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全總副主席的工作崗位已經10多年了,而作為全總推薦任職的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以下簡稱中延會)常務副會長至今還未卸任。盡管全總與中延會只是松散性的合作關系,但做好相關工作無論對于促進工會發(fā)展、擴大工會影響力,還是推進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都大有裨益,值得回憶。
應運而生的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1989年6月9日,鄧小平同志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十年來的工作時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睘槭裁从兄鴱姶笳蝺?yōu)勢和思想政治教育豐富經驗的共產黨出現這樣的失誤?一批經過戰(zhàn)火考驗、為共和國的創(chuàng)建作出重要貢獻的老同志經過深入思考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一些單位和同志沒有正確處理好經濟與政治、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關系。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力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革命精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89年,一批曾在延安戰(zhàn)斗、工作過的強曉初、楊植霖、王甫、郁文、黃鋼等老同志動議,成立一個學術性群眾團體,專事延安精神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延安時期是我們黨從初創(chuàng)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勝利的時期,其間創(chuàng)造的成功經驗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這些曾經在延安戰(zhàn)斗、工作過的老同志有責任做些研究工作,弘揚延安精神,為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新的貢獻。此動議立即得到彭真、馬文瑞等同志的支持,經民政部批準,1990年5月18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正式成立,由中共中央黨校主管,彭真同志為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題寫了會名、寫了賀信,并擔任第一、二屆名譽會長,馬文瑞同志擔任擔任第一、二、三屆會長。 2004年7月起,李鐵映同志擔任第三、四、五屆會長。
中華全國總工會與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組織聯(lián)系
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是延安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延安精神離不開工會。因此中延會從成立那天起就十分重視工會的作用,每一屆領導班子中都要請一名全總領導參加??涤篮屯臼堑谝晃慌傻街醒訒娜傤I導。他193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青年時代投身愛國抗日斗爭,將一生奉獻給中國工運事業(yè),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愛戴,是全總最理想的推薦人選。中研會成立后很快吸收了許多中央機關的老同志入會,其中有時任全總副主席的顧大椿同志。不久,康永和同志由于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副會長,改任中延會顧問。這時候,全總推薦顧大椿同志出任中研會副會長。顧大椿同志還是中延會組織工作的負責人之一。其間,陸續(xù)吸收全總資深老領導陳宇、陳用文、安力夫等同志參加中延會活動,我也是其中之一。
經全總黨組研究同意,我于1996年參加中延會。根據中延會的組織規(guī)則,只有不擔任其他領導職務的同志方可任會長或副會長,所以,在2003年10月從全總副主席崗位退出之前,我一直任會員、理事,2005年升任副會長(仍任十屆全國政協(xié)提案委員會副主任),2010年徹底退休后才任常務副會長。按規(guī)定常務副會長是要求坐班的,而我完全退休以后就具備了這個條件。
2016年9月18日,中延會給我發(fā)來《關于傳達和落實中央領導同志對我會批示的通知》。《通知》說:“為搞好我會的換屆工作,李鐵映和令狐安同志今年以來先后向中組部反映了我會的實際情況,并建議請中組部為我會推薦下屆會長和常務副會長人選。中組部對李鐵映、令狐安同志的報告高度重視,經中組部機關研究提出具體解決意見后上報中央領導同志,中央領導同志作出如下批示:‘請告研究會,換屆可推遲?!視饕I導提出,要正確理解和認真落實中央領導同志的批示,一如既往地做好研究會的各項工作。”這也是我至今還擔任中延會常務副會長的原因。按照慣例,中延會換屆時全總將會派出相關領導參與其工作,以繼續(xù)全總與中延會的組織聯(lián)系。
我對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情有獨鐘
我雖不是延安時期的老戰(zhàn)士,但我有31年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磨礪,從而使我對延安精神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對中延會有著天然的感情。另外,我到全總以后分管宣教部、出版社、文工團等單位,整天和意識形態(tài)打交道,對延安精神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崇敬和追求,自覺將它作為職工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一開始就對中延會懷有濃厚興趣并報以積極態(tài)度。
1996年7月,我有幸參加中延會舉辦的第一次工、青、婦座談會。這次座談會本來是邀請分管組織工作的全總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楊興富同志參加,后來他決定讓我參加。當時,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剛剛通過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相關決定,而座談會的主題恰恰是“發(fā)揚延安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我作為分管宣教工作的副主席,參加這樣的會議的確很有必要。中延會常務副會長慕豐韻出席并主持座談會,中延會組織委員會成員顧大椿(全總原副主席)、王云(全國婦聯(lián)原書記處書記)參加座談會。會上,我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為題作了發(fā)言。在發(fā)言中我深有體會地說:“延安精神說到底就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靠的就是延安精神。當初,數萬名官兵響應黨和毛主席號召,在王震、王恩茂將軍的率領下,來到新疆這片茫茫的戈壁灘上。他們憑著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像延安大生產運動一樣,將戈壁變良田,實現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他們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延安精神發(fā)揮到了極致?!碑斈辏沂菑臇|海之濱的大上海放棄工作崗位志愿到新疆屯墾戍邊的知識青年,回顧31年所走過的歷程,我認為,是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以及兵團精神熏陶了我,我是靠著這種精神成長進步的。我在發(fā)言中說:“現在有人講只要把經濟搞上去就行了,不需要提什么精神,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延安精神過時了。這是非常片面和錯誤的。”我從多個方面駁斥了他們的錯誤觀點,大講延安精神的偉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聽了我的發(fā)言,慕豐韻同志當場興奮地說:“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小延安嗎!希望你參加我們的研究會?!敝醒訒耐菊J為,我的兵團經歷就是對延安精神最好的詮釋,我分管宣教,又是繼續(xù)傳播延安精神的絕佳條件,所以從那次座談會開始,中延會就把我“盯上”了,希望我成為中延會的會員。而我從工作需要考慮,也是樂觀其成。
不久,全總黨組決定派我參加中延會。當時,馬文瑞會長以及其他領導對我參加中延會很高興,也抱有很大希望。1996年10月28日,顧大椿同志在寫給我的信(并轉楊興富同志)中說:“延安精神研究會對全總主管宣教工作的副主席倪豪梅同志能參加延安精神研究會非常感謝,感謝全總對研究會的支持?!?/p>
以行動支持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延會作為一個社會組織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才能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在這方面,全總做了許多力所能及的事,這里著重介紹兩件事:
第一件事:牽頭召開第二次工青婦座談會
顧大椿同志是在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的大背景下給我寫那封信的,他在信中首先談了精神文明建設問題。他說:“在這次學習貫徹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中,我認為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解決好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F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比較忽視了繼承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所以我的意見,要在一段時間內,花點功夫,宣傳一下老傳統(tǒng)?!薄白罱醒爰凶チ艘幌滦麄骷t軍長征的歷史經驗和革命傳統(tǒng),……我們應該趁此機會,把學習和繼承紅軍長征精神的老傳統(tǒng)一直抓下去。而且還要把紅軍長征到陜北后繼續(xù)發(fā)展的延安精神,作為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典范,始終抓住不放?!彼谛胖羞€向我介紹了中研會的成立背景、主要任務和中央領導對中研會的一貫重視。
顧大椿同志最后在信中傳遞了一個信息,他說:“延安精神研究會希望由全總牽頭,再召開一次工、青、婦三家的聯(lián)席會議,討論一次如何在廣大群眾中貫徹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精神,結合宣傳延安精神,并通過宣傳延安精神更好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他10月份寫這封信的時候正在大連出差,于是建議11月份召開這個座談會。全總接受了中研會的請求,同意牽頭召開這個座談會。因為臨近年底中央各部門工作都比較忙,于是大椿同志提出將座談會推遲到春節(jié)以后召開。
中研會第二次工、青、婦座談會于1997年7月份在當時的中國工運學院(現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召開。最初會議選址是在中國職工之家(賓館),后來中研會認為放在工運學院開會恰好能體現延安精神進校園的初衷,隨即作了調整。果然,工運學院的許多專家教師列席了座談會,大大提高了會議的預期效果。會議由慕豐韻同志主持,顧大椿、王云等同志出席。全總陳宇、陳用文、安力夫等老領導參加了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弘揚延安精神,發(fā)揚工人階級、婦女、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我在會上作了題為《弘揚延安精神,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的發(fā)言。我主要講了三個問題:一是弘揚延安精神,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有其長期性和繼承性;二是弘揚延安精神,堅持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培養(yǎng)“四有”職工隊伍,有其先進性、群眾性;三是大力發(fā)揚實事求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弘揚延安精神有其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
會上,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袁純清同志作了題為《弘揚延安精神充分發(fā)揮我國青年在兩個文明建設中的生力軍作用》的發(fā)言。張秋儉副院長等工運學院的專家學者也在會上作了發(fā)言。顧大椿同志作了總結講話。中延會對全總牽頭召開的此次座談會感到滿意,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第二件事:在延安營造“中華女職工世紀林”
1998年10月全總召開第十三屆工會代表大會,我繼續(xù)當選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兼任全國女職工委員會主任。按照調整后的分工,我分管女職工部、民主管理部、機關老干部局;聯(lián)系農林工會、紡織工會、輕工工會;擔任全國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副組長、全總職工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領導小組組長。
1999年6月,江澤民總書記在西安召開的“西部地區(qū)國有企業(yè)深化改革座談會”上,強調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西部地區(qū)開發(fā)建設必須首先要研究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作出了“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區(qū)”的指示。號召發(fā)出以后,西北地區(qū)乃至全國各地都積極行動,以各種方式支援西部大開發(fā)。2000年4月,全總女職工委員會在福建召開的“工會系統(tǒng)貫徹落實《中國婦女發(fā)展綱要》工作會議”上,我和全總女工部長唐克碧等同志商量后,提議發(fā)動全國女職工,以自愿捐款的形式在西部地區(qū)營造“中國工會女職工林”,以實際行動響應中央開發(fā)大西北的號召。會后,我們反復研究,認為把地點確定在延安最有意義。經過與陜西省總工會、延安市總工會協(xié)商,最終決定在延安市寶塔山營造女職工林。
2000年11月,全總發(fā)出《關于營造“中國女職工林”的通知》?!锻ㄖ分赋?,“為響應中央西部大開發(fā)的號召;貫徹江總書記‘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qū)的批示,樹立全國女職工繼承發(fā)揚延安革命精神和支持、參與西部大開發(fā)的時代形象,經研究決定:發(fā)動全國女職工積極參加在革命圣地延安寶塔山營造‘中國女職工林活動?!薄锻ㄖ访鞔_:根據各省捐款數量確定各省造林面積(每畝山地植樹220株,每株費用16元),凡參加捐款植樹的省,均為其樹立“××省女職工林”紀念碑?!爸袊毠ち帧睜I造期為一年,2001年1月底前為捐款時間,2001年春季為集中栽植、制碑時間,2001年秋組織各省代表前往驗收并接受延安精神教育,為“中國女職工林”揭碑?!爸袊毠ち帧本唧w事宜委托陜西省總工會女職工部代為辦理。
2001年4月12日,我專程到延安視察營造女職工林工作。全總女工部長唐克碧、陜西省總副主席盧其松、延安市委副書記忽培元陪同一起視察。在聽取相關匯報以后,查看了“中華女職工世紀林”碑名字樣,登上寶塔山查看植樹質量和工作進展情況。
2001年4月18日,全總女職工委員會向全總書記處上報了《關于陜西延安女職工林有關問題的請示》。當時主要請示兩個問題:一是紀念碑的取名問題。由于樹林是全國女職工捐款和各級女職工組織運作而營造的,所以陜西省和延安市總工會建議取名“中國女職工世紀林”,落款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時間為2001年3月12日。我們的意見是取名“中華全國總工會女職工世紀林”,碑的背面為碑文,只落時間,不落款名。由于意見不盡一致,需要全總書記處研定。最后取名“中華女職工世紀林”。二是揭碑儀式的時間問題,我們建議于2001年10月上旬舉行揭碑儀式,以后由于各種原因,揭碑儀式在2004年舉行。
2001年5月16日,中直機關黨工委書記伍紹祖同志一行27人到延安參加“中直機關女職工林”的揭碑儀式,他在儀式上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感謝全總開展這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感謝給了他第九次回延安的機會。伍紹祖同志對延安有極其深厚的感情。他說:“我1939年4月出生在西安,當時父母親都在西安市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工作。由于當時國民黨特務經常搞摩擦,中央領導很關心我媽媽和我的安全,于是在1940年2月把我媽媽和我調回延安了,在延安經常受到抗日愛國教育,也參與大生產運動,我是真正喝延河水長大的?!彼叨戎匾暪e辦的這次活動,中直機關女職工捐款名列全國前茅。中直工會也是第一個到訪延安的捐款單位。伍紹祖同志于2005年被推舉為中延會主持工作的常務副會長。
“中華女職工世紀林”揭碑儀式前,我曾在紀念碑前種了三棵松樹,澆了水,埋了土,在寶塔山頂深深鞠了三個躬。這表達了長久以來我的內心情感,因為我總是在想:我是在“三個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兵團精神培育下成長進步的,又是在“三個地方”——上海、新疆、北京一路在黨的領導下成長進步的!
營造“中華女職工世紀林”共收到15個省市總工會、6個全國產業(yè)工會以及中直、國家機關工會捐款541.7萬元,植樹39.6萬株,總面積1803畝。十余個省市的數百名女職工委員會干部先后參觀考察女職工林,并接受了延安精神教育,一致感到不虛此行。這項活動不僅為“再造一個秀美山川的西北地區(qū)”,支援西部大開發(fā)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也為繼承和發(fā)揚延安精神,支持中延會工作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將“三工”融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工作
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國總工會主席尉健行同志曾經多次對我說:“你是全總派去參加中延會工作的,所以要時刻把工會工作、工人階級、工人運動(簡稱“三工”)與中延會的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相得益彰、相互促進?!蔽沂冀K把健行同志的這一教導牢記在心,即使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以后,仍然緊緊抓住“三工”不放,充分利用中延會的平臺為“三工”鼓與呼。
中延會的會刊是《中華魂》雜志,意指延安精神乃中華民族之靈魂。我先后在《中華魂》發(fā)表各類文章20多篇,其中5篇被《人民日報》刊用。這些文章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三工”。比較有代表性的一篇是,2011年為慶祝黨的90周年華誕而寫的《延安時期黨的工會工作方針》一文。文章全面闡述了抗戰(zhàn)初期抗日根據地工會的發(fā)展、任務及存在的問題;介紹了延安整風運動與工會工作方針的調整。關于延安時期工會工作方針的啟示,我著重講了三點:一是必須正確處理自覺接受黨的領導與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會工作的關系;二是必須正確處理促進企業(yè)發(fā)展與維護職工權益的關系;三是必須正確處理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的關系。李鐵映同志對此文作了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同年6月,中延會在上海舉辦的“紀念建黨90周年理論研討會”上,這篇文章受到了好評。2011年6月27日的《人民日報》作了全文發(fā)表。
我在擔任中延會常務副會長的7年間,差不多每年都要撰寫一至兩篇與“三工”有關的、比較有分量的文章。
2012年我撰寫了《延安整風運動經驗對黨的干部教育的啟示》一文,該文提交全國在天津召開的“延安整風與加強黨的建設理論研討會”,并作了大會發(fā)言。文章圍繞“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什么培養(yǎng)人”等歷史性課題,進行了與時俱進的闡述和解答。該文提交“延安整風與加強黨的建設理論研討會”并作了大會發(fā)言,再次得到好評。
2013年是毛主席誕辰120周年,4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總機關召開的勞模座談會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我以這兩個重大事件為切入點,撰寫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的論文。文章全面深入地闡述了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根本指導方針,對新時期如何堅持依靠方針,怎樣發(fā)揮職工投身改革和建設的積極性等問題表明了我的立場和觀點。該文在《中直黨建》雜志2013年第12期全文發(fā)表。
2014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他對企業(yè)民主管理非常重視,有過許多重要講話,可以說他是改革開放新時期企業(yè)民主管理工作理論和實踐的奠基人。我曾經分管了4年全總民主管理部的工作,即便退休以后也十分關心民主管理工作,對此有深刻體會,于是有感而發(fā),我在全國政協(xié)十屆四次會議作了題為《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企業(yè)民主管理制度》的大會發(fā)言。發(fā)言指出,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是健全完善現代企業(yè)制度的客觀要求。這個發(fā)言,受到了與會委員的普遍好評,并在相關刊物發(fā)表。
2014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舉措,正值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于是我在2014年9月17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題為《加強企業(yè)民主管理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署名文章,以此貫徹中央深化改革的精神和紀念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
2015年是對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份。這一年既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又是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90周年。為此,我經過深思熟慮,精心撰寫了《中國工會和工人階級在抗日戰(zhàn)爭中建立了不朽歷史功勛》一文。文章從工會和工人階級的角度分析研究抗日戰(zhàn)爭,在所有紀念文章中獨樹一幟,7月12日的《人民日報》予以全文發(fā)表。在這篇文章中,我用大量歷史事實回顧了中國工會開展抗日工人運動的豐功偉績,文章見報后,引起了中央政治局委員、全總主席李建國同志的高度重視,他專門打電話指示全總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同志:“此文很值得全總機關同志一讀。”
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
經組織批準,我于2012年離開北京回上海定居。50多年前,我響應黨的號召,離開父母,離開上海,踏著三五九旅的英雄足跡,義無反顧地奔赴西北邊疆,一干就是31年,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踐行延安精神。50年后,我要在這個生我養(yǎng)我的城市再度出發(fā),以新的舞臺、新的方式傳播和再現延安精神。
2015年3月15日,在上海宛平劇場召開“紀念毛主席發(fā)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批示60周年暨老知青建設新農村大會”,我代表中延會參加會議并發(fā)言。在發(fā)言中,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謳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于奉獻的延安精神,情真意切的發(fā)言感動了全場,會后來自各地的知青簇擁著我問這問那,久久不肯離去。第二天,上海的許多相關社團紛紛發(fā)來邀請……
上海市有一支活躍在黃浦江兩岸的“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簡稱百老團)。它是由600多名老紅軍、老將軍、老勞模、老專家、老藝術家所組成,建團17年來,他們繼承革命傳統(tǒng),堅持以德育人、德行天下的宗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傳遞正能量。有360多萬青少年聆聽了他們的教誨。他們20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先進集體,7次被評為全國先進集體,受到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2015年4月18日,在百老團成立15周年慶祝大會上,年近80歲德高望重的團長戚家木同志宣布我為百老團的名譽團長。擔任百老團名譽團長為我傳播延安精神、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搭建了非常好的舞臺。
2015年9月3日上午,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參加慶祝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大閱兵儀式,當起立高唱國歌的時候,我熱淚盈眶、百感交集,發(fā)誓要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2016年6月,為紀念建黨95周年,我因當過新疆兵團副政委,故以將軍名義與百名老將軍一道來到上海龍華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8月25日,百老團舉行懇談會,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我在發(fā)言中著重介紹了紅軍到達陜北以后開展大生產運動的情況,特別是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的情況,闡述延安精神的核心內容。2016年11月15日至17日,我們舉著“百老”團旗,來到福建省三明市政和縣紅軍村實地考察,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政和縣是中國第一個建立紅色蘇維埃政權的縣。我們走訪慰問了當地的老紅軍及其家屬和后代,并把他們的學校作為“百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戚家木團長在致辭中說:對于我們來說,這是長征精神的再學習,思想覺悟的再提高!2016年11月18日,我參加“首都文化藝術公益基金壽康基金的啟動儀式”,并作了題為《以人為本全面健康是維護人民權益的根本,是關愛下一代的基礎》的致辭。2016年年底,我出席同濟大學首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教育工程儀式”,圍繞工會關心的就業(yè)問題發(fā)表了意見。2017年新年伊始,我應邀再次以“優(yōu)秀校友”身份為上海市第十中學發(fā)表了題為《不忘使命牢記重托》的演講。2017年5月,經百老講師團安排為浦東高橋鎮(zhèn)小學青年教師作了《工作永遠是美麗的》演講。5月31日,參加徐匯區(qū)吳中小學慶?!傲弧被顒印康揭坏?,我都是以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和上海百老德育講師團名譽團長的雙重身份參加他們的活動,這本身就是在弘揚延安精神和繼承革命傳統(tǒng),是在向全社會特別是青年一代展現正能量。我始終把這一切當作黨的事業(yè),當作義不容辭的社會歷史責任。因此總是自告奮勇、樂此不疲地對待之、完成之!
斗轉星移、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已進入古稀之年。是延安精神、勞模精神、兵團精神、百老精神支撐我一路走來,我與之建立了永不蛻變的紅色情結,我將永遠跳動著一顆年輕的心。在此,要特別感謝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對我的信任和厚愛,使我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要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堅持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為歌頌黨、贊美祖國、服務人民奔走呼號,直至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