺等處長城的“師范”和“藍本”。江南長城在修筑設計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甕城迎水一方修作弧形,在全國古城墻中目前所知尚屬孤例。
漫步在斑駁的城墻上,爬山虎頑強地生長、蔓延。也許非周末,長城上游人不多,偶爾見一對情侶走過,恍如畫中人,又如穿越歷史之門。開始下雨,路經(jīng)一個雙層敵臺,只見一位大叔坐在地上,專心致志地閱讀,對我的腳步聲、快門聲完全不為所動。遠處山體上有摩崖石刻,上書“至真妙道”四個紅色大字。這是清朝雍正皇帝的筆跡,贊的是被奉為道家南宗祖經(jīng)的《悟真篇》。
江南長城有三分之一依靈江而筑,雨中的靈江如巨龍蜿蜒而過,橋梁橫跨其上,遠山隱約可見。從梅園到煙霞閣一段,依山就勢,逶迤曲折,景觀獨特。
臨海古城墻,除了御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臺州府城正位于靈江入海近處,城墻有三分之一沿靈江修筑,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墻有如大堤,干余年來抗擊著洪水的沖擊。為此,臨海城墻在修筑設計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甕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形,在全國古城墻中十分罕見。由于城墻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墻,以利其鐵騎長驅(qū)直入,而臨海城墻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臨海古城北枕北固,南擁巾山,靈江繞城。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麓有城,城中有山,別具一格。墻垛外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從長城城墻往外眺望,可以看到靈江大橋。走在江南長城上,微風拂面,蠻是愜意。走走停停,要花費一個半小時,一路上有些地方樹木從城墻外遮蔭,藤曼也爬滿城墻,滿眼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攬勝門前還有一個景點是東湖。爬上高高的臺階,走到攬勝門后往下眺望,東湖一覽無余,湖中游蕩的小船點綴湖面上,岸邊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風景如畫。江南長城在臨海城北的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巔,飛舞盤旋,敵臺林立,雉堞連云,城樓高峙。而且,臨海古城墻兩側(cè),古木參天,常年蒼翠,城墻掩映在青綠叢中,更增添了一分靈秀。靈江挾兩溪之水,直逼臨海古城之西門。沿城邊繞了一個U字后,才曲折蜿蜒著向東南方向經(jīng)椒江,流入臺州灣。靈江是經(jīng)潮河段,每日兩次漲潮退潮。漲潮時與上游的溪水夾擊,給臨海古城墻造成巨大威脅。所以,臨海古城墻有著不一般的特色。
臨海古城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在我國古代的城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臨海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概況:臨海市位于浙江東南沿海,東靠大海,南接臺州市椒江區(qū)和黃巖區(qū),西連仙居縣,北與天臺縣、三門縣接壤。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遺址、古建筑、古墓葬和大批珍貴遺存,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
·交通:1、杭州客運中心(九堡)至臨??瓦\中心。2、杭州到臨海也有高鐵,一天有19次。3、到達臨海的客運中心,有209路公交車可抵覽勝門,票價2元。由此登城,經(jīng)198級臺階到達顧景樓,經(jīng)自云樓到望天臺,稍事休息后再經(jīng)煙霞閣到“江南八達嶺”。就可看到甕城。
·門票:50元,預訂價45元。備注:1、學生(憑證),1.1-1.4米兒童半票,60-70周歲老人半價(憑證),軍人(憑證)免票;2、開放時間:7:30-17:30。
·美食:糟羹、壘圓、麥蝦、豆面碎、雞蛋麻糍、羊腳蹄、麥油脂、蛋灌麥餅、臨海餛飩、豆腐干煮鑊、白水洋狗肉、重陽糕、灰青糕、漾糕、水浸糕、五味粥、豆面、米面、扁食、魚面、光餅、糯米圓、青團、烏飯麻糍、麥餅筒、黃巖苔菜餅、姜汁核桃雖、肉丸糊麥餅、糊拉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