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新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評價應充分體現(xiàn)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精神,著眼于評價的診斷、激勵與改善的功能。筆者認為,巧妙的課堂語言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從而也讓我們的音樂課堂充滿生機,到處沉浸在音樂花的海洋。本文從音樂課堂評價語言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思考,探索了以語言為基、以機智為本、以尺度為體、以多元為弦、以綜合為源的五條有效策略,使學生在靈動的音樂課堂評價中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妙語;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程開展以來,音樂課堂評價機制也日趨成熟,課堂口頭評價語在音樂教學中的使用頻率也是很高的。但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教師的評價語言并非都是完美無瑕的,不恰當?shù)脑u價語言比比皆是,它既阻礙教學目標的達成又不利于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與發(fā)展。
一、對當前音樂課堂評價語存在一些問題的思考
(一)教師的評價語過單一破壞了課堂氣氛
單一的評價語,可能讓學生漸漸失去對音樂課的興趣,就算是學生很好,但學生也不知道好在哪里?學生在老師的評價中得不到提高和自信,也會讓我們的音樂課堂氣氛逐漸削弱。于是,這樣的評價就失去了原有的本色。
(二)教師的評價語過模糊缺乏語言的準確性
在平時的音樂課堂中,當學生精彩絕倫地回答之后,我經常會用這些評價語來激勵我的學生: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聰明……等等。一節(jié)課下來,我可以用十多次的如是點評。類似于“你真好”“你真棒”這樣的評價語都是沒有指向性的,這樣缺乏針對性的評價只能讓學生感受到評價帶給他們的模糊的快樂。
(三)教師的評價語過濫用有失評價的色彩
新課改的今天,大家都在提倡激勵性教育。于是我們在課堂上就看到了另一幅場景——學生有發(fā)言的意識,不管他們是對是錯,一律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評價他。但是在我看來,這樣“濫用”評價語,并不是提倡激勵性教學的助波器,反而讓我們音樂的課堂失去了評價的色彩,對被評價的學生來說,再好聽的語言也是毫無意義。
(四)教師的評價語過賞識影響了評價的錯位
我們知道,音樂課堂應該重視學生對音樂的獨特感受、體驗和體會。但有些教師誤解了“賞識教育”的涵義,對于學生一般的答案都給予了“熱烈” 的肯定。這樣的評價帶來的可能是學生自滿的情緒,卻帶不來學生積極向上的動力,這樣的評價還造成了學生認知性的錯誤。
二、妙用課堂評價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策略
(一)一般意義上的評價語的定義
教學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評價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改善教學情境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或結果的評價。評價的目的是改進和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二)妙語在音樂課堂實施的策略
“妙語滋生音樂花”,如何在教學中體現(xiàn)出這個“妙”字呢?筆者認為用靈活巧妙的評價語能使音樂課堂變得生機勃勃,猶如師生融入在一片花的海洋里,也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以及他們對自我音樂認知能力的評定。
1.以語言為基,評價有道
準確有效的評價語言是課堂的音樂之花。沒有“音樂之花”,我們的課堂就缺乏了生命力。
(1)妙用激勵語言,打開學生“動心”之門
準確得體的評價語,是激勵學生參加音樂活動的內在動力,也是激勵學生積極進取從而達到自我肯定的有效途徑。
(2)妙用修正語言,打開學生“開心”之門
①幽默一曲,妙趣橫生
案例:在一次教研活動中,王老師執(zhí)教《過新年》一課,到了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她讓學生用大堂鼓和鑼為音樂伴奏。在座的小朋友對這兩件樂器都非常感興趣,被選中的小朋友更是迫不及待地跑到講臺前,用盡所有的力氣,狠敲了一把,可把下面同學們的耳朵給震壞了。這時,王老師捂住雙耳,對大家說:“幸好我不是大堂鼓,不然要被大家給打扁了,回家我得給大堂鼓涂涂膏藥了?!边@時,在座的同學們都開心地笑起來,下一位伴奏的同學用輕輕的手法拍打著小堂鼓。
看來,幽默的評價語不僅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加深他們的知識學習,讓他們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感受到音樂賦予大家的快樂。
②正反交替,妙言要道
案例,我在執(zhí)教五校聯(lián)片公開課《我的小綿羊》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大聲地演唱歌曲,然后提問學生,這樣的演唱方式你們喜歡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之后,我用輕柔地聲音進行歌曲范唱,從他們的眼神中我得到了答案,并從歌曲角度來分析:(1)如果我們用很大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那么歌曲中的小綿羊還會躲到樹叢里,和我們玩捉迷藏的;(2)大聲的喊唱也不是一個文明小朋友的標致,以后小動物聽到這樣的叫聲就不敢和你們做朋友了。
(3)妙用無聲語言,打開學生“正心”之門
①無聲點評,妙不可言
音樂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評價都需要用語言來表述的。蘇聯(lián)著名散文家、歷史學家卡萊爾有一句名言:“雄辯是銀,沉默是金”。在進行一些修正評價的時候,教師不妨用沉默的方式告訴學生你的用意。
②體態(tài)語言,奇妙無窮
在評價體系中,還有一些評價方法是可以通過體態(tài)語言來進行的。其中包含動作、表情、肢體等等。如教師可以用親切的目光給予學生肯定、面帶微笑地豎起大拇指來表達對他精彩回答的贊賞。這些舉動都會在學生的心靈里撒下美妙的種子。但是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教師可以輕輕地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或者用手做一個“噓”的動作。無聲的體態(tài)提示,讓我們感受無聲評價的獨特魅力。
2.以機智為本,評價有理
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突發(fā)狀況,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能將預設語言與即興語言結合起來,靈活運用評價語言機智教學。教師可以用自己的內在機智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鼓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
3.以尺度為體,評價有度
教師采用不同的評價尺度,才能使音樂教學富于人文精神,更能促使每個學生的個性獲得充分發(fā)展。因此,首先應該尊重學生的能力差異,然后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讓每個層次的學生在經過努力之后能享受到成功,并得到發(fā)展。
4.以多元為弦,評價有效
從評價的實施者而言,除了教師作為課堂評價的主體外,還可以采用“生生自評”“小組自評”的方式,讓每位小組成員在老師評價的基礎上,參與到課堂的評價當中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同時也讓學生的智慧之花在課堂中碰撞與綻放。
5.以綜合為源,評價有則
一個音樂老師要具備的不僅是音樂專業(yè)素養(yǎng),良好的文化底蘊還是我們音樂教學的助推器?!兑魳沸抡n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育要“倡導學科綜合和理解多元文化”,就要求音樂教師在擁有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還要擁有不同領域間的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把音樂教育和音樂本身所蘊涵的文化底蘊進行有機聯(lián)系;才有能力對學生的反饋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真正提高他們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
因此,教師在妙用評價語的過程中,還要關注學科綜合,學習其他學科的評價特色,強化自身的語言評價能力。
三、妙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幾點成效
筆者在音樂課堂中運用巧妙的評價語,提高了課堂評價的有效性,也讓學生得到了進步與發(fā)展,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總結:
(一)學科魅力彰顯,師生共享音樂
筆者運用了“妙語”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靈動的音樂世界,讓學生體會到音樂課的樂趣。因此教師的“教”始終是圍繞著音樂元素展開的,學生的“學”始終是在音樂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更提高了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師生都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共享著音樂的美好!
(二)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得到了提高
筆者在實施了“妙語”的教學策略后,幾次測驗,可以看出學生整體演唱歌曲的能力提高了,肢體表現(xiàn)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因為筆者用“妙語”激發(fā)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學生們也更大膽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感受到了表演、表現(xiàn)和成功的快樂。
(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用“妙語”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的語言鼓勵讓學生們體驗到探知與創(chuàng)作的快樂,并能積極表現(xiàn)自己的作品,為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形成做好了鋪墊。
四、結束語
巧妙的課堂評價語言不僅能夠極大地增加教學內容的感染力,使學生學得輕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學生的心靈,有的甚至可以影響他們的一生。我們可以用巧妙的評價語去培養(yǎng)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喚起他們對音樂本體的感受和追求。因此,作為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必須是掌握了語言的人,也是巧用語言的人,更是創(chuàng)造語言藝術的人。所以平時應有意識地學習,不斷優(yōu)化音樂評價語言,提高語言評價能力,讓自己的課堂評價更富有魅力,讓巧妙的評價語言為教學添資增彩。
參考文獻:
[1]曹建輝.絲弦華韻[M].上海:上海三能書店出版社,2011.
[2]梁恕儉.課堂“新語”[N].中國教師報,2011-8-24:006.
[3]李春芹.綠色評價演繹精彩課堂[J].文學教育,2012(10).
[4]葉瑞英.美麗的課堂魅力的語言——淺談新課程標準下課堂評價語在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2(9).
[5]劉兵.淺談中學語文課堂評價語的優(yōu)化策略[J].教育測量與評價,2011(4).
作者簡介:張弛(1985-),女,浙江省金華市人,本科,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