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婷
一、設計思路
《指南》指出,認識圓形、三角形、方形是小班年齡段科學領域數(shù)指標中需要達成的教育教學目標?!秾W前兒童數(shù)學學習與發(fā)展核心經(jīng)驗》中指出,3~4歲幼兒能夠籠統(tǒng)地感知區(qū)分幾種基本的圖形和物體,對圖形具有一定的匹配能力,能根據(jù)范例找出與之相同的圖形,但還不能確切的依照形狀的特征來認識?;诤⒆拥哪挲g特點與發(fā)展水平以及學習圖形的和新經(jīng)驗,如何很好的達成教育目標,教師設計了有趣的游戲和情境來達成活動目標。
二、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認識,能按形狀進行分類和匹配。
2.能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并在游戲中自我比較和驗證。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資料。
2.不同顏色的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玩具卡片(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3.黃色三角形貼紙2個(大小不同);紅色正方形貼紙2個(大小不同);綠色圓形貼紙2個(大小不同)。
四、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出示ppt圖片,引入活動
播放小豬佩奇主題曲截取片段,引出佩奇和它的圖形朋友們。
師:小朋友,今天佩奇帶來了它的圖形朋友們,你們都認識嗎?
(復習三個圖形的基本特征)
幼: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二)圖形寶貝迷路了
1.第一天,佩奇和圖形寶寶去郊游,可是不小心迷路了,我們幫助圖形寶寶回家?
它們是什么形狀的?該回哪一座房子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如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該回圓形的房子;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該回三角形的房子;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該回方形的房子。
2.小朋友真棒,幫圖形寶寶們回了家。
(三)圖形寶寶捉迷藏
第二天,佩奇和圖形寶寶們在玩捉迷藏的游戲,佩奇請大家?guī)兔φ艺?,圖形寶寶們都藏在哪里了?
(1)三角形的圖形寶寶會藏在哪里了呢?(幼兒根據(jù)實物的形狀及圖形的寶寶的形狀進行觀察、判斷和匹配)
幼:三角形的寶寶可能藏進了粽子里、帆船里.
師:你是怎么猜到的?
幼:因為粽子是三角形的、帆船也是三角形的...
(2)圓形的圖形寶寶可能藏在哪里了呢?
幼:可能藏在了足球里,可能藏在了太陽里...
(3)正方形的圖形寶寶又會藏在哪里?
幼:......
(4)長方形的圖形寶寶又會藏在哪里?
幼:......
(四)游戲:圖形寶寶躲避大灰狼
1.佩奇邀請圖形寶貝們準備去家里做客,可是,路上遇到了大灰狼。
師: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拿到了什么形狀的鑰匙呀?趕緊找和你一樣的圖形房子躲起來。
幼兒“藏”房間以后,教師總結幼兒游戲的情況,了解幼兒掌握游戲規(guī)則和對不同圖形認知程度,進行現(xiàn)場的總結。
2.播放游戲音樂,教師從不同的層次提出游戲
(1)根據(jù)圖形的顏色匹配為目標。
師:大灰狼來抓紅色的圖形寶寶了。
幼:手里拿著紅色圖形的寶貝迅速找紅色的房子“藏”起來。
(2)根據(jù)圖形名稱匹配為目標。
師:大灰狼來抓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圖形寶寶了。
幼:手里拿著圓形、三角形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判斷確定“藏”近哪個圖形里是安全的。
(3)根據(jù)圖形的特征匹配為目標。
師:大灰狼來抓沒有角的圖形(有三條邊的、三個角的、四條邊的、四個角的)寶寶。
幼:......
師:今天圖形寶寶們都很厲害,我們回家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繼續(xù)玩游戲。
五、活動反思
此活動從一開始就參與到游戲的情境中,我以佩奇和圖形朋友們?nèi)炖锇l(fā)生的故事為線索,將教育目標貫穿始終,吸引著孩子們的興趣。
開始部分,以小朋友熟悉的佩奇引出圖形寶寶們,以圖形寶寶們迷路的故事情境引出圖形分類和匹配的教育目標,孩子們在幫助圖形寶寶們回家的游戲中達成對圖形寶寶特征的進一步認識。
中間部分,教師分享佩奇和圖形寶寶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利用孩子們對生活經(jīng)驗的遷移,進行實物和圖形的匹配。在參與和圖形寶寶玩捉迷藏的游戲過程中達成了教育目標。接著,教師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大灰狼來了的游戲,教師扮成大灰狼,從顏色、大小、圖形特征三個層次提示要抓的圖形寶寶。小朋友根據(jù)教師的提示,藏進不同特征的房子里,過程中小朋友自主的進行著比較和驗證,從而進一步鞏固了知識經(jīng)驗。
最后,教師請小朋友將活動延伸到戶外體育游戲中。整個活動以游戲貫穿始終,小朋友不是被動的學習者,而是游戲的參與者、學習的主動著,真正做到了“玩兒中學”。
教師從小班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利用情境教學法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在游戲中自發(fā)自主的完成了對應、分類、比較和驗證等數(shù)學領域核心經(jīng)驗的習得,甚至到活動結束孩子們還意猶未盡,這也是本次活動比較精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