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鑫
摘 要: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設的一部分,在城市交通運輸事業(yè)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近年來,各地城市大力建設市政道路工程,然而市政道路工程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了排洪壓力大、路面徑流污染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嚴重等問題,嚴重影響到城市居民正常的出行安全。因此,將海綿城市理念引入到市政道路工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城市市政道路工程的質量,改善交通運輸環(huán)境,從根本上解決過去市政道路泄洪難、污染嚴重等問題,最大限度利用城市土地資源,減少城市建設過程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市政道路;應用
1 引言
在城市的發(fā)展過程中市政道路工程作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然而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政道路工程正在逐步朝著綠色化、環(huán)?;较蜻M行發(fā)展,并且在優(yōu)化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以及改善城市生活環(huán)境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海綿城市理念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能夠很好的適應雨水以及環(huán)境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它是近年來隨著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城市內(nèi)澇、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等問題提出來的一種管理理念。它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能夠利用自身集水系統(tǒng)將雨水收集、凈化,并在城市需要時將雨水釋放出來。通過滲、滯、蓄、排、凈、用等措施,能夠將城市70%的雨水就地消納和利用,緩解城市內(nèi)澇問題。海綿城市理念是一種科學的理念,它將生態(tài)理念、環(huán)保理念、自然理念等滲透到城市建設中,能夠達到涵養(yǎng)水源、修復城市水生態(tài),提高城市防澇抗旱能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因此,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廣海綿城市理念。2017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海綿城市的建設,讓城市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3 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具體應用
3.1 海綿城市理念在城市橫斷面設計中的應用
某南方城市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量主要集中的夏季,每年夏季降水比較多的時候,城市會形成洪澇災害。興南街道為城市市政道路主干道,位于道路扇形綠地中心地帶,街道兩旁設置了綠化帶,該街道為城市慢車道,車輛行駛速度設置為30km/h,紅線寬度為24米。該車道按照1.5-2%的橫坡向外傾斜排水到雨水篦子匯流以后排入雨水管網(wǎng)。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城市橫斷面設計,結合實際道路工程,在車行道兩旁分別設置人行道,人行道的寬度為3米,車行道和人行道之間設置3米的綠化帶,車行道的坡度設置為2%,確保雨天雨水能夠充分匯聚到綠化帶,綠化帶將雨水充分吸收滲透并滯留補充地下水。
3.2 道路路面材料的選擇
為使市政道路中路面的透水性能達到最佳,所以在選擇路面材料的過程中應選用透水性能極好的材料,如透水混凝土、瀝青混凝土和透水磚等,不僅可以滿足海綿城市的相關要求還可以有效的確保車輛的行駛安全,為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而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將透水材料應用到實際路面中時,其下層面必須要確保具備良好的透水效果,從而可以實現(xiàn)將道路中的雨水滲透到地表中。一般而言,在鋪設道路的過程中,路基使用的材料為碎沙子,這種碎沙子的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間隙多且有利于雨水更好的進行滲透,所能承受的路面壓力也大。
3.3 植草溝
植草溝指種植有植被的地表溝渠,根據(jù)地表溝渠是否保持一定的水量,將其分為干式植草溝和濕式植草溝。植草溝具有一定的滲透作用,在降雨量比較大或者高坡綠地的滲透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將雨水匯入到植草溝,通過植草溝內(nèi)的土壤和植物截流,降低雨水徑流的速度。植草溝的下游設置了下凹綠地,下凹綠地能夠收集植草溝里面的雨水,將雨水儲存起來,當城市需要的時候又及時釋放出來。植草溝的建設、維護成本比較低,并與城市綠化帶可以進行結合起來,提高城市自然景觀質量的同時,還可以打造城市濕地,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便于大范圍推廣。目前我國的濟南、武漢、福州等多個省會已經(jīng)開始在城市道路工程中使用植草溝,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植草溝一般適合在匯水面積比較小的地方,一般用于城市建筑和小區(qū)內(nèi)道路、停車場等不透水路面或者城市綠地。
3.4 生物滯留設施
生物滯留設施指在地勢比較低的區(qū)域內(nèi),設置植物、土壤、微生物對雨水進行滲透、凈化設施。按照設施的難易程度分為簡易型生物滯留設施和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生物滯留區(qū)域一般設置在建筑小區(qū)內(nèi)的建筑道路、停車場周邊綠地以及城市綠化帶,如果雨水徑流污染比較嚴重,則適合采用復雜型生物滯留設施,并通過植草溝、沉淀池對雨水徑流進行預處理,過濾雨水中較大污染顆粒,以免對植物造成傷害。湖南省的衡陽市在海綿城市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衡陽市將城延安路、祝融路以及蔡倫達到等市中心的路段改造成海綿城市綠化帶,并在綠化帶設置了滯留設置,及時攔截雨水中的污染顆粒,雨水收集以后對其進行凈化處理,然后再使用。生物滯留設施的形式比較多,比較容易與景觀結合起來,而且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比較低。但是這種生物滯留設施應用在地勢陡峭、地下水位和巖石層比較高的區(qū)域,則要采取防滲、換土等措施,以免發(fā)生次生災害,造成安全事故。
3.5 透水鋪裝
由于透水鋪裝具備良好的生態(tài)效益以及在后期的維修工作中都十分的便利,透水鋪裝作為海綿城市建設中十分重要的技術,現(xiàn)如今已經(jīng)被廣泛的應用到廣場以及城市道路中。如將透水鋪裝和綠化進行有效的結合還可以形成半綠化地面,從而使得具備更好的保濕型和滲水性,以便滿足更多的需求。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通過自身接近天然草坪和土壤地面的生態(tài)優(yōu)勢,以此來緩解城市硬化路面對環(huán)境造成的一系列破壞。
3.6 調節(jié)蓄水技術
將調節(jié)蓄水技術應用至海綿城市中,可以快速的起到對初期雨水凈化緩沖的作用,進而削減雨洪峰值時的流量,從而大幅度的降低了雨水對城市帶來的不利影響。除此之外,還能將回收的雨水進行更好利用,以補充城市用水等,同時也可緩解由于雨水外排不及時對城市造成的污染問題。目前在進行城市道路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其使用的方法較多,主要有植物緩沖帶、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城市地下蓄水管廊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在利用這些方式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調節(jié)雨水的峰值和干旱時期的水資源。
4 海綿城市建設中城市道路的注意事項
由于市區(qū)中硬化地面比較多,從而導致雨水流失快,無法進行儲存,為了更好的解決此問題在實際的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在鋪裝人行道時,可以選用透水性磚、在路面排水的過程中可以使用生態(tài)排水系統(tǒng),在鋪裝非機動車道和機動車道的過程中可以應用混凝土路面或者是透水混凝土路面,并以此來達到排水的目的。在將雨水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必須要使道路路面具備足夠多的綠化帶,然后利用相關的技術手段將雨水引入至紅線外的綠化帶區(qū)域。海綿理論的應用在城市綠化帶的時候應該及時使用道路的防滲功能,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雨水對道路的沖刷使道路的路基和路面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在道路的兩邊或者路中間種植一些具有防護措施的植被??傊?,海綿城市的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不僅可以使城市儲蓄更多的水資源還可以使路面的穩(wěn)定性得到大大的提高。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在未來的發(fā)展歷程中必定是朝著環(huán)保、生態(tài)以及可持續(xù)性方向進行不斷的發(fā)展,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市政道路工程建設中不僅可以實現(xiàn)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并且還可以減少對城市造成的不利影響,但是在應用海綿城市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一些相關的事項,唯有此才能將海綿城市的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從而更好的服務于人民。
參考文獻:
[1] 張文華.海綿城市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8):253~254.
[2] 余愿.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fā)建設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應用探討[J].建設科技,2017(1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