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幻
西蒙娜·格爾茨發(fā)明的機器人形狀各異,應(yīng)對的問題也是各種各樣:幫人刷牙、切菜、涂口紅,甚至和網(wǎng)絡(luò)噴子吵架。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沒用。
這個瑞典女孩把自己從事的行業(yè)稱為“廢柴機器人制造”,她是唯一的從業(yè)者。28歲的西蒙娜喜歡穿一身工裝,拿著錘子和電鉆在房間里搗鼓,混亂的電線散落一地。她的臥室就是工作室,床距離工作臺只有10米,一醒來就能看到各種假手和剪刀,“像一堆怪物在聚會”。
其中一只假手屬于“不起床就扇臉”機器人,鬧鈴一響,它會瘋狂拍打你的臉和腦袋。西蒙娜第一次試驗它的功效時,頭發(fā)卡在機器里5分鐘。那臺“不起床就扇臉”的視頻在YouTube上播放了8億多次,人們稱西蒙娜“廢柴機器人女王”。
“為什么你要造這么多沒用的東西?”人們在很多場合問個不停。但西蒙娜已經(jīng)厭倦了解釋,“你花整個晚上瀏覽社交媒體上的信息也是件沒用的事啊?!?/p>
天馬行空的想法塞滿了西蒙娜的腦子。一有新想法蹦出來,她就趕緊去設(shè)計草圖、加工、編程、組裝。西蒙娜的靈感都來源于生活。因為不想刷牙,她就做了個頭戴式自動刷牙機。那是她的第一款發(fā)明,只不過刷牙機刷得不精準,機器會在臉上蹭來蹭去。她自己最喜歡一款能朝熱狗上擠壓番茄醬的機器人,同樣不精準,一大半番茄醬都被擠到了盤子外。還有“吵架機器人”,一旦啟動,就會拿頭瘋狂地砸鍵盤。
做一堆廢柴機器人不是她的本意,“但一開始就想著有用,會承擔(dān)著巨大的壓力”,她發(fā)現(xiàn)不執(zhí)著于“有用”,“壓力就變成了熱情”。
8歲時西蒙娜想做一個機器人,但不知道機器人的標準是什么。她在樹樁上鑿一個口,塞進一根木棍,這樣一頭會隨著另一頭而動起來。西蒙娜一直忘不了這個幼稚的發(fā)明,這讓她明白了孩子和成人的區(qū)別,“當你是個孩子時,沒人指望你做個真正有用的東西。”
現(xiàn)在西蒙娜的賬戶在YouTube上有97萬多的訂閱者,有網(wǎng)友評論,“在這個追求實用價值的世界,她確實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門。”
兒童節(jié)目邀請她去做嘉賓,孩子們并不覺得這些機器人無用。“一個10歲的孩子告訴我受到了啟發(fā),做出了個有用的東西?!彼麄儼l(fā)現(xiàn)機器人不再是高冷的科技,還可以如此有趣,有的孩子聽了她的演講后決定以后要進入工程學(xué)校。
“制造無用機器人的真正迷人之處,是在于你永遠不知道真正完全正確的答案是什么,我正是想把這種尋求答案的熱情分享給大家?!蔽髅赡戎圃斓哪强顭o厘頭自動牙刷讓有的人注意到有移動障礙的人真的需要一款自動牙刷。她的粉絲對她說,“我希望你體內(nèi)瘋狂的孩子永遠不會死?!?/p>
不久前,西蒙娜被查出得了腦瘤。做完手術(shù)后她可能面臨著右眼失明和右半邊臉不能動的后遺癥。但在Youtube發(fā)布的一段視頻中,她宣布,要開始設(shè)計眼罩,“做一個很酷的眼罩佩戴者”。
(珠珠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