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出版的世界知名科學(xué)雜志《科學(xué)美國人》中文版《環(huán)球科學(xué)》上,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員、博士生導(dǎo)師嚴家新教授撰文稱,從遺傳學(xué)角度看,世界上早已沒有了“孔子后裔”。
嚴家新在文章中指出,現(xiàn)代遺傳學(xué)認為,人體每個細胞有46條(23對)染色體,是遺傳信息(基因)的主要載體,每個人都從父母雙方各獲得一半的遺傳物質(zhì),后代繼承某個特定祖先基因的數(shù)量,隨傳代次數(shù)的增加而成幾何級數(shù)遞減。
嚴家新介紹說,假定孔子的遺傳物質(zhì)(“孔子基因”)全部是特殊類型的基因(事實上,不同人的基因有99.99%都是相同的),那么孔子的第6代后裔就只繼承了1/64“孔子基因”,其余63/64都來自外姓祖先。就個體而言,在孔子的第6代子孫的細胞中,46條染色體里最多有1條來自孔子。再往下,每傳一代,后代連一條孔子的染色體都沒有的概率就增加一倍,即越來越多的“孔子后裔”實際上并沒有繼承孔子的任何遺傳信息。
嚴家新補充說,在不考慮Y染色體特殊性的情況下,按上述推算方法類推,孔子的第10代孫只繼承了約千分之一的“孔子基因”,第20代孫只繼承了約一百萬分之一,到目前的第80代,就只繼承了約一億億億分之一的“孔子基因”。
(阿柯/文,摘自《大眾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