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說英雄出少年,但中國歷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是大器晚成,古人耐得住寂寞,想要成就頂天立地的大事業(yè),最要緊的是一個“干”字。只要想干,什么時候都不怕晚。看看歷史上開國皇帝們何時“創(chuàng)業(yè)”成功。
秦漢時期
秦始皇乃秦莊襄王之子,嬴姓,名政,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年13歲莊襄王死,其代立為秦王,39歲稱皇帝,完成了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創(chuàng)立了“皇帝”的尊號,稱始皇帝。
漢高祖劉邦,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于沛縣,起事時已經(jīng)48歲(公元前209年)。先投靠項梁、項羽起義軍,推翻秦王朝后,又與項羽“爭權天下”,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zhàn)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后,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劉秀雖名為皇族后裔,但他這一支屬于遠支旁庶一脈。劉秀幼時父親去世,叔父撫養(yǎng)他直至成人,成年后的他最喜歡的是種田,為人“多權略”,處事極為謹慎。劉秀見天下確已大亂,深思熟慮后,方才決定起兵,起事時才28歲(公元22年)。31歲登基稱帝,后人多稱為光武帝。
魏晉南北朝
三國魏國的開國皇帝實際上是曹操,起兵討伐董卓可算作他“創(chuàng)業(yè)”的起點,那年曹操34歲(公元189年),曹操的“創(chuàng)業(yè)”進程到赤壁之戰(zhàn)告一段落,“創(chuàng)業(yè)”時間近20年。建安二十一年,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曹操死后葬于高陵,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謚曹操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蜀漢昭烈帝劉備起兵時23歲(公元184年),于公元221年登基完成“創(chuàng)業(yè)”,時年60歲。東吳與西晉都是家族式“創(chuàng)業(yè)”,很難界定孫權、司馬懿的“創(chuàng)業(yè)”起始時間,唯一可說的是,家族式集團想要興旺發(fā)達,既需要老子英雄,兒子也必須是好漢,否則中間一個掉了鏈子,事業(yè)就可能隨時中斷。
五胡十六國各種小國,本無足論。但也有個別極富傳奇色彩的,比如后燕開國皇帝慕容垂。慕容垂原是前燕皇族,因為才能突出被皇帝猜忌,迫于無奈只好投了敵國前秦。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帝國崩潰,慕容垂趁勢起兵恢復故國(前燕被前秦滅亡),時年58歲(公元384年)。
南朝四代開國皇帝,宋武帝劉裕起兵討伐桓玄是為“創(chuàng)業(yè)”起點,時年36歲(公元399年)。但他內平軍閥、外擊南燕后秦,仗一直打了二十年才算完,彼時劉裕已是57歲,匆匆即位,做了兩年皇帝便去世了。
陳武帝則是南四朝“創(chuàng)業(yè)”最難的、起步時年齡最大的,梁末侯景叛亂,陳霸先以54歲(公元557年)垂暮之年起兵北上,與叛軍血戰(zhàn)經(jīng)年,又次第削平梁朝殘余勢力,開創(chuàng)陳朝。
北周開國太祖宇文泰27歲(公元534年)起兵“創(chuàng)業(yè)”,身邊聚攏了一群被后世稱為關隴集團的智勇之士,內戰(zhàn)外戰(zhàn)曠日持久,直到宇文泰去世,才算大體完成“創(chuàng)業(yè)”之路,開創(chuàng)了北周一朝。由于人少力微,宇文泰不得不經(jīng)常親自帶兵上戰(zhàn)場,幾次在戰(zhàn)場上與死神擦肩而過,過程之艱難無人能及。
唐宋明清
公元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40歲登基稱帝,改元開皇。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余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被后世稱道的開皇之治,一半靠楊堅的領導能力,一半靠北周的政治遺產。
唐高祖李淵51歲(公元617年)太原起兵,以“廢昏立明,擁立代王,匡復隋室”的名義直趨關中。有人說唐朝的實際“創(chuàng)業(yè)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淵是在李世民的推動下才一步一步“創(chuàng)業(yè)”成功。持此論者未免小覷了李淵。李世民在前線領兵沖殺固然亮眼,但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運籌帷幄的李淵。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也是政變起家,但他當皇帝的過程正是“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彼時北宋只占有中原的土地,山西有北漢,幽燕有大遼,南方則是南唐、后蜀、南漢等一幫小國,宋太祖按照先南后北的原則,逐次削平了南方,還沒等到消滅北漢便去世了。他“創(chuàng)業(yè)”啟動年齡是33歲(公元960年),用最富精力的16年為弟弟趙光義打出一片大好江山。
明太祖朱元璋幾乎復制了漢高祖“創(chuàng)業(yè)”的奇跡。朱元璋家窮,窮的一度跑到皇覺寺當了和尚。他25歲(公元1353年)時加入紅巾軍反抗元朝,打了十五年仗,終于從農民翻身變皇帝。農民身份后來成為朱元璋的最常用自稱,動不動“淮右布衣”,話里話外透著一股看我多厲害的驕傲勁。
清朝開國太祖努爾哈赤25歲時起兵統(tǒng)一女真各部,公元1616年稱汗,東征西戰(zhàn)十年,號稱席卷遼東。不過畢竟當時與明朝對比實在力量太小,努爾哈赤去世時仍打不過寧遠城,只是個偏霸遼東的局面。但是努爾哈赤也有可取之處,他現(xiàn)實而靈活的政治軍事策略是無往不勝的關鍵?;侍珮O、多爾袞等“創(chuàng)業(yè)者“們完美地繼承了努爾哈赤的這個優(yōu)點,開創(chuàng)了近三百年的基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