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覺得讓孩子接觸更多玩具,接觸更多玩法,對他的智商發(fā)育是有好處的。其實,玩具多對開發(fā)孩子的大腦反而不好。
為什么這么說呢?過多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讓孩子養(yǎng)成“3分鐘熱度”的不良習慣。因為,他們面對很多玩具的時候,就會這個摸一下,那個看一下,缺少了研究的精神,更加不會執(zhí)著地對待一個玩具,什么也玩不過三分鐘。有這種習慣的孩子更喜歡買新玩具,似乎購買玩具比玩玩具更有意思。
另外,由于玩具數量過多,孩子也不容易在一件玩具上鉆研更多玩法、折騰出更多花樣,因為有其他玩具在旁邊,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相反,如果玩具數量少,孩子玩膩了厭倦了,同時他們又不能得到新的玩具,無聊的孩子們就會創(chuàng)造出新的玩法。就這樣,孩子在折騰中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所以喜歡倒騰鉆研的孩子,智力往往會比較高。
有一個女孩,小學的時候無論思考能力還是總結能力,都比班里的其他同學差。大學二年級,她卻得到了市手工創(chuàng)作大賽二等獎。當別人問起她成功的原因,她說小時候父母從沒給她買過什么玩具,很多玩具都是自己模仿別人的玩具然后自己用紙板、木頭或塑料“做”的,有時候一塊小石頭都能讓她折騰半天。小時候看到別人有那么多玩具會有些羨慕和自卑,但長大后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給自己贏回了足夠的自信。
所以,對于孩子的玩具,專家建議:家長可以先把玩具分門別類,然后先拿兩三個玩具給孩子玩,并盡量陪孩子一起玩,鼓勵孩子多動腦筋。等到孩子確實玩膩了,再重新拿兩三樣新的玩具給孩子玩。(中國新聞網20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