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云
摘 要:幼兒正處在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啟蒙時期,教師應更新觀念、重視在各種活動培中幼兒有真正的機會充分表達自己。游戲活動是幼兒在參與體驗的同時,充分發(fā)揮其自主性,培養(yǎng)其多種能力發(fā)展的好機會。通過角色游戲活動,幼兒從中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因此,研究如何在角色游戲中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充分發(fā)揮孩子們在角色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關鍵詞:幼兒;主體性;角色游戲
幼兒在模擬設定的生活場景下,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模擬生活場景,體驗現實生活,這種形式的游戲活動稱為角色游戲。幼兒角色游戲是學齡前兒童學習知識、鍛煉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分析了當前幼兒園進行幼兒角色游戲時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法。
1、幼兒角色游戲存在的問題
幼兒角色游戲無疑是以幼兒為主體展開游戲,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應該是對幼兒進行引導、啟發(fā),協助他們完成游戲。但是,從目前角色游戲實際進行的情況來看,幼兒和教師在游戲中的責任擔當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出現錯位現象,即“主體”偏差。這種偏差主要是由于教師在游戲中過多干預幼兒的行為活動造成的。在游戲中,教師為了維持游戲的秩序并保障兒童的安全,經常會說“你要先做這件事,再去做那件事”或者“不對,你不能這樣做”,這些都對幼兒有所限制和束縛,導致的結果往往是幼兒的想象力被抑制,對游戲的興趣也大不如前。
2、如何在角色游戲中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2.1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性。
首先,幼兒應該參與到游戲主題的選取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與幼兒商定游戲主題。教師在選取主題時應該給幼兒參與的機會,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主題,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
其次,在安排游戲的角色時,要按照幼兒的個人意愿來安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了解每個角色的意義和樂趣,讓幼兒自行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角色,也可以讓幼兒之間互相商量,自己安排角色。
再次,教師在準備階段可以組織幼兒討論游戲過程,設計游戲發(fā)展情節(jié),這是幼兒主體性被激發(fā)的過程。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必須要避免對游戲的過程或幼兒的表現進行干擾,要尊重幼兒的意愿發(fā)展游戲情節(jié)。這樣才能使得幼兒的游戲天性和處事能力得到充分展現和鍛煉。
2.2角色游戲能促使幼兒的社會性
社會化是人所必需的,如果個體不接受社會,不學習和適應他所處的社會和文化所需求的規(guī)范、規(guī)則和方法,他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幼兒來到這個社會,就必然要學習這個社會和文化所要求的各種規(guī)范、規(guī)則和方法,學習這個社會的語言、思維和行為方式,包括如何稱呼他人、如何與他人交往、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對待事物、如何處理問題等。角色游戲是最能體現幼兒的社會性,角色間的交往在游戲中是必不可少的。
2.3堅持多樣的指導方式
合理運用游戲的指導方式,是實現幼兒在游戲中主體地位的需要保證,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的現場指導,應以幼兒的主體性為前提。有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常運用游戲外直接指導的方式,即以教師的身份指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這種方法常使幼兒的游戲出現中斷,影響幼兒在游戲中的活動。教師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參與指導,更好地融入游戲中,使教師和幼兒處于一種平等的人際氛圍中。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幼兒的主體性才能充分體現。
2.4創(chuàng)設輕松的游戲氛圍,讓幼兒享受游戲的快樂。
游戲之所以受幼兒的喜愛,取決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身體和精神上能夠得到放松。營造自由、寬松的游戲氛圍,以及教師正確的評價,適當的表揚和鼓勵,都能激發(fā)幼兒在游戲中表現自己的主體地位。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伴交流,之后教師應以肯定的態(tài)度來看待每位幼兒,并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納的態(tài)度。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孩子的自主權才能得到發(fā)展,才能在角色游戲中充分地體現出主體性。
3、優(yōu)化游戲的評價,提高幼兒評議的自主性
游戲之所以受幼兒的喜愛,取決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身體和精神上能夠得到放松。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于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fā)展的效果。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伴交流,之后教師應以肯定的態(tài)度來看待每位幼兒,并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納的態(tài)度。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下,孩子的自主權才能得到發(fā)展,自主評議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才能在角色游戲中充分地體現出主體性。
成功的角色游戲不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規(guī)亂的思想,多給幼兒參與的機會,以幼兒為主體,采用引導性的互動方式,積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活動,使游戲過程成為幼兒自由交往、自由創(chuàng)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主動地參與角色游戲,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