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祥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fā)的《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fā)展的意見》指出: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為更好地弘揚延安精神、傳承延安紅色基因,強化“五種意識”、建設過硬領導班子至關重要。這既是以往南京延安精神研究會(以下簡稱南延會)班子自身建設的一條成功經(jīng)驗,也是南延會在面對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斗爭中的必然要求。
一、強化核心意識,堅持思想“建班子”。恩格斯在強調(diào)“權威”對于一個組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指出:“權威和服從不是由人的主觀愿望確定的,而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睕]有核心“意志統(tǒng)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話”。2017年4月20日,在南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經(jīng)選舉產(chǎn)生了名譽會長、副會長各1名,會長1名、副會長4名、秘書長1名,從產(chǎn)生的單位看,都是來自文教和市級機關;從任職來看,除1名秘書長之外,其余都是副局(副巡視員)以上退休干部;從工作經(jīng)歷來看,絕大多數(shù)是黨務工作者。這也為南延會領導班子堅持“三心”工作導向提供了支撐。一是要與“核心”同心。堅持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既是南延會的光榮傳統(tǒng),也是對領導班子不變的要求。因此,新一屆班子成員要堅決貫徹精誠團結的誠心,堅守為南研會服務的真心,堅持同理事單位聯(lián)系的本心,保持清正廉潔本色的恒心,始終用核心的思想凝聚南延會“一班人”,確保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與“核心”同向。南延會領導班子要牢固樹立核心意識,自覺向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看齊。在實際工作中,要自覺做到以弘揚延安精神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努力把黨中央在延安13年的革命歷史資源用好、用活,把延安精神的精髓和啟示講深講透,真正做到讓歷史告訴現(xiàn)在,讓歷史啟迪未來,充分展現(xiàn)南延會“一班人”與核心同心同向。三是要與"核心”同行。當前,國內(nèi)矛盾紛繁復雜,國際環(huán)境波譎云詭,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繁重,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形勢嚴峻,我們只有時刻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一切工作都服從服務于南研會的發(fā)展,才能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和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勠力同心,與黨同行。
二、強化服務意識,堅持“兩創(chuàng)”工作導向。我們要把延安精神的紅色資源用好用活、把延安精神的精髓和啟示講深講透,只有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兩創(chuàng)”工作導向,才能真正發(fā)揮南延會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從南延會以往工作實踐看,只要堅持了“兩創(chuàng)”方針,就能處理好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處理好延安精神與當今時代的關系,而且工作也能大有作為并取得實效。這既是以往南研會自身建設的一條成功經(jīng)驗,也是新形勢新任務對南延會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今后,南延會“一班人”,一方面將繼續(xù)對照自身建設的新使命新要求,主動適應和遵循“兩創(chuàng)”工作導向的新常態(tài),科學把握研究會建設的基本特點,聚焦聚力研究會發(fā)展的重點難點。如在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中,應盡量將延安精神的基本要素與當代人文精神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統(tǒng)一;在檢驗工作成效時,更應注重解決一些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理想信念“缺鈣”的問題,及時回應時代的需求和挑戰(zhàn),積極把延安精神轉化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財富。同時,還應通過補充、拓展、完善,不斷使南延會的各項工作賦予新的時代內(nèi)涵和現(xiàn)代表達方式,使其成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歷史智慧、助推城市精神文明發(fā)展的軟實力、弘揚延安精神和時代精神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強化服務意識。鄧小平曾說,領導就是服務。服務重在行動。要對重點工作、重要活動,做到部署到位、跟蹤問效,努力形成“班子有指標、人人挑重擔”的良好局面。同時,還要繼續(xù)加強與中延會、市委宣傳部、市社科聯(lián)等領導機關的密切聯(lián)系,爭取他們的及時指導,不斷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進一步增強延安精神進校園、進機關、進社區(qū)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有效性。
三、強化精品意識,堅持一流工作標準。要堅持把南延會建設成為過得硬的研究團隊,班子成員不僅要樹立精品意識,還要認真面對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與具體工作的實際,不斷提升規(guī)劃未來、制定預案、推動工作的能力。因此,在南延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上,我們根據(jù)國家和市“十三五”規(guī)劃要求,明確提出了堅持用延安精神辦會、緊貼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堅持把以史為鑒、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研究,努力提高資政水平、服務能力、育人效果,提高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宣傳教育活動的本領。為此,要繼續(xù)提升“一班人”的“三種能力”。一是歷史思維能力,就是要主動加強對中國歷史、黨的歷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和世界歷史的學習,深刻牢記歷史經(jīng)驗、掌握歷史規(guī)律、認清歷史趨勢,科學籌劃,扎實做好現(xiàn)實工作。在傳承和弘揚中,通過敘事化策略,創(chuàng)造動人的故事內(nèi)容,將延安精神的主題故事轉化為各理事單位所需要的故事,引起共鳴,加深人們對延安精神的理解,從而更好地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推動形成有利于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的體制機制和社會環(huán)境。二是辯證思維能力,就是要及時關切和回應社會熱點問題,找準工作重點,抓住工作特點,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全面發(fā)展的高度,積極引導受眾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重大關系,不斷推進延安精神進校園、進社區(qū)、進機關作出貢獻,形成人人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的生動局面。三是統(tǒng)籌工作能力,就是要用統(tǒng)籌的方法做工作,善于總攬全局、科學籌劃,以開闊的視野、博大的胸襟,精準把握事物發(fā)展的總體趨勢和方向,以思想理念的創(chuàng)新開拓工作的新局面。如通過把延安精神人文價值觀轉化為人們所需要的文字、圖案、名稱、標識等價值符號,進而更好地塑造和弘揚延安精神,不斷提高正確認識社會、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發(fā)展的能力。
四、強化機遇意識,保持昂揚精神狀態(tài)。把握機遇既是一種方法和能力,也是一門學問和藝術。做好新形勢下南延會的工作,同樣需要我們“一班人”具有把握機遇的能力。一要在謀早謀深中把握大局。南延會工作要更好地服從和服務大局,“一班人”對重大工作應提早謀劃、深入謀劃。謀劃得越早就越主動、謀劃得越深就越具體。今后,南延會“一班人”仍將主動緊跟南京市委、政府全局工作的安排部署和階段變化,有序安排理論學習、宣傳教育、學術交流、課題調(diào)研等,以更具生機與張力的內(nèi)容,精準回應社會關切、為群眾解疑釋惑。二是在盡責盡力中把握導向。導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靈魂。當前,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利益訴求日益多元多樣,社會輿論環(huán)境日趨復雜,加之各理事又都是獨處一處。因此,無論宣傳延安精神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理論闡釋還是科學知識普及,我們都肩負著把握正確導向的責任。實踐證明,“一班人”只有堅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始終繃緊導向正確這根弦,才能切實做到有的放矢地弘揚延安精神,使南延會成為宣講政策主張、了解社情民意、發(fā)現(xiàn)矛盾問題、引導社會情緒、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三是在善作善成中把握節(jié)奏。今年,黨和國家大事、要事、新事、喜事多,但社會熱點難點和人們的關注點也多。南延會“一班人”只有抓住研究和弘揚延安精神的重點、熱點,把握住工作的特點、節(jié)點,嚴格按照時、度、效的要求,才能實現(xiàn)南延會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并增強南延會的影響力和宣傳教育效果。因此,南延會“一班人”要在實際工作中,區(qū)分輕重緩急、分清一般與重點,通過恰如其分的工作方式和節(jié)奏。開拓創(chuàng)新,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以實現(xiàn)南延會工作效果最大化。
五、強化求實意識,保持扎實工作作風。我們必須自覺踐行,帶頭實干、走在前列,擼起袖子、撲下身子,引導各理事單位落實好各項任務。一是“一班人”要用心謀事、用力干事。常言道,要想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要我們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到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來,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就能激發(fā)起各位理事想干愿干積極干的精神狀態(tài)。因此,南延會“一班人”要始終圍繞發(fā)展轉、一切為了南延會的進步干,立說立行抓落實,牢記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決不把工作問題拖成歷史問題。二是“一班人”要改革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在互聯(lián)網(wǎng)加的時代,“一班人”要敢于打破陳規(guī)、跳出固有模式,爭當弘揚延安精神的推動者和實踐者。面對新情況、新問題,要有無中生有、無私無畏、無所不成的“三無精神”,敢于解放思想、努力激活紅色基因;敢于亮出延安精神的鮮紅底色,喚起無堅不摧的紅色能量。如通過聽紅色歌曲、觀紅色文物、讀紅色經(jīng)典、看紅色電影等,讓人們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紅色基因的存在和傳承,自覺升華精神境界、激揚價值理想。同時,“一班人”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干事舍我其誰的氣魄。只要我們站在事業(yè)薪火相傳的高度,持續(xù)用力,久久為功,南延會的各項工作就一定能夠取得實效。
三是“一班人”要從嚴從實、把握落點。有人說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其中一件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傳承精神是在頭腦里搞建設,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guī)律,需要找準落點。如果找不到落點或者“落偏”,就容易脫離實際走形式、大而化之不落實。延安精神來自于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的偉大實踐,其生命在于實踐,偉力也藏于實踐,是我們最需要激活的精神密碼,也與我們每一個人情感相連、命運相關,并影響人的思想、引導人的行為。因此,一方面南延會“一班人”要團結協(xié)作、鼓舞士氣,成風化人、凝心聚力地履行好使命。另一方面今后南延會“一班人”,無論理論宣傳闡釋、典型事跡巡講還是精神價值引導、思想道德教育,都要善于從受眾的接受風格出發(fā),轉變敘事視角,用能懂、可信、好記的故事闡釋好延安精神,讓弘揚延安精神由虛變實、由軟變硬,更“接地氣”,更好地融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