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軍
“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提高領導能力專業(yè)化水平。”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深情囑托,也是確保東北振興的關鍵所在。對于領導干部而言,對大局了然于胸、對大勢洞幽燭微,就必須把加強戰(zhàn)略思維作為提升能力、增強本領的首要任務。
眼前有了繁花,并不等于手中就有了鮮蜜。改革刻不容緩、只爭朝夕。如果不奮力開拓、勤于思考、主動作為,怎么能找到破解矛盾問題的突破口?如果不摒棄虛談、崇尚實干,怎么能積重塑再造的尺寸之功?只有從經濟全球化的走向來思考,從國家戰(zhàn)略層面來謀劃本地區(qū)、本部門的工作,才能尋求新一輪的發(fā)展機遇,搶占新動能的制高點、打造東北振興的新優(yōu)勢。
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善于從危機中發(fā)現轉機,從小事中謀劃大事,是治理能力的體現,也是一門重要的學問。毛澤東當年上井岡山、轉戰(zhàn)陜北、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歷史事件,都是在歷史發(fā)展的關鍵時刻,圍繞全黨發(fā)展大局,準確判斷國內外形勢作出的科學決策,形成的戰(zhàn)略思想。
戰(zhàn)略思維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開關”,但離開了發(fā)展,什么事都辦不成。領導干部增強戰(zhàn)略思維,就要善于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中去把握,把眼前需要與長遠謀劃統(tǒng)一起來,堅持解決具體問題與解決深層次問題相結合,做到決策定一條是一條,條條算數;承諾說一個做一個,個個兌現;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
領導,既有帶領、率領、引領的任務,也有指導、傳導、疏導的職能。當前改革發(fā)展任務十分繁重,東北振興的使命責任在肩,深入推進作風整改正處關口,廣大領導干部要沖破因循守舊的思想“藩籬”,該擔的責必須擔,該碰的硬必須碰,該革的命必須革,力挽狂瀾、突破僵局、精準命中,才能不辱東北振興的新使命。
使命如磐,戰(zhàn)鼓催征。改革發(fā)展的險阻一個接一個,東北振興的難題接二連三,必須拿出“鳳凰涅檗,浴火重生”的膽氣,鉚足“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義無反顧地投身東北振興的時代洪流,問題面前不回避,困難面前不躲避,風險面前不逃避,讓每個崗位的經歷都成為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使經手的每項工作都打下“工匠精神”的烙印,挑起時代賦予的重擔,使自己成為一個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生活、無愧于人生的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