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 讀
隨著我們慢慢長大,親人會慢慢地老去,離開我們。趁他們還在你的身邊,好好珍惜跟他們相處的日子。
回來的路上,公交車在一個十字路口等候綠燈,忽然我看見窗外不遠處有一個小男孩兒正哇哇地哭泣著,他的奶奶去拉他的手,他卻甩開了,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賭氣地說著什么。奶奶沉默著,像犯了錯似的,小男孩兒不再說話時,奶奶便拉起他的手,一起靜靜地走開了。我在車里,回想著小男孩兒剛才的那一甩:這個動作多么熟悉,它像一陣風(fēng)吹皺了我內(nèi)心的安靜。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不是也像那個小男孩兒一樣因為奶奶不給我買玩具,因為奶奶不給我買好吃的而賭氣地甩開她伸向我的手?
我努力抓住記憶的衣角,但它卻搖身一變,幻化成一陣風(fēng),令我難以觸摸。對于奶奶的記憶,像是一些始終無法拼合在一起的拼圖,總是支離破碎的。
奶奶很早就去世了,留下的只是一張黑白的遺像。照片上的她,頭發(fā)濃密,相貌清麗,嘴角微翹。這是奶奶留在這個世上唯一的照片,也是我通往記憶的唯一一扇門。
鄰家一個奶奶說,你奶奶年輕那會兒,唱戲唱得好,人也長得好看,大家都喜歡她,唉,可惜走得太早。
我喜歡聽長輩們講奶奶的故事,但她們就像是一個密封的壇子,里面存放著很多記憶,就是舍不得打開。我像小孩子一樣圍著她們轉(zhuǎn),她們也只是透開一點點縫,放飛那么一點點關(guān)于奶奶的記憶?;蛟S,不是她們不愿說,而是時光已經(jīng)蒸發(fā)了好多她們濕潤的記憶。
媽媽對我講,你是家里的第一個孫子,你奶奶特別高興,走到哪里都抱著你,讓別人看,說“這是我孫子”,你不知道她對你有多么疼愛!有一年冬天,你奶奶騎車帶你到河底(鎮(zhèn)名)趕集,回來時,剛到裴社那里,就下雪了,你奶奶怕你凍著,就給你買了兩個熱乎乎的餅子,那時家里窮,你奶奶兜里就只有幾毛錢,全給你買餅子了。你奶奶舍不得吃,讓你一直用手捂著取暖。
媽媽說這些時,眼圈紅紅的,反復(fù)地說著,你奶奶真是一個好人!
這么些年來,除了奶奶,媽媽從來沒有用“好人”這個詞評價過其他人,在她心里,仿佛這個詞就是專為奶奶而造的。
后來,我在大伯的博客上讀到了他寫的《黑豆里的母親》,媽媽知道后,硬是催我把那篇文章打印下來讓她看。媽媽小學(xué)都沒有畢業(yè),認字也就那么幾個,但她卻認認真真地讀著《黑豆里的母親》,我不知道媽媽是不是能夠認全文章里的字,但是我知道媽媽是可以讀懂這篇文章的,因為她讀完之后,和爸爸一起像小孩子一樣哇哇地哭了。
世間有一種文章,不是字與字在一起的簡單拼湊,而是主人公靈魂的附體。《黑豆里的母親》便是這樣的文章,當(dāng)爸爸媽媽在閱讀時,奶奶的靈魂便在字與字之間慢慢地行走。
我常常想起那個冬天,想起那個餅子,然而不論我多么努力,始終無法記起那個冬天關(guān)于奶奶的其他記憶。為什么那時我還沒有記事?為什么奶奶走得那么匆忙?是不是我調(diào)皮了?是不是我賭氣不去牽她的手?是不是她去很遙遠的地方為我買好吃的了?
如果,如果真有一座天堂,奶奶一定住在那里。她快樂嗎?她幸福嗎?她寂寞嗎?她每天都在做什么?她可以看到我嗎?我已不再是那個用餅子取暖的孩子,奶奶,我長大了,您還認得我嗎?奶奶,如果有一天,您感覺到冷,我愿意將您深深地抱在懷里為您取暖。
賞析
“世間有一種文章,不是字與字在一起的簡單拼湊,而是主人公靈魂的附體?!贝宋木褪沁@樣一篇感人至深的暖心佳作。作者從自己印象中的奶奶、媽媽接觸到的婆婆和大伯眼中的母親這三種角色出發(fā),全方位詮釋了一位可親可敬的農(nóng)家婦人形象。正所謂“心中有天堂,便處處是天堂”。心中真正有愛與美好向往的人,就會真正感受到“天堂”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