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西·呂斌
覃師傅是一名倉庫管理員,由于擔心失火,他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凡看見煙頭都要上去踩三下。慢慢地,覃師傅發(fā)現(xiàn)自己在任何地方看到煙頭,必須踩九下,才能安心。最后,覃師傅看到煙頭要踩足了八十一下才放心。如果覃師傅在踩八十一下的過程中數(shù)亂了,又得重頭再數(shù)一次。一旦某一天出門辦事,他在路上遇上幾個煙頭,那就慘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踩煙頭上??刂撇蛔∽约旱鸟麕煾捣浅M纯啵瑸榱藬[脫困擾,他主動申請調(diào)離倉庫管理員的崗位,并在醫(yī)生的建議下走進了精神科。經(jīng)過治療,覃師傅再看到煙頭時,仍然有踩幾腳的愿望,但他已經(jīng)能管住自己,不上去踩了。
覃師傅的行為在臨床上診斷為強迫性行為,這類來醫(y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都意識到自己所強迫的行為沒有必要,卻不能用主觀意志加以控制,患者也因這些強迫癥狀苦惱和不安。強迫行為和強迫癥不是同一個概念,就如抑郁情緒和抑郁癥兩者差別很大一樣。強迫癥是一組以強迫癥狀(主要包括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神經(jīng)病癥。而強迫行為卻很普遍,心理學家認為,80%以上的人群都有過強迫行為。比如有時會有一首歌不間斷在腦海里響起,或者出門后總在擔心門沒鎖好,煤氣沒關好,甚至一些人在馬路上行走時,走四步必須跳一步……可以說人人都有強迫行為,如果這種強迫行為程度輕微,持續(xù)時間短,不引起嚴重焦慮等情緒障礙的話,自我調(diào)整一段時間之后就能緩解。如果強迫行為嚴重,無法自控影響生活,就要及時就醫(yī)。與強迫癥不同,有強迫行為的患者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愿意配合治療,愈后良好。
如何自我調(diào)整強迫行為?心理醫(yī)生給出四點建議。
首先,不要過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追求完美,不要老是問自己“我做得好嗎?”“這樣做行不行?”“別人會怎么看我?”等問題。
其次,學會順其自然。強迫行為的另一特點是喜歡琢磨,一個芝麻大的事情往往會想出天大的事來。在思考問題時,要學會接納他人,不要鉆牛角尖,學會適應環(huán)境而不要刻意改變環(huán)境。
第三,學會享受過程,不過分看重結(jié)果,做事情要抱著一種欣賞、感受過程,體驗快樂的心情,不要過分重視結(jié)果。
第四,對自己的個性特點有正確客觀的認識,對現(xiàn)實狀況有正確客觀的判斷。丟掉精神包袱,減輕不安全感。學習合理的應激處理方法,減輕不確定感。不好高騖遠,減輕不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