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忠 李偉 章友愛 劉盛富 李文卿 謝可 徐學生
摘 要 2016年,在福建省浦城縣研究了不同追肥時間對K326農藝性狀、煙堿等內在化學成分及經濟性狀的影響。初步結果:試驗各處理煙株農藝性狀基本一致;但大田各生育期會由于追肥時間的推遲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隨著追肥時間的推遲,煙株現(xiàn)蕾期、腳葉成熟期等生育期均發(fā)生推遲;煙葉內在化學成分上,煙堿含量一定程度上受第二次追肥時間推遲的影響。以移栽后30 d進行第二次追肥最為協(xié)調,且該處理的糖堿比最接近優(yōu)質煙葉標準。在經濟性狀方面,以移栽后30 d后進行第二次追肥的產量、667 m2產值、上等煙比例最高,均價以移栽后35 d進行第二次追肥最高。綜合考慮,最適宜當?shù)乜緹熒a的追肥時間為移栽后30 d。
關鍵詞 烤煙;追肥時間;煙堿;產量;品質;經濟性狀
中圖分類號:S572;S14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5.004
煙堿為目前制約烤煙吃味品質的主要化學成分之一。生產中,控制煙堿的過高積累,能有效地提高烤煙吃味品質[1]。煙堿含量與烤煙大田生育期中的含氮肥料的施用有著密切的關系[2]??茖W合理的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時控制烤煙的煙堿含量水平,達到二者之間的平衡[3-4]。目前烤煙生產中,普遍采用基追肥的施用方式。本課題在福建省浦城縣試驗研究第二次追肥時間與煙堿含量的關系,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控制煙堿含量水平,探索適合當?shù)乜緹熎焚|的最佳追肥時間。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煙草品種為K326。
1.2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于2016年在福建省浦城縣仙陽鎮(zhèn)練村進行。土壤為中壤土,肥力中等,地勢平坦,前茬作物為水稻。土壤pH值為4.94,含有機質40.24 g·kg-1,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水溶性氯、交換性鈣、交換性鎂含量分別為155.41, 13.66, 102.37, 31.520, 686.07, 63.00 mg·kg-1。
1.3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按照第二次追施含氮肥料時間不同,共設置4個處理,即T1:移栽后25 d追肥,T2:移栽后30 d追肥,T3:移栽后35 d追肥,T4:移栽后40 d追肥,3次重復,12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至少5行,中間作為取樣行,邊上2行作為保護行。各處理除第二次追肥時間不同外,其他農事操作均統(tǒng)一按當?shù)豄326品種技術方案執(zhí)行。
1.4 試驗觀察記載
1)觀察記載各處理生育期(移栽、團棵、現(xiàn)蕾、打頂、腳葉成熟、頂葉成熟時期)。
2)各處理定點5株煙在栽后40 d、60 d、采烤前分別調查農藝性狀(株高、節(jié)距、莖圍、葉數(shù)、單株葉面積)。
3)各處理采第三烤后(頂葉定型時)調查倒1, 2, 3葉的長和寬,并計算各葉面積。
4)主要病害發(fā)生情況。
5)測產分析:測產區(qū)不小于200株。各處理單采單收,測定667 m2產量、667 m2產值、單葉質量、均價及等級結構、部位結構(上部煙、中部煙、下部煙比例)。
6)煙葉質量評價:定點30~50株作取樣行(不測產),取4~6葉、9~11葉、倒3~5葉烤后全部送樣評價;取不少于2 kg煙樣供評價煙葉外觀、化學成分、感官評吸。
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使用Excel 2003、SPSS、DPS等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處理的生育進程
由表1可知,各處理的主要生育期基本一致。各處理的移栽期、團棵期均相同;T1、T2處理的現(xiàn)蕾期比T3、T4處理早1 d;T1、T2處理的打頂期比T3處理早1 d,T3處理的打頂期比T4處理早1 d;T1處理的腳葉成熟期比T2、T3處理早1 d,T2、T3處理的腳葉成熟期比T4處理早1 d;T1處理的頂葉成熟期比T2、T3處理早1 d,T2、T3處理的頂葉成熟期比T4處理早1 d??梢姡S著追肥時間的推遲,煙株現(xiàn)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頂葉成熟期均不同程度地推遲,生育期拉長。
2.2 各處理的農藝性狀
由表2可知,移栽后40 d各項指標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在株高方面,栽后60 d和采烤前,T2處理的株高均顯著大于T4處理;在莖圍方面,在栽后60 d,T1處理的莖圍顯著地大于其他3個處理,采烤前T2處理顯著大于T3、T4;在節(jié)距方面,在栽后40 d、栽后60 d及采烤前,各處理之間均較接近,彼此之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在葉片數(shù)方面,各處理均無明顯差異??偟膩砜?,不同的追肥時間在生育早期主要影響煙株的株高、節(jié)距、莖圍,施肥越早,越有利于提高這些農藝性狀;不同的追肥時間在生育后期主要影響煙株的株高,采烤前株高排序為T2>T1>T3>T4,原因可能在于栽后30 d施肥處理的肥效釋放時間正好處于煙株拔高的時期,所以極大地提高了煙株的株高。
采第三烤后倒1, 2, 3葉的長、寬及葉面積見表3。由表3可知,各處理倒1, 2, 3葉的長、寬及葉面積之間的差異均未達到顯著水平。在葉長方面,倒1, 2, 3葉均表現(xiàn)為T1處理最大,T2處理次之;在葉寬方面,T1處理的倒1, 3葉均最寬,T2處理的倒2葉最寬;葉面積方面,在倒1, 3葉,T1處理最大,T2處理次之,在倒2葉,均表現(xiàn)為T2處理最大,T1處理次之??傊?,栽后25 d施肥處理的倒1葉、倒2葉葉寬較寬、葉面積較大。栽后40 d施肥處理的倒2葉的葉長、葉寬及葉面積均較大??梢娫院?5 d施肥、栽后30 d施肥均有助于烤煙上部葉發(fā)育。
2.3 各處理的化學成分
各試驗處理化學成分分析見表4。由表4可知,在煙堿方面,各下部葉的含量范圍在2.12%~2.77%,均在優(yōu)質煙葉指標范圍內,T1至T4處理的含量呈遞增趨勢;各處理中、上部煙葉煙堿含量均在適宜范圍內,中、上部葉煙堿均以T3處理最高。在糖含量方面,各處理的上部葉總糖含量較為協(xié)調,而還原糖含量偏高。在總氮含量方面,各處理均在適宜范圍內,處理間差異不明顯。各處理各部位煙葉的鉀含量、氧化鉀含量、pH值均在適宜范圍內;T4處理中、下部葉的糖堿比均偏低,綜合上、中、下部煙葉的糖堿比T2處理最優(yōu);各處理的氮堿比、兩糖比均在適宜范圍內。綜合各項數(shù)據(jù)來看,內在化學成分最為協(xié)調的是T2處理的煙葉。
2.4 各處理的病害發(fā)生情況
各處理的抗病性情況見表5。由表5可以看出,各處理抗病性大體相近。各處理均抗CMV,均感青枯病、氣候斑點病、TMV及PVY。在青枯病方面,移栽后35 d追肥處理的病情指數(shù)最低;在TMV方面,移栽后40 d追肥處理的病情指數(shù)最低;在PVY方面,移栽后25 d追肥處理的病情指數(shù)最低。綜合來看,移栽后30 d追肥有助于提高煙株對TMV、PVY、氣候斑點病的抗性,移栽后35 d追肥有利于提高煙株對青枯病的抗性。
2.5 各處理的經濟性狀
各處理的經濟性狀見表6。由表6可知,T1處理的667 m2產量、均價等均為各處理中最小的;T2處理的667 m2產量為125.7 kg,667 m2產值為3 685.52元,上中等煙比例為93.08%,均為各處理中最大的;T3處理的均價為29.97元/kg,為各處理中最大的;T4處理的單葉質量最大,為8.6 g。綜合試驗結果來看,移栽后35 d追肥有助于提高煙葉的均價及上中等煙比例;移栽后30 d追肥有助于提高煙葉的667 m2產量、667 m2產值及上等煙比例;移栽后40 d追肥有助于提高煙葉的單葉質量。
3 小結與討論
1)移栽后25 d追肥,腳葉成熟期和頂葉成熟期比其他處理早1~2 d。在栽后40 d的節(jié)距是各處理中最大的。中下部葉煙堿含量偏高,上部葉糖含量均偏低,總氮含量均偏高,糖堿比均偏低,兩糖比均偏高。中、下部葉各化學成分含量表現(xiàn)較好??笴MV,均感青枯病、氣候性斑點病、TMV及PVY。從經濟性狀來看,其單葉質量、667 m2產量、667 m2產值、上等煙比例等均是各處理中最低的,總體表現(xiàn)較差。原因可能是追肥過早,后期肥料流失嚴重,影響了最終煙葉產量、質量的形成。
2)移栽后30 d追肥,現(xiàn)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及頂葉成熟期稍早。栽后60 d的株高、節(jié)距及莖圍均是各處理中最大的,采烤前的株高莖圍也是最大的。下部葉煙堿含量均偏高,上部葉糖含量均偏低,上部葉兩糖比均偏高,其他化學成分含量均在適宜范圍內,各成分之間的協(xié)調性也較好??笴MV,均感青枯病、氣候斑點病TMV及PVY。移栽后30 d追肥處理的667 m2產量、667 m2產值、上中等煙比例均為各處理中最高的。綜合表現(xiàn)良好。
3)移栽后35 d追肥,現(xiàn)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及頂葉成熟期均處于中間水平。栽后60 d、采烤前的各項指標均處于中間水平。中、下部葉煙堿含量均偏高,糖含量適中,上部葉兩糖比均偏高,其他化學成分含量均在適宜范圍內,各成分之間的協(xié)調性也較好??笴MV,均感青枯病、氣候性斑點病、TMV及PVY。其中青枯病的病情指數(shù)為各處理中最低。移栽后35 d追肥處理的均價、上等煙比例均為各處理中最高的。綜合表現(xiàn)良好。
4)移栽后40 d追肥,現(xiàn)蕾期、打頂期、腳葉成熟期及頂葉成熟期均是各處理中最晚的。采烤前的葉片數(shù)是各處理中最大的。中、下部位煙葉煙堿含量均偏高,中、下部葉糖含量均偏低,總氮含量均偏高,兩糖比均偏高。各部位煙葉糖堿比均偏低。抗CMV,均感青枯病、氣候斑點病、TMV及PVY。其中TMV的病情指數(shù)為各處理中最低。移栽后40 d追肥處理的單葉質量是各處理中最大的。綜合表現(xiàn)一般。
綜上所述,本試驗結果初步表明:移栽后30 d追肥及移栽后35 d追肥,其烤后煙葉的化學成分含量及其協(xié)調性表現(xiàn)較好,經濟性狀也表現(xiàn)較佳,綜合表現(xiàn)均良好。
參考文獻:
[1] 習向銀.煙堿氮素來源和供氮對烤煙生長、氮素吸收、煙堿含量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
[2] 周寬余,韓國彪.不同施氮量對烤煙生產的影響[J].山西農業(yè)科學,1998,26(2):58-59.
[3] 喬曉磊,黃向東,劉世亮,等.不同氮素供應對煙草品質指標的影響[J].土壤通報,2007,38(6):1150-1153.
[4] 巨曉棠,晃逢春,李春儉,等.土壤后期供氮對烤煙產量和煙堿含量的影響[J].中國煙草學報,2003(S):48-53.
(責任編輯: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