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
14年前是我進入幼兒園工作的第8個年頭(擔任教研組長也已經(jīng)4年),當時的我在師幼互動、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等方面,自認為有了一點點經(jīng)驗。那年9月,我自信滿滿地接了一個新中班。雖然聽聞這個班有點“特殊”,但是我還是主動換位思考——這說明領導對我工作能力的肯定唄,我得好好干!
可是,開學沒兩天,我就收到了金金給我的“下馬威”。每天都會有家長向我告狀,說金金又把小朋友打傷。期間,我曾嘗試了一些正面教育方法,但是金金打人的行為始終沒有減少,甚至被打幼兒的家長誤解我沒有負責任地進行“管理”,經(jīng)常指責我。甚至,有家長指著我的鼻尖,沖我大喊:“你再不管,我就告園長去!”當時,我已經(jīng)快到崩潰邊緣,失落、絕望、煩惱、悲哀、憤怒、無奈……各種負面情緒沖擊著我,每每一提到自己的班級工作,淚水就會不受控制地涌下,感到無助而又茫然,焦慮而又不安。
我該怎么辦?怎么爭取金金家長的配合和其他家長的理解?如何引導金金改變行為?在我最無助的時候,園長的一句話增強了我去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我們不能放棄每一個孩子。接下來,我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在工作中耐心、大膽嘗試多種教育方法,一點點試探,及時調(diào)整教育策略,努力解決一個特殊孩子引發(fā)的種種問題。
連續(xù)觀察、堅持記錄
我堅持做好每日的觀察記錄,從連續(xù)的觀察記錄中發(fā)現(xiàn)金金行為發(fā)生的規(guī)律,找出具體誘發(fā)行為問題的原因。再及時與金金家長溝通,定期與家長進行約談,詳細交流金金在園、在家的表現(xiàn),向家長介紹幼兒園使用的有效教育方法,保證家園同步。而且,當孩子有了進步,我一定及時傳遞給家長。
盡力滿足愛的需要
我開始換個角度去分析金金的打人行為。金金的攻擊性行為除了有行為習慣的原因,是不是還有可能是愛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因此,我嘗試用“身體語言”來親近金金,滿足他對關愛的需求。在集體活動中,我盡量讓金金多回答問題;生活環(huán)節(jié),請他來做示范;排隊時,請他站第一;平時,多摟摟他、抱抱他,讓他感到老師很喜歡自己;當他犯錯時,我也會對他一臉嚴肅,利用表情、眼神和身體語言提示他應該怎樣做才對。
事先提規(guī)則
金金對規(guī)則的理解和掌握還不夠。因此,在每次做事前,我都會給金金提出具體要求,告訴他正確做事的方法。比如,每次戶外活動游戲前,我都會把金金叫到身邊,蹲下來提出游戲的要求,慢慢地過渡為和他一起說出游戲的要求,再到讓金金給小朋友們講述游戲的要求。這樣,他違反規(guī)則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了。
引導交往,體驗友好
我還嘗試著與金金多接觸,和他一起看書,在活動區(qū)游戲,在戶外賽跑,做他的好朋友。我發(fā)現(xiàn),他也能隨時關注著老師的一舉一動,愿意與老師交往。之后,我叫來更多的小朋友和我們一起游戲,鼓勵金金把自己的物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逐漸再過渡到孩子們游戲時我悄悄退出,為他創(chuàng)造與更多人交往的機會,并且引導他學習與他人友好交往的方法,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學會常用的交往手勢?!?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一書中寫道:“體驗是幼兒重要的學習方式,是認識和態(tài)度形成的基礎。在親身參與實踐的過程中,對事物所隱含的道理和意義形成獨特的感受和領悟,而這種感受和領悟是直接的,極具個人特征,他人無法替代,而且往往是深刻的。”幫助金金逐步掌握同伴交往的技能,不能靠說教,而應該多創(chuàng)設機會,鼓勵他主動體驗。
及時肯定多表揚
我發(fā)現(xiàn),金金是個“識夸”的孩子。對他的日常鼓勵很重要,尤其是發(fā)現(xiàn)好的行為表現(xiàn)一定要及時肯定。有幾次的活動區(qū)游戲環(huán)節(jié),金金表現(xiàn)得很認真,我每次都會在評價環(huán)節(jié)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揚他。那幾天,他的情緒很穩(wěn)定,在老師的提醒下做其他事情也比較認真,行為問題出現(xiàn)的頻率也降低了。
情緒激動冷處理
當金金出現(xiàn)激動情緒時,比如哭鬧、打人、大叫等,我就冷處理來應對他的情緒強烈的行為表現(xiàn),待他情緒平穩(wěn)后再解決問題。比如,有一次,金金發(fā)脾氣,一開始任由我怎樣引導都不行。于是,我就不再有針對性地去說他,而是冷處理。等他不哭不鬧了,我再去找他談話,和他說說他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他能比較認真地傾聽,而且和他講道理也很容易接受。
家園溝通,教育同步
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也進一步了解孩子及其原生家庭的情況,包括日常誰看護金金時間最多、金金的興趣和愛好又有哪些、金金在家的生活習慣、家長對金金的教育方法等等,從而為能有針對性地在幼兒園實施教育打下基礎。同時,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跟其他家長溝通金金的變化,以及班上孩子們的進步,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贏得了其他家長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持。
有一天,我終于迎來了徹底轉(zhuǎn)變金金的契機。那天,金金和小朋友爭搶并毀壞了音樂區(qū)的鈴鼓玩具。我向金金家長說明了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家長于是帶著金金給班里的音樂區(qū)買來新的鈴鼓。沒想到的是,金金的奶奶居然根據(jù)這件事編了一個故事劇本,讓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奶奶編的小故事引發(fā)了孩子們的表演熱情,我?guī)е∨笥褌円黄鹋啪毩送拕 垛徆目蘖恕贰U窖莩鰰r,臺上和臺下的小朋友們都非常投入。一次表演結(jié)束,大家不過癮,又表演了兩次、三次、四次。每次童話劇表演結(jié)束,都會有小朋友為受傷的“小鈴鼓”流下傷心的眼淚,哭著對我說:“曹老師……小鈴鼓真可憐……我們不能傷害它……”自從有了真實的體驗和感受,不光是金金,全班孩子都越發(fā)誠實、友好、有禮貌、懂關愛,學會了愛護班級的玩具、物品。一天區(qū)域游戲時,金金拉著我走到音樂區(qū),指著玩具柜中的鈴鼓高興地告訴我:“曹老師,你看,咱們班上的小鈴鼓笑了……”
如今,回頭再想,金金的轉(zhuǎn)變正是因為我轉(zhuǎn)變視角,最終找到了適合金金的教育方式,成功引導他對同伴交往有所體驗、對社會規(guī)則有所理解。而我不是靠一人之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這種教育的價值與效果能發(fā)揮至最大的限度?!蔽艺墙柚图议L的溝通,在共同尋找問題的起因、解決突破口的過程中,與家長結(jié)成了教育金金的共同體。這樣才有了金金奶奶適宜的鼎力相助。
說到底,教師面對有些特殊的孩子更需要額外的愛心和耐心、加倍的勇氣和付出,堅信孩子終究可以轉(zhuǎn)變。當我們把“相信孩子”作為信仰,把“每一個孩子都不能放棄”作為使命,那么特殊的孩子也終不“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