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家族文化對顧隨小說主題取向的影響

        2018-05-14 15:06:30孫勝存
        關鍵詞:顧隨小說

        孫勝存

        摘 要:顧隨出生于河北清河望族,其家族文化特征可概括為耕讀傳家、雅俗并收,家族聚居、長于省思,樂善好施、關心民瘼等三個方面。顧家特色鮮明的家族文化又鮮明影響了顧隨的小說創(chuàng)作。今所見顧隨小說12篇,就主題取向而言,大略可分為對女性特質之崇拜、對家庭生活之重視、對農(nóng)村生活之描摹及對儒家經(jīng)典之借鑒四個方面,其中均可見出家族文化的影響。

        關鍵詞:顧隨;家族文化;小說;主題取向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378(2018)04-0009-10

        DOI:10.3969/j.issn. 1005-6378.2018.04.002

        家族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聚集起一定數(shù)量有親屬關系的家庭,形成的血緣共同體。家族不僅是一個倫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隨著家族漸次發(fā)展而衍變形成的家族文化,對家族中每一個個體價值觀念建構、社會認知形成均具有明顯影響。現(xiàn)代文學史上,文人輩出,佳作云集。細究作品題材內容、主題取向大多受作家家族淵源、文學氣質的影響。

        在現(xiàn)代文壇上,顧隨曾以“苦水詞人”之名享譽大江南北,近年又因國學復興、其弟子葉嘉瑩諸君多加揄揚等原因,顧隨逐漸進入后世學人研究視野。關于顧隨研究的資料漸次豐富,研究成果日趨厚重。今摘取顧隨小說創(chuàng)作為研究對象,揀擇家族文化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影響為研究角度,力求廓清顧隨家族文化與其小說創(chuàng)作主題取向之關系,冀有所得。

        一、家族文化內涵界定

        家族文化的概念,研究角度不同,范圍界定各異。有論者試圖從宏觀視角對家族文化予以分析,認為家族文化是社會大文化在家族中之特殊表現(xiàn)形式,包括家族的血緣觀、繼承觀念、人倫關系、家族意識、祖先崇拜等。不同的社會大文化會影響、形成不同的家族文化[1]。有論者從家族制度角度對家族文化予以闡釋:家族文化包含著家族制度;同時它還旨在反映家族制度發(fā)展變化的機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層狀態(tài);是家族制度事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項中不易被感知的內在本質[2]。有論者將傳統(tǒng)家族文化內涵界定為以下四方面:為家族而活的人生觀;尊祖敬宗的團體意識;講求孝道的倫理精神和孝與忠的交融[3]。而本文所論述的家族文化,自然著眼于植根特殊家族體制、家族氣質之上的不同家族的文化特征,但更強調的是家族文化對家族成員能夠形成鮮明影響的文化因素,故而對于家族文化內涵的分析,回歸于家族內部、文化層面的觀照。

        李卓以為,家族文化主要包括調整家族成員之間相互關系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家族成員的行為規(guī)范,家族成員的家族觀念及對自身、社會、家庭關系的認識[4]。此說對于家族文化內涵的界定,似乎更為科學謹嚴。一則,家族文化必須承擔調節(jié)內部關系的功能,以形成現(xiàn)實整體;二則,家族文化必然對家族成員予以思想信念的引導,以形成家族意識;三則,家族文化必定規(guī)范家族成員的言行,使之適應社會以謀生;四則,家族文化必然塑造家族成員之精神力量、文化品格,使之影

        響社會、提升家

        族聲譽。這一角度,應該是切合本文分析之角度的。

        二、顧氏家族文化特征闡析

        有關顧隨求學教書、文學創(chuàng)作之資料經(jīng)多方發(fā)掘整理,日漸豐富,但關于其家庭、家族狀況之文獻仍寥寥無幾。整理所能搜集之材料,倒也可以梳理出顧隨家族大致情形,亦可就家族文化角度有所梳理、總結。

        河北省清河縣壩營集的顧家,樂善好施,極為開明,算得上是當?shù)赝?。清光緒二十二年正月十二(1897年2月13日),顧隨就出生在這個地主家庭中。顧家有良田二百余畝,且在縣城與鄉(xiāng)下均開有商號,家境頗為殷實。

        顧隨祖天祥公、父金墀公均為前清秀才。顧天祥雖長于八股,然數(shù)次應舉,終未曾中,又因家族產(chǎn)業(yè)需要照料,故而將畢生所愿寄托于顧金墀身上。顧金墀亦為八股好手,又長于詩賦,然尚未來得及中舉,清廷就宣布開辦學堂、廢除科考。顧金墀對“洋學堂”并無興趣,遂入顧氏家塾擔任塾師。

        顧隨為長子長孫,父祖兩代人自然對他寄予了厚望。顧隨在《稼軒詞說·自序》中曾有所追憶:“自吾始能言,先君子即于枕上口授唐人五言四句,令哦之以代兒歌。至七歲,從師讀書已年余矣?!庇纱硕挝淖之斂赏浦欕S兩三歲時,每晚臨睡,其父即教授唐人絕句,令其哦誦。至七歲時,顧隨已在家塾從父讀書一年余,開始在顧金墀的要求下學作文言文;次年,即可以作出文從字順、三五百字的文言文了。家塾的學習,為顧隨打下了良好的古典文學基礎。

        顧金墀不僅長于詩賦、八股,亦酷愛小說,且不禁止顧隨取閱。在家塾學習期間,顧隨不僅大量閱讀《三國演義》《西游記》《封神榜》《聊齋志異》等小說名作,對二三流小說,如《好逑傳》《粉妝樓》等,亦多有瀏覽。顧隨自言,他在十歲之前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伴隨終生的讀小說的嗜好;到十五歲以后,“竟發(fā)展到渴望自己成為一個小說家”[5]149。

        顧隨的家塾學習生活并不愉快——顧金墀課子極嚴,有些要求對于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實在過于嚴格,一旦顧隨未能達到要求,即會遭受體罰。1907年,在顧天祥的安排下,顧隨與他的兩位叔父一起考進縣城高等小學堂。顧隨在這里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也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于理科功課實不擅長。1910年冬,顧隨高小畢業(yè),考進廣平府(永年縣)中學堂。

        1915年初,顧隨在父親的陪伴下進京投考北京大學,這在當時清河縣的舊式大家族中算得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顧隨報考的是國文系,但因試卷成績卓異,校方認為他如果再學四年國文,也不會有大的進益,遂建議改學英國文學專業(yè),于是,顧隨通過考試,并經(jīng)教育部批準,先行進入天津北洋大學讀英語預科。

        1920年夏,顧隨自北京大學英文系畢業(yè),曾先后赴山東、天津任中學教職。九年后(1929年9月),顧隨再次入京,任教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中法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大學。1953年6月,顧隨調任天津師范學院(河北大學前身)中文系。七年后(1960年9月6日),顧隨病逝于天津。

        上述材料雖不豐富,但依然可以一窺顧氏家族文化特征。

        其一,耕讀傳家,雅俗并收。

        顧氏家族生活在河北省南部大平原上,有二百余畝良田,縣城鄉(xiāng)下均有商號,然而顧家并未一味強調子侄學習經(jīng)營、擴大產(chǎn)業(yè),以求巨富。至少自顧隨曾祖時起,顧家就應該確立了“耕讀傳家”之傳統(tǒng),于積累財富的同時,似乎更強調讀書入仕,否則顧隨祖父顧天祥就不會考中秀才后一直希望自己中舉;顧隨父親顧金墀迫于清廷廢除科考才斷了中舉之念。顧隨與他的兩個叔父同時考入縣城高等小學堂,也因為當時清政府有一規(guī)定:高小畢業(yè)后就可授予“秀才”頭銜。顧隨后來考中學、考大學,均直接受到其父顧金墀的支持,可見顧家所堅持的,正是源遠流長之“耕讀”傳統(tǒng),進可以實現(xiàn)兼濟之志,退亦能夠教書以自成。

        顧家雖然特別希望子侄能夠讀書知禮、學有所成,但并非一味令子侄專習詩文、堅持雅文化傳統(tǒng),而是并不拒斥戲劇小說,希望他們對俗文化亦有所涉獵,做到雅俗并收。除了前文所述顧隨取閱小說從未被禁止外,另有一事,亦可證明顧氏家族文化雅俗并收之特征。河北風俗,每逢年節(jié),鄉(xiāng)里都有戲曲表演,每逢演出,顧家都允許子侄前往觀看,直至顧隨已就讀北京大學時,假期返鄉(xiāng),也還會去看戲。讀小說、看戲,這樣的習慣一直持續(xù)顧隨一生。顧隨后來致力于小說創(chuàng)作、雜劇創(chuàng)作、戲曲研究,與青少年時期顧氏家族允許子侄廣泛接觸俗文化當有所關聯(lián)。這自然迥異于《紅樓夢》中賈府等詩書仕宦大族一味秉持雅正、拒斥雜俗的文化特征,也與顧家所處地理位置、家族狀況、時代背景有必然聯(lián)系——顧家世居鄉(xiāng)野,并非都邑深院,與小說、戲劇等俗文化產(chǎn)品接觸機會自然較多,即使家族長輩有所禁命,也未必能夠完全禁得住。加之時值清末,雅正傳統(tǒng)影響趨于薄弱,戲劇小說更為普及。梁啟超于1902年發(fā)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極言小說改造人生、社會之工具性,由此亦或可一窺小說之地位,較之于前有了較大提高。這或許也是顧隨遍覽小說未受斥責,并漸漸生出“渴望自己成為一個小說家”愿望的重要原因吧。

        其二,宗族聚居,長于省思。

        顧家像所有舊式家族一樣,合族聚居,家長制的生活方式必然會對顧隨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產(chǎn)生影響。

        顧隨祖父天祥公嫡妻過世之后,又續(xù)娶了一位夫人,族內親屬稱其為“麻老奶”。“麻老奶”性情專橫暴烈,掌握著全部家政大權,有著無上的權威,平時媳婦輩都要在她房中做針線活,大家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早年間,“麻老奶”就對并非親生兒子的顧金墀多有虐待,導致顧金墀心情抑郁,性格也變得有些暴厲,以致在家塾中課子過嚴,時有體罰。后來,“麻老奶”又苛刻對待大兒媳(顧隨的母親)。雖然顧隨的父母感情極好,但面對“麻老奶”的暴戾,顧隨父親也實在無力回護自己的妻子。有一天,“麻老奶”不知因為什么事心里不痛快,一肚子氣全撒在了大兒媳身上。她當著眾妯娌的面,劈手奪過大兒媳手里正做著的一只鞋,揮手用鞋底抽在大兒媳的臉上,“喝令她把剛好的線全部拆掉!高雅纖弱而又自尊的祖母(顧隨的母親)實在受不了這無緣無故的當眾羞辱,從此,她臉上再沒有了笑容,再沒有了紅潤,整天幾乎不說一句話,身體一天天瘦弱下去,不久即抑郁而死,年僅三十三四歲”[6]6-7。這是顧隨生平遭受的第一次巨大傷痛,不僅使他的性格變得“總是憂郁而傷感”[5]151,也促使他對家庭、家族生活進行了反思。在執(zhí)教山東的時候,顧隨就曾著手撰寫“家庭改造”的文章,討論對舊家庭的改造,討論“理想的新家庭”,明確提出“愛”是組織家庭的基礎[6]7。

        舊式家庭中,家庭成員等級森嚴、關系復雜,顧隨生活其中,必然時時思慮,無法放松。1912年母親的去世,更是讓他認識到了舊式家庭的恐怖。1930年,已在燕京大學執(zhí)教的顧隨身體抱恙,有了咳血的癥候。父親顧金墀頂住了來自繼母“麻老奶”的巨大壓力,努力促成讓顧隨妻女于1931年春節(jié)過后即入京照顧顧隨的身體,安排顧隨的生活。自此,顧隨只在父親顧金墀去世奔喪時返回過一次老家,除此之外,他再也沒有回過顧家祖宅。

        其三,樂善好施,關心民瘼。

        早在20世紀40年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就曾指出,中國數(shù)千年專制政治有兩條防線,防止皇帝可能成為暴君。一條是政治哲學中的無為主義,強調皇帝“無為而治”;另一條是通過紳權的作用形成地方自治,讓專制皇權不能直接介入人民日常生活[7]7。由第二條防線可見,望族鄉(xiāng)紳、宗族長老并非都是土豪劣紳,并非一味進行階級壓迫,他們居于官府與農(nóng)民之間,事實上起著調節(jié)平衡作用——尤其在社會福利救濟方面,發(fā)揮的作用更為明顯、重要。“宗族鄉(xiāng)紳在地方公益事業(yè)中的確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建橋修路、興修水利、救濟慈善、興辦教育等”[7]8,這些“公益事業(yè)”的確給予了農(nóng)民更多的福利,增強了他們的家族歸屬感,同時,也提高了宗族鄉(xiāng)紳的名望和信譽。

        晚晴時期,清河顧家算得上是當?shù)赝?。?999年出版的《清河文史輯覽》中,編者曾引用舊縣志之條目,對清河顧家有所記述:顧家“樂善好施”,曾出資為讀書人購置書籍、文具;曾對難于喪葬之貧戶施以棺木[8]。由這段記載可以看出,至少在興辦教育、救濟慈善兩方面,顧家承擔著和諧宗族、造福地方的責任和義務。《清河文史輯覽》還稱顧家對于清末變法新政“莫不襄贊”“經(jīng)費支絀輸私財捐墊”[8]。由此也可看出,顧家長輩并非因循守舊之人,他們關心民瘼,看到晚清時期農(nóng)民生活日益凋敝,一方面以私財盡力救助貧弱苦難,另一方面,對于可能改善農(nóng)村生活、農(nóng)民困境的“新政”,也愿意促進施行。而這種慈悲為懷、樂善好施的家族風氣,也對顧隨后來的小說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那些農(nóng)村題材的作品雖行文冷靜,但每一部均飽含著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

        三、家族文化影響顧隨小說創(chuàng)作主題取向之梳理

        顧氏家族以耕讀為本,代代相傳,形成的以雅俗并收、長于省思、心懷悲憫、關心民瘼為特征的家族文化,對顧隨小說創(chuàng)作的確產(chǎn)生了明顯影響。今所見顧隨小說共計12篇,就主題取向看,至少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一)對女性特質之崇拜

        顧隨于幼年時期即遍覽家塾中所藏古典小說,除“三國”“西游”等名著外,如《好逑傳》《粉妝樓》等二三流小說也全部讀過。顧隨提及之《好逑傳》《粉妝樓》對于女性形象的刻畫甚可稱道?!逗缅蟼鳌分兴闹畟b肝義膽、恪守禮節(jié),《粉妝樓》中忠男烈女、俠士名流以及羅琨、羅燦與柏玉霜、程玉梅等人之愛情傳奇,讓顧隨在仁義忠孝之外,更強烈地體味到了女性特有的純潔、清真。

        早在明朝末年,就有不少文人提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鐘于女子”之說。明末葛征奇言:“非以天地靈秀之氣,不鐘于男子;若將宇宙文字之場,應屬乎婦人。”[9]持此說者不在少數(shù),可見彼時文人對年輕女子純潔無邪多有推崇——他們認為女性具有一種“清真”的特質,此特質于男性日漸缺乏。究其原因,蓋因女子未曾受到系統(tǒng)教育的嚴格訓練,加上囿于深閨、家庭,所處現(xiàn)實社會領域極為局限,未受社會環(huán)境污染,故而更易保有天性、擁有“清真”的自然情感。

        1920年夏,顧隨大學畢業(yè),赴山東省立青州中學出任教職。初出校門,顧隨首次面對社會生活中之陰暗、不公,自然開始對自身所面對問題之思考,遂有了《愛——瘋人的慰藉》。

        《愛——瘋人的慰藉》作于1921年6月。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畢過高等學校的業(yè)”的年輕人,雖工作輕省、待遇優(yōu)渥,卻總是“心里難過得了不得”——因為無法面對社會分配不公、同事沉迷墮落之現(xiàn)實——“終久瘋了”。他辭職回家后,第二天竟然痊愈了。治愈他的,是母親的淚水和懷抱,是妻子的“神圣的、愛的眼光”,是小女兒和她手中的鮮花。在母親的懷抱里,“他”就像皈依在菩薩的蓮臺寶座下面;而妻子的陪伴,讓他“全身籠罩在神圣的、愛的光里”,“仿佛魚游泳在清泉里面一樣”;小女兒舉著花跑來,就像“小天使駕著小白翅子飛到他的頭上”。在顧隨看來,男人是要走出家庭的,而一旦進入社會,就要接受既定的游戲規(guī)則,只能帶上“極可怕”“極難看”的“面具”。而家庭中的女性,無論老幼,都會無私地接納了滿心傷害、遍體鱗傷的男人,還他們以內心的安寧。

        若說《愛——瘋人的慰藉》更多的是探討了獲得女性救贖的男人的命運,那么《枯死的水仙》表達的卻是對美的破壞的愧悔與自責。

        《枯死的水仙》作于1921年12月,作者獲贈一盆水仙,有著“如酪酥一樣”的“鱗莖”,“嫩綠,濃青,又恰似油畫畫的”葉子,“白瓣、黃蕊的花兒”。作者雖然極愛,然因事忙,幾日“沒有換水”“沒有曬”,水仙葉子黃了,花兒枯了,莖也干了,竟“完全枯死了”。作者萬分心痛之余,希望“用盡才力作一首很好的詩吊吊”,卻遭到送花人破口大罵——不僅把花“糟蹋死了”,還“拿她當‘詩料子作詩,博世人的贊賞”。這篇小說中,水仙被當作了女性美好特質的代表意象,當這種美好特質消失后,整部小說充盈著徹骨哀痛,揮之難去。中國自古有以鮮花比美人之傳統(tǒng),此作既表達出對女性“清”“真”特質的崇拜,也透露了女性美好特質若不細心呵護,極易遭受荼毒的擔憂。

        發(fā)表于1923年的《失蹤》講的是原本健康開朗的年輕人,深愛妻子的美艷,當妻子產(chǎn)后重病容顏凋敗之后,下藥毒死妻子。因為無法面對這樣的事實,他過起了頹廢逃避的生活,直到變態(tài)地愛上了美艷風情的女同事,又沒有膽量表白心跡,最后終于失蹤了。1987年12月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署名“余時”的文章《寫過小說的顧隨》,談及此作時說:“《失蹤》的主人公是個美的狂熱追求者,幾近變態(tài)的地步。他為了毀滅丑陋,竟殺害了女人,實際也毀滅了美。他的靈魂受到深深的自譴,一直處于不能自拔的苦境,人也變得愈加畸形了?!盵6]60此作較《枯死的水仙》更進一步,它探討了女性之美不在外表的美艷,而在內心的“清真”。在顧隨看來,女性之美具有療愈人心之功效,然而這種“清真”之美不在外表,而在內心,一味迷戀外表的美艷風情,忽視了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感悟,最終不僅會毀滅美,也會毀滅自己。

        顧隨在小說中讓女性之美的內涵漸漸明晰,并且充分表達了得到美和失去美之后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他對女性“清真”特質的崇尚和歌頌,對青年人生命運的思考以及給出的療治路徑,應該是受到了明清小說內涵、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對家庭生活之重視

        顧隨出身河北清河之詩書望族,顧家家族聚居,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雖人口眾多,卻夫妻和諧,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有資料顯示,雖然顧天祥繼室“麻老奶”苛待兒媳,但顧金墀夫婦卻妻賢夫義、琴瑟和諧,顧隨兄弟之間感情也很融洽,甚至顧隨進京任教后,還曾將族中幾個弟弟、侄子接到北京,使其入學求知,著力培養(yǎng)。

        特殊的家族生活影響了顧隨對家庭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他在致友人的信中曾說,他想象的“理想的新家庭”,應該是以“異性(男女)的愛和親子的愛”為基礎的,“家庭里面,也只好只有這兩種愛”;“我的‘理想家庭便建筑在這二種愛之上”[10]。顧隨對家庭生活之重視體現(xiàn)在其小說創(chuàng)作中,較為典型的是《夫妻的笑》《立水淹》和《反目》三篇。

        《夫妻的笑》副題“夜行街上所見”,作于1921年6月。小說截取的是山東青州僻巷中晚九點“一座敗落的”小雜貨鋪子前的一個生活斷面——小雜貨鋪子前有一對中年夫婦——男人“銅色皮膚”,“光著膀子乘涼”,一邊喝著缺嘴的“假‘宜興瓷”壺里泡的茶,一邊“按著輕重、快慢的音節(jié)”讀著一本小說;女人一邊做著針線活兒,一邊聽男人讀書。男人讀得“津津有味”“現(xiàn)出誠實和忠厚的品性”,女人聽得安詳,臉上也現(xiàn)出“甜凈”來;他們的“四只眼睛發(fā)出飽滿、快樂的光線,接觸成兩條平行線”“對瞅著一笑;又低下頭,做活的做活,念書的念書”。這對夫婦生活在社會底層,終日勞作,然而于夏夜之中,卻盡享著片刻安閑。喝的肯定不是好茶,讀的也是“極粗俗”的小說,夫妻二人沒有甜蜜的話語、親昵的動作,只是偶爾眼神相交,“四圍的空氣”卻“都變得神圣而甜美”。中國古典小說描寫的男女情愛,大多有著富貴家庭、溫柔場景,顧隨卻反其道而行之,在極普通的下層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夫妻之間充滿情誼的眼神交流、心靈交匯,純凈而詩意,去除掉所有外在雕飾,留下的是純而又純的真正的情韻味道。

        如果《夫妻的笑》表達的是“異性(男女)的愛”的話,那么《立水淹》描繪的就是“親子的愛”。

        《立水淹》作于1923年9月。顧隨暑假返鄉(xiāng),連逢大雨,竟至于澇,遂有此作。在致好友的信中曾有創(chuàng)作背景的記述:“陰歷七月廿間大雨一場,平地水深數(shù)尺,……村東一大坑,水深丈余,廣畝許,泛舟其中,綠樹披拂,夕陽返照,人家住屋俱浮水上……日前家嚴駕船,隨與舍弟寶謙乘其上,容與中流,此為今年回家第一賞心樂事?!盵11]暴雨成災,小說中雖有對災情的描寫——李二先生二畝瓜田為水所淹,他對著搶收回來未熟之西瓜,先是“抱著西瓜整整地哭了一晝夜”;要腌“西瓜豆豉”怕費鹽;扔給豬吃又不舍得;等到西瓜腐爛,只好扔去漚肥;雖向來主張“不怨天,不尤人”,現(xiàn)在卻連連痛呼“天喪予!天喪予!”——然而筆觸集中的是李二先生的慳吝迂腐。小說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嚴駕船”“容與中流”的天倫之樂——“父親撐船撐得真好,用了一只木篙,撥弄得小船箭一般往前進,左旋右轉,無不如意?!值芴吲d了,在船上連跳帶蹦;……我怕他掉下水去,處處要照應著他……”。當時顧隨任教山東,只有寒暑假可以返鄉(xiāng)與家人團聚,這應該是顧隨極為珍視的時光。顧隨時年26歲,然小說主人公年齡似在少年,童言童語,頗為嬌憨。如此年齡差距,似是顧隨有意為之,或許即使成年人回到父母身邊,也會立刻恢復兒時情態(tài)吧?深究細味,當可體會顧隨對童年家庭生活之向往。

        顧隨不僅描寫了健康的“異性(男女)之愛”和“親子之愛”,也同樣展示了缺乏愛的家庭生活的刻骨的孤寂和殘酷?!斗茨俊氛宫F(xiàn)的就是顧隨對舊式家庭生活因為缺乏愛而殘酷、冰冷本質的反思。

        《反目》發(fā)表于1923年,講的是一位久處深閨、從未見過外姓男子的女子,只因在洞房花燭之夜偷看了自己的丈夫,被“聽房”的人發(fā)現(xiàn)而大加詆毀,丈夫一時羞愧,竟發(fā)誓再不進她房門,也終于真的再也沒有進過她的房門。女子就將“第一晚那幅深刻的印象”當作畢生的慰藉,“很平和地(不自殺,不過度地傷心)去過那苦痛的‘反目生活,一直到老”。從顧隨致友人信中可知,《反目》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顧隨“寫完了一看好像為自己——一個好以‘幻想自慰的人——寫照”,“重讀了好幾遍,越發(fā)覺得薄命人孤寂得可憐,真想哭了”。此作當是顧隨對受舊式家庭壓榨的女性的同情,是對于千年禮教的理性反思。女主人公深閉幽閨十年,一旦議親,深埋的人性忽然蘇醒,體會到了“十七年中從沒有過的滋味”,“深藏了十七年的感情忽然劇烈地發(fā)現(xiàn)出來”,“全身的血液仿佛萬馬奔騰;那顆心突突地亂跳,好像要離開腔子”。新婚之夜,她“不知道什么叫作‘愛,只是舍不得不看了”。如此正常的人性表現(xiàn),卻被聽房的人譏為“好大方啊!不要……”丈夫也居然因此就“又氣又惱,從此永不進伊的房,見伊的面——夫妻們‘反目終身”。女主人公的認命、壓抑,貌似讓人難以理解,而顧隨在與友人信中道:“人千萬不要屈服在環(huán)境之下呀!但是那也得是一個有膽氣的人,才能奮斗,才能戰(zhàn)勝環(huán)境。有多少膽怯而愛和平的人,沒有膽力去抵抗壓力,改革制度,竟自以‘幻想自慰著虛過了一生!”[12]顧隨認識到,于禮教規(guī)范下,婚姻為人倫關系擴展之方式,并非男女二人之私事。男女二人自然之感情吸引被“夫為妻綱”之觀念所取代,女性于倫理規(guī)范之外,更會受到男性壓迫,無從抗爭,只好接受。顧隨此作文筆冷靜克制,在對封建禮教、舊式家庭予以無言抨擊的同時,對女主人公未有半分薄責,筆端溢滿了同情。

        《夫妻的笑》贊美了“異性(男女)之愛”,《立水淹》歌頌了“親子之愛”,《反目》呈現(xiàn)的是失卻了這兩種愛的家庭生活的枯寂陰冷!顧隨通過這三篇小說從正反兩方面表達了自己對家庭生活的重視。

        (三)對農(nóng)村生活之描摹

        顧隨十歲之前一直生活在河北清河,農(nóng)村生活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塑造了他仁義為本、悲天憫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雛形。雖然從青年時期就求學京津,任教山東、北京、津沽,回清河老家的機會不多,1932年為奔父喪再返鄉(xiāng)里,之后就再也沒有回過老家,但兒時所浸染之農(nóng)村生活依然是他最為熟悉的創(chuàng)作題材,對于底層農(nóng)民生活的了解和悲憫始終縈繞于心。具體到小說創(chuàng)作,就是《廢墟》《鄉(xiāng)愁》《佟二》《劉全?!贰多l(xiāng)村傳奇》等數(shù)篇佳作。

        《廢墟》刊于1926年12月26日《沉鐘》半月刊第十期。小說寫的是老實巴交的普通農(nóng)人房五去“西關外”看了一次砍頭:“那圓東西(血淋淋的頭顱)一落地,它的嘴把地下的土‘咯吱咬了一口。兩只眼睛也向著房五眨了一?!?,之后大受激刺,最后徹底崩潰,發(fā)了瘋,提著鍘刀在一夜之間將全村人盡數(shù)屠盡,只剩下一片廢墟。對于此作,顧隨自覺“甚滿意”[13]。這是顧隨第一篇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描摹農(nóng)民苦難生活圖景的小說作品。他行文冷峻、落筆如刀,撕掉農(nóng)村生活安寧冷滯的表皮,攤開的是舊社會黑暗現(xiàn)實對普通農(nóng)民造成的人性創(chuàng)傷,進而造成的社會危害——房五不知道為什么有人被砍頭,卻被官府威嚇民眾的手段刺激的精神失常,終于導致更大慘劇。官府依舊,而承擔災難后果的,依然是無辜百姓。顧隨借用這個悲慘的故事披露了舊社會的黑暗激發(fā)出的是人性之惡,他自言“甚滿意”,或可試做此解。

        起筆于1924年、發(fā)表于1945年《讀書青年》上的《鄉(xiāng)愁》,敘寫的是窮苦農(nóng)村少年長嶺早早凋零的人生故事。長嶺性格溫順,從未得到溫暖的呵護——父親逢酒必醉,母親癱瘓在床,繼母粗暴虐待,長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只好外出打工,沒過兩年卻身染重病,只好回家,不得醫(yī)治,最終默默死去,沒有激起任何波瀾。他人生唯一一次被憐憫,就是死后被施舍的作為棺材的一個“匣子”。顧隨一直重視家庭生活,崇拜女性特質,以為家庭是苦難人生的避風港灣,然而此時,他意識到,在舊社會的窮苦農(nóng)村,長嶺們并沒有機會得到家庭的庇護、女性的溫柔,失掉了人生唯一可以依賴的退避之所。自此之后,顧隨不再精心刻畫華北平原農(nóng)村生活中的某一個苦難個體,而是著意將農(nóng)民群體普遍承受的苦難予以梳理,將他們逃無可逃的生活重壓一一鋪陳出來。其中“父親”送給長嶺“匣子”用以安葬,當是顧氏家族施舍棺材于貧苦農(nóng)民的“間接”反映。

        1933年,顧隨又作《佟二》,刊于1941年《輔仁文苑》。主人公佟二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nóng)民,老實巴交、結實韌固,一味勤懇力作,希望過上貧苦但是安定的生活。但日子卻一天比一天艱難起來,鄉(xiāng)里頭鬧土匪、官家征“討赤費”,又趕上蝻子和蝗蟲的天災;被逼去挖戰(zhàn)壕,毀掉的卻是自己的莊稼地;走投無路的佟二只好帶著妻兒“下關東”,卻遇上了“鬼名軍”,妻兒慘死,佟二瞅準機會,打傷了領隊的軍官,搶了一匹馬,奔回了家,死在了自家的炕頭上。如果說長嶺的苦難源自于他無法得到家庭的善待,那么佟二的悲劇則源自于黑暗的現(xiàn)實生活——他們雖然吃苦賣力、拼命干活,卻依然無法掙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們熬不過天災、抗不了人禍、抵不過外侮,財產(chǎn)被搜刮,妻兒遭橫禍,他們自己也就只剩下了死路一條。佟二的一生是所有貧苦農(nóng)民的縮影,他經(jīng)歷了底層老百姓逃無可逃的一切苦難。小說展示的,是有著勤勞堅忍優(yōu)良品質的廣大農(nóng)民無法實現(xiàn)以辛勞換平安的樸素愿望的命運悲劇。

        《劉全?!\糧的故事》(刊于1947年《中學生》),同樣取材農(nóng)村生活,視角卻與《佟二》不同,它沒有展示某一個典型個體一生遭遇的悲劇,而是選取了徭役這一角度、截取了農(nóng)村生活的一個橫斷面,突出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不堪重負的重壓。小說集中描寫的是運糧隊伍從準備到上路這二三十個小時之內的故事。遭遇天災,糧食歉收,官府攤派,富人無良,種地的農(nóng)民雖然家計艱難,卻無法逃避交糧、送糧的命運。有人實在不堪重負,只好去逃荒;無法逃荒的,也是滿腹抱怨;劉全福是送糧隊伍的領頭人,他既不能逃荒,也無法抱怨,只能帶領大家走上送糧的漫漫征途。前面等著他們的,是隨時可能襲來的瘟疫,是隨時可能遭遇的強盜,即使送到目的地,官府的克扣、路途的損耗,也是無法避免的,只能咬牙承受。在這個殘酷的生活橫斷面里,是農(nóng)民無從逃遁的苦難,只要活著,就要死撐下去,別無他法。顧隨雖滿懷悲憫,卻行文克制,他在讀者面前慢慢展開的是一個無解的問題——舊社會農(nóng)民的苦難,無從解脫。

        刊于1947年《現(xiàn)代文錄》的中篇《鄉(xiāng)村傳奇——晚清時代牛店子的故事》是顧隨小說的壓卷之作,雖同為農(nóng)村題材,卻場景宏闊、內容豐富、含蘊深遠,描繪了晚清時代農(nóng)村生活中的眾生相。與前述四部小說不同,《鄉(xiāng)村傳奇》里沒有了明確的唯一的主人公,也并不著意刻畫農(nóng)民不堪承受卻不得不承受的各種現(xiàn)實苦難,而是在貌似平淡的敘述中緩緩鋪開了華北平原偏僻農(nóng)村真實生活的一幅圖畫。

        這幅圖畫最先塑造的是一幅“寒冷而且寂寞”的冬日景象,各個階層、各種人物的生活實錄就在這個單調冷寂的背景下漸次鋪開。

        故事的核心是大麻子和二牛鼻——大麻子強悍愚昧、家徒四壁,二牛鼻陰險狠辣、衣食豐足,兩人卻都感受到了對方的威脅,彼此心存忌憚,明爭暗斗,此起彼伏,最終二牛鼻算計死了大麻子的獨生兒子,大麻子找準機會踹殘了二牛鼻的腰,大麻子家破人亡,二牛鼻終身殘疾。在場場爭斗中,讀者還看到了貌似忠厚、實則陰險的鄉(xiāng)紳四先生,看到了精于算計、老于世故的“地方”,看到了官派十足、昏聵慵懶的大老爺,還看到了在喧囂熱鬧的集市上買糕的、殺豬的、攫街的、要飯的各色人等,他們愚昧麻木地過著周而復始的生活,表面波瀾不興,內里波詭云譎。小說描繪了農(nóng)村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個階層的各種人物,層次清晰、脈絡鮮明,人物形象形態(tài)各異、豐富立體,有著鮮明的北方農(nóng)村特色。小說內蘊豐實,場面宏闊,意味深廣,顧隨跳出了一味描寫農(nóng)民苦難生活的圈子,用冷冽的筆調,客觀寫實地展示了真實的農(nóng)村生活,開掘了農(nóng)民麻木冷漠的人性,雖然飽含著對農(nóng)民苦難的同情,更多的是對農(nóng)民悲苦命運的無奈。在以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小說中,顧隨的情感基調也由沉重壓抑,一變而為冷冽理性,其中頗可見出家庭環(huán)境、家族文化對其深遠影響。

        (四)對儒家經(jīng)典之借用

        顧隨父祖兩代均為秀才,家庭和家族中,儒家文化氛圍的影響極為明顯。顧隨于七歲入家塾前就已經(jīng)隨父親習讀儒家經(jīng)典、詩詞曲賦,入家塾后更是熟讀四書五經(jīng)、練習文言寫作。如果說前述諸作對于農(nóng)村生活的描摹更多反映的是顧隨儒家仁義悲憫情懷的話,那么《孔子的自白》《浮?!返刃≌f則是直接取材于圣人的言行和經(jīng)典的記載。

        顧隨一生從教,誨人不倦,與很多學生一直保持著通信聯(lián)系。在一次寫給原來山東省立第一女子中學的學生陳瑛的信中,顧隨不慎將地址寫錯,陳瑛回信戲問老師“真的老了嗎”,顧隨“有感;因作《孔子的自白》一篇”。顧隨自言,《孔子的自白》“系取《論語·述而》第七之一節(jié)而演義者”[14]。

        《論語·述而》有載:“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薄犊鬃拥淖园住芳匆源碎_篇并作為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但小說中還涉及了《論語》中很多篇章。比如“老了哇!真是老了哇!有好些時候,不曾夢見那位老圣人周公了”當直接來自《論語·述而》之“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當作故事背景出現(xiàn)的長沮、桀溺、丈人,出自《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晨門應出自《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接輿出自《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南子則出自《論語·雍也》“子見南子,子路不說”。顧隨將《論語》中對孔子有所質疑、輕慢的人整合在一起,讓孔子將自己的作為和理想直接申說,所有材料信手拈來,錯落編織成《孔子的自白》,不僅巧妙回答了陳瑛的戲問,更借先賢舊事抒寫襟懷、述說人生態(tài)度——即使社會現(xiàn)實污穢墮落,即使時常面對冷嘲熱諷,但依然積極入世,奮勇向前,百折不回。

        顧隨“一生葆有對小說的熱情”[15],又其于北京求學時,國文造詣很高,由中文系轉入了英文系學習,“深厚的國學修養(yǎng)基礎上,又接受了西方文學理論與創(chuàng)作浸染”[16],但綜觀顧隨小說創(chuàng)作主題取向,大略為對女性特質之崇拜、對家庭生活之重視、對農(nóng)村生活之描摹、對儒家經(jīng)典之借鑒,且均與其家族文化影響密切相關。若無童年時期父親于四書五經(jīng)之外更著意鼓勵其小說閱讀,顧隨當不會受明清小說女性特質崇拜之明顯影響,也不會創(chuàng)作出《愛》《枯死的水仙》《失蹤》;若無家族聚居之背景,無對于舊式家庭之反思,也不會有《夫妻的笑》《立水淹》和《反目》;顧氏家族久居鄉(xiāng)野、耕讀傳家,顧隨童年時期耳聞目睹農(nóng)民生活之艱辛、麻木,遂有《廢墟》《鄉(xiāng)愁》《佟二》《劉全?!贰多l(xiāng)村傳奇》諸作;顧隨自幼浸淫于儒家經(jīng)典之中,對于《論語》自然至為熟稔,故而在抒懷述志之時,對其中情節(jié)信手拈來,結構合理而不落俗臼,即為《孔子的自白》。另有一點需特加強調的是,每個范疇的小說創(chuàng)作均不止一篇,若按前后順序細究,可見顧隨隨時間推移、閱歷豐富,對不同主題的思考愈加成熟、客觀、冷靜,故而,在顧隨小說創(chuàng)作中,不僅可以清晰見出家族文化對其小說創(chuàng)作主題取向之影響,亦可見顧隨愈發(fā)成熟的小說創(chuàng)作理念和技巧。

        [參 考 文 獻]

        [1]譚兵,白明韶.中日家族文化淺析[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9):63-68.

        [2]梁景和.中國傳統(tǒng)家族文化的特征[J].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7(4):1-6.

        [3]馮爾康.中國傳統(tǒng)家族文化的當代意義[J].江海學刊,2003(6):11-12.

        [4]李卓.家族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中日比較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

        [5] 顧隨.私塾·小學·中學:未完稿[M]//顧隨.顧隨全集:卷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

        [6]顧之京.女兒眼中的父親 大師顧隨[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7.

        [7]張星久.對傳統(tǒng)社會宗族、鄉(xiāng)紳歷史地位的再認識[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2(4):5-8.

        [8]李洪貴,趙杰.清河文史輯覽:鄉(xiāng)賢章:儒學欄:顧天祥傳[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9:502.

        [9]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M].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887.

        [10] 顧隨.致盧季韶函:1921-05-28[M]//顧隨.顧隨全集:卷八.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379-381.

        [11] 顧隨.顧隨致盧伯屏函:1923-08-04[M]//顧隨.顧隨全集:卷八.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63.

        [12] 顧隨.顧隨致盧伯屏函:1925-05-02[M]//顧隨.顧隨全集:卷八.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52.

        [13] 顧隨.顧隨致盧伯屏函:1926-12-04[M]//顧隨.顧隨全集:卷八.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216.

        [14]顧隨.顧隨致盧伯屏函:1925-12-12[M]//顧隨.顧隨全集:卷八.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150.

        [15]顧之京.父親顧隨晚年在天津的日子[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7-15.

        [16]高獻紅.顧隨雜劇創(chuàng)作之始末及新變[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6-20.

        【責任編輯 盧春艷】

        猜你喜歡
        顧隨小說
        詞翰獨超群 人生苦修行
        ——顧隨先生書法藝術的當代價值
        大學書法(2023年1期)2023-03-16 01:49:48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顧隨的“三自經(jīng)”
        做人與處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57:58
        顧隨的“三自經(jīng)”
        好老師顧隨
        青年文摘(2021年9期)2021-12-12 18:05:23
        顧隨:一燈燃百千燈
        同舟共進(2021年2期)2021-04-20 12:08:26
        愛他莽蒼蒼青天碧海,熙攘攘赤縣神州——顧隨《游春記》雜劇主題意蘊新探
        戲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 01:21:24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成人综合网亚洲伊人| 中国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内谢|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射死你天天日| 人妻被猛烈进入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高清|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a片大尺度高潮无码|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88久久综合| 日本加勒比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专区 | 最新日韩av在线不卡| 久久综合伊人有码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丰满岳乱妇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中文无码字幕|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亚洲亚洲 |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在线| 激情航班h版在线观看| 青春草国产视频| 国内精品少妇久久精品| 永久免费a∨片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久久久久极品|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国产69口爆吞精在线视频喝尿|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色电影| 日本最新在线一区二区| 成年女人免费v片|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喷| 玖玖资源站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