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喆
100元的華誼兄弟和100元的貴州茅臺一樣離譜,等待不足4倍市盈率萬科的是“門口的野蠻人”,馬云、馬化騰、李嘉誠買了小米是大家跟著買的理由嗎?市值一路下跌的民生銀行不受青睞難道僅僅因為大佬們都沒買?資本市場的愚蠢比比皆是,常識就能告訴我們,是陷阱還是機遇。
2012年12月,華誼兄弟帶領創(chuàng)業(yè)板觸底反彈,公司股價從2012年12月5日的12.15元連續(xù)上漲10個月至最高81.8元。那段時間貴州茅臺股價從2012年7月9日的263元連續(xù)下跌18個月,最低跌至118.01元。
伴隨著華誼兄弟大漲的歡呼聲,我看到一個帖子,大概意思就是,“新經濟代表華誼兄弟的股價必將突破100元!舊經濟的茅臺股價必將跌破100元!”早在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已經上映,我想不出拍電影怎么就成了新經濟?更想不出難道新經濟泡沫就不是泡沫了嗎?
2013年,100元的華誼兄弟市值604.8億,對應2013年稅后凈利潤6.65億、市盈率90.95倍。而華誼兄弟2013年非經常性損益達3.12億,100元的華誼兄弟對應扣非后凈利潤3.53億,市盈率達到171.33倍。只有凈利潤連續(xù)10年復合增長50%以上才能支撐起這個估值,按扣非后凈利潤計算,2013~2017年華誼兄弟凈利潤的實際復合增長率是-21.95%。
2013年,100元的貴州茅臺市值1038.18億,對應2013年稅后凈利潤151.37億、市盈率6.86倍,2013年茅臺扣非后凈利潤高達154.52億。2013年末貴州茅臺有按成本計價的“在產品”和“半成品”95.67億,這部分存貨的真正價值逼近1400億。2013年末貴州茅臺的真實賬面資產高達1092億。
不需要多聰明,都能判斷2013年100元的華誼兄弟股價太離譜;而100元的貴州茅臺同樣也太離譜,但那卻是千載難逢的機會。2017年末,華誼兄弟收盤市值242.21億,相較2013年高點下跌51.04%;貴州茅臺收盤市值8761.87億,相較2014年最低點上漲615.16%。
不管瘋狂的人們如何投票,我們還是沒有看到100元的華誼兄弟和貴州茅臺。時間是優(yōu)秀公司的朋友,時間越長,非理性人們的失望也就越大。
2014年2月26日,萬科A股價最低跌至6.52元。719.65億市值對應當年實際盈利186億(2014年萬科銷售金額2151.3億)市盈率僅3.88倍。第一直覺,萬科被極度低估。中國最優(yōu)秀的房地產龍頭不足4倍的市盈率,讓我無法理解。我知道,如果在美國,KKR的亨利·克拉維斯很有可能會站在萬科門口。
2015年10月16日,我在博客文章《門口的野蠻人》中寫道,“萬科的業(yè)績放在那里,估值中樞早晚會上移的。萬科這家公司太適合‘門口的野蠻人杠桿收購了?!?/p>
我當時這樣分析:2014年萬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稅前利潤206億。如果保持12%的增速(2014~2017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稅前利潤實際復合增長率23.24%),萬科未來10年將為上市公司股東創(chuàng)造4000億左右的稅前利潤?!伴T口的野蠻人”用杠桿私有化收購萬科是利潤極其豐厚的一筆好生意。假如一家私募股權基金用40%溢價(19元左右)收購萬科,可能動用2100億資金,而這些錢可以通過發(fā)行7%~8%的理財產品募集而來。私募股權基金本身只需要動用100億就可以實現全部收購,用萬科未來5~6年的稅前利潤來償還8%的利息。
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亨利·克拉維斯沒有出現在萬科門口,寶能的姚振華出現了。并不是我們多聰明,稍有投資訓練的小孩都知道,不足4倍市盈率的萬科會惹來麻煩。
雷軍先生經常講一些笑話,比如,“豬可以飛起來”、“小米估值應等于蘋果乘以騰訊”。稍有通訊行業(yè)背景的人都知道,大多數手機廠商的毛利率在3%~8%之間,所以人們不會太在意雷軍關于“小米凈利潤率不超過5%”的承諾,但是,就連在通訊行業(yè)浸泡20年的專家也認為“凈利潤率不超過5%的承諾”很厚道。
小米到底值多少錢呢?從小米IPO前的招股書中可看到:2015~2017年因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投資收益合計119.11億,占總稅前營業(yè)利潤173.73億的68.56%。也就是說,小米有超過三分之二的稅前利潤來源于投資小米產業(yè)鏈公司的估值變動。
我想伯克希爾·哈撒韋肯定不同意這樣浮夸的記賬方式。2015-2017年小米主營業(yè)務的稅前營業(yè)利潤合計54.62億,年均18.21億。2017年小米營業(yè)收入小米主營業(yè)務的稅前營業(yè)利潤合計54.62億,年均18.21億。2017年小米營業(yè)收入1146.24億,其中批發(fā)和零售手機等硬件產品收入1020.6億,占比89.04%。
網絡大V這樣寫道:“馬云、馬化騰、李嘉誠買了,雷總強大的朋友圈買了,我們還在這里無聊地討論著小米應該值多少錢?”我倒覺得,大佬們買不是我們要買的理由。我們需要冷靜下來,思考幾個問題:硬件收入占比89.04%的公司是不是硬件制造商?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報表利潤是不是可以持續(xù)?主營業(yè)務稅后凈利潤不足15億的公司應該值多少錢?
投資真的并不需要多聰明,只需要尊重常識。人們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出,對面走過來的那個人是胖還是瘦。人們不會愚蠢地把多穿幾件衣服的瘦子看成胖子。
資本市場的愚蠢比比皆是
最近,民生銀行的A股市值跌至2500億,港股跌至2100億,而民生銀行2017年稅后凈利潤高達498億。人們可能懷疑中國銀行業(yè)資產質量的隱形風險,懷疑498億凈利潤的水分。但想一想,一家凈資產逼近4000億、總資產6萬億的公司即使不盈利又應該值多少錢?更何況,這家公司還擁有稀缺的金融牌照。
人們買進4000億人民幣的小米,是因為馬云、馬化騰、李嘉誠買了;人們拋售2100億的民生銀行,只因為他們都沒買?資本市場的愚蠢比比皆是。那些瘋狂的年代我們聽到太多荒謬的說法:
某視頻公司IPO,老板敲鐘時喊出:“300倍市盈率不是夢”。300倍市盈率買的是康熙年間的企業(yè)嗎?這家公司IPO后市值高達360億,遠超300倍,而公司最新市值為43億;居民樓里辦公的某互聯網教育公司股價創(chuàng)下467.57元的中國記錄,市值高達500億,但2014年凈利潤不足4500萬元。只因為公募基金抱團坐莊,股價一飛沖天,這家公司最新市值僅44億……市場癲瘋狀態(tài)下,人們如醉如癡地談論著各種沒譜的題材故事。
投資并不需要高學歷,也不需要高智商,只需要我們冷靜下來,回歸常識。人們在資本市場迷失方向,只因我們身上的動物基因在作怪。人類是一種非常復雜的動物,我們不僅自私,而且貪婪、易恐慌、過度樂觀、逐利、短視、喜歡妒忌、從眾、迷信權威……這些基因都曾經在人類戰(zhàn)勝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時起到了非常關鍵的積極作用,它們對現代人類社會進步也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它們的副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幾種基因常常共同作用,產生查理·芒格講的“Lollapalooza”共振反應。這就是人們在股票市場很難賺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