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全,陳安華
(1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廣州 510623;2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廣州 510623)
目前業(yè)界已經達成共識,5G網絡將有獨立部署和非獨立部署兩種方式[1,2]。獨立部署需要幾乎完全新建一套網絡,需要新建5G增強型基站,新建5G新空口5G NR,新建前傳鏈路,新建回傳鏈路,新建下一代核心網NGC。而非獨立部署則可以利用已經部署的4G網絡,利舊已有的4G基站和4G核心網EPC,把5G基站NR和核心網NGC與4G網絡融合組網。
獨立部署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發(fā)揮5G的網絡性能,可以提供低時延、高速率和大規(guī)模鏈接的新業(yè)務能力,同時不影響現有的4G網絡,在5G網絡目前不支持語音的背景下,可以避免與4G網絡并行運行時的互操作等問題。獨立部署的劣勢在于連續(xù)覆蓋投資較大,需新建5G基站NR和核心網NGC。
非獨立部署的優(yōu)勢在于建設周期短,并且網絡建設投資較小,既可以迅速提供5G新業(yè)務,又可以短時間收回投資,不要求5G網絡提供連續(xù)覆蓋,適合在熱點地區(qū)部署,網絡部署比較靈活,可以逐步推廣5G服務范圍。非獨立部署的劣勢在于需要與現有4G網絡互操作,5G需要回落到4G網絡,互操作會比較復雜。
4G、5G的融合組網架構是3GPP亟需解決的熱點問題[3,4],目前3GPP討論的可能的組網方式有方案1-7這7種,分為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方案,方案7、方案4和方案3還有不同的雙連接[5]方案,分別是方案7a、方案4a和方案3a,總共有10種架構[3]參與論證。圖1是這10種架構,虛線表示控制面連接,實線表示業(yè)務面連接。
這些不同的組網方式分為兩種類型: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劃分標準在于控制面錨點不同。
非獨立組網(Non-standalone):是指5G NR以LTE eNode B作為控制面錨點接入EPC,或以NG-eNode B作為控制面錨點接入NGC。NG-eNode B(next generation enhanced eNode B,下一代eNode B)是5G標準最新定義的名稱,也被稱為eLTE (evolutionary LTE,LTE演進)。NG-eNode B可以直接接入或通過NR接入5G 核心網 NGC,與NR不同之處在于NR不要求后向兼容LTE,而NG-eNode B可以后向兼容LTE。獨立組網(Standalone)是指5G、4G融合組網時以5G NR作為控制面錨點接入NGC。
按照控制面錨點劃分,方案7、方案7a和方案3、方案3a屬于非獨立組網,控制面板錨點位于LTE eNode B或者NG-eNode B ;方案2和方案4、方案4a屬于獨立組網,控制面錨點位于5G NR。方案1和方案5沒有接入5G NR,屬于LTE的獨立組網,沒有使用5G新空口,不能支持5G業(yè)務;方案6使用了原4G EPC,屬于5G NR獨立組網,但5G UE接入4G核心網,也不能支持5G業(yè)務。方案1、5、6都沒有雙連接結構,暫時不是討論的主要架構。
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的主要架構[3]如圖2所示。
圖1 4G、5G的融合組網架構
圖2 獨立組網和非獨立組網
方案2、方案4和方案4a三種架構[3]都屬于獨立組網的網絡架構, 這3種架構都有其特點,下面分析其優(yōu)劣勢,以及網絡采用的時期。
方案2需要獨立新建一套5G網絡,其用戶面和控制面錨定在5G NR。對現有2G/3G/4G網絡沒有影響,可以快速部署,不影響現網。方案2不必改造現網,可實現不影響商用網絡和用戶,采用了5G新網元,可以實現5G新業(yè)務。方案2可以按需覆蓋,適合eMBB場景,在網絡發(fā)展早期階段可以快速部署。
然而,方案2當NR尚未實現連續(xù)覆蓋時,語音業(yè)務需要回落到現有的4G網絡,導致語音業(yè)務切換復雜,數據業(yè)務也會存在和4G網絡的頻繁切換和互操作,負荷均衡機制比較復雜。而且,同時部署NR和NGC需要在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大。
方案2主要優(yōu)劣勢分析如圖3所示。
方案4/4a架構的錨點在5G NR,最終接入5G NGC,和方案2相比引入了雙連接,可以利用現有的4G接入網。
方案4/4a采用了雙連接,可以同時支持5G NR和4G LTE,帶來了4G流量增益,引入了5G NR和NGC,可以支持5G新業(yè)務。
方案4/4a 的差別在于方案4增加了LTE與NR的接口,而方案4a則是LTE引入了1A-LIKE連到NGC。
但是,方案4/4a增加了與4G的新接口,需要對現網LTE進行改造。而且,方案4/4a需要同時部署NGC和5G NR,在網絡建設初期需要進行較大投資。
方案4/4a主要優(yōu)劣勢分析如圖4所示。
綜合方案2和方案4/4a分析,獨立組網方案均需新建NGC和5G NR,三種方案覆蓋范圍相同,方案2投資偏小,適合在網絡建設初期采用,當網絡覆蓋逐漸完善,方案2也可以作為最終5G網絡存在[6]。
圖3 方案2架構分析
圖4 方案4和方案4a架構分析
方案3/3a和方案7/7a四種架構[3]都屬于非獨立組網的網絡架構,這四種架構都有其特點,下面分析其優(yōu)劣勢,以及網絡采用的時期。
方案3/3a錨點在4G LTE,最終接入4G EPC。
方案3/3a采用了雙連接,可以同時支持5G NR和4G LTE,帶來了4G流量增益,但沒有引入NGC,不能支持5G新業(yè)務。方案3/3a對NR覆蓋無要求,可以沿用原有的4G覆蓋,語音業(yè)務不需要進行互操作,連續(xù)性有保障,對網絡改動小,在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小,有利于快速建網。
方案3/3a 的差別在于方案3增加了LTE與NR的接口,而方案3a則是5G NR引入了1A連到EPC。
但是,方案3/3a增加了與4G的新接口,需要對現網LTE進行改造。盡管進行了改造,但沒有引入NGC,不能支持5G新業(yè)務。
方案3/3a主要優(yōu)劣勢分析如圖5所示。
方案7/7a錨點在4G LTE上,最終接入5G NGC。
方案7/7a采用了雙連接,可以同時支持5G NR和4G LTE,帶來了4G流量增益,引入了5G NR和NGC,可以支持5G新業(yè)務。由于方案7/7a的錨點在4G LTE網絡,可以繼承原有的LTE網絡,對網絡的改動較小,在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小。
方案7/7a的差別在于方案7增加了LTE與NR的接口,而方案7a則是5G NR引入了1A-LIKE連到NGC。
圖5 方案3和方案3a架構分析
但是,方案7/7a增加了與4G的新接口,需要對現網LTE進行改造。
方案7/7a與方案3/3a都繼承了現有的4G覆蓋,方案7/7a與方案4/4a都引入了新核心網NGC,支持5G新業(yè)務,兼具了方案3/3a和方案4/4a的優(yōu)勢。
方案7/7a主要優(yōu)劣勢分析如圖6所示。
方案2架構對現網沒有影響,引入簡單,可以快速驗證5G性能,可以部署在5G特定的熱點區(qū)域,實現三大場景功能,可滿足中國移動5G網絡發(fā)展初期需求。
方案3/3a架構可以用于NR非連續(xù)覆蓋時期,與現網4G網絡深度耦合,繼承了現有4G網絡的覆蓋,可以在5G熱點區(qū)域之外的4G覆蓋區(qū)域提供4G能力,但不可以在5G覆蓋區(qū)域實現全5G業(yè)務能力,與方案7/7a架構相比投資較小,可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國移動5G網絡發(fā)展中期需求。
方案7/7a架構可以用于NR非連續(xù)覆蓋時期,既可以在5G覆蓋區(qū)域實現全5G業(yè)務能力,又與現網4G網絡深度耦合,繼承了現有4G網絡的覆蓋,在5G熱點區(qū)域之外的4G覆蓋區(qū)域提供4G能力,可滿足中國移動5G網絡發(fā)展中期需求。
方案4/4a架構可用于NR連續(xù)覆蓋時期,既可以在5G覆蓋區(qū)域實現全5G業(yè)務能力,又與現網4G網絡深度耦合,4G帶來流量增益,由于NR已經實現連續(xù)覆蓋,控制面錨定在NR不會有問題,可滿足中國移動5G網絡發(fā)展遠期需求。
參考文獻
[1]【瑞典】Afif Osseiran,【西】Jose F. Monserrat,【德】Patrick Marsch. 5G移動無線通信技術[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
[2] 陳鵬. 5G關鍵技術與系統(tǒng)演進[D].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6.
[3] 3GPP TR 38.801 V0.4.0,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s (Release 14)[S].
[4] 3GPP TR 38.913 V0.4.0, Study on Scenarios and Requirements for Next Generation Access Technologies (Release 14)[S].
[5] 3GPPTR 36.842, Study on Small Cell Enhancements for E-UTRA and E-UTRAN-Higher layeraspects[S].
[6] 劉德全,崔波,姚鍵,等. 5G網絡部署方案研究[J]. 廣東通信技術,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