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榮 張國新 王秀萍
摘要 [目的]綜合評價不同油葵品種苗期耐鹽性。[方法]利用0.6%鹽堿原土對11個油葵品種進行苗期耐鹽性鑒定,通過主成分及指標相關分析,選取葉面積、株高、地上部干重、出苗率、出苗指數(shù)等5個指標,運用隸屬函數(shù)法進行耐鹽性評價。[結果]苗期耐鹽性由強到弱順序依次為凱福瑞T562、濱葵1號、美大頭S567、USA-S668、NWS4564、同慶1號、法蘭西529、矮大頭9650、S101、凱福瑞S606、先瑞1號。[結論]該研究為濱海鹽堿地油葵品種的選擇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 油葵;苗期耐鹽性;隸屬函數(shù)法;評價
中圖分類號 S56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8)23-002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salt tolerance of oil sunflower at seedling stage. [Method] 11 oil sunflower varieties were identified by 0.6% salinealkali soil at seedling stage. Leaf area, plant height, dry weight of shoot and emergence rate were select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d indexes. [Result] Salt toleranc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t seedling stage from strong to weak was in the order of Caffrey T562, Binkui 1, Meidatou 567U, USAS668,NWS4564, Tongqing 1, France 529, Aidatou 9650,S101,Caffrey S606, Xianrui 1.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sel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oil sunflower variety grown on coastal saline land.
Key words Oil sunflower;Salt tolerance at seedling stage;Membership function method;Evaluation
鹽堿土是陸地上廣泛分布的一種土壤類型,約占陸地總面積的25%。我國鹽漬土總面積約3 600萬hm.2,其中耕地鹽漬化面積達920.9萬hm.2,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和沿海地區(qū).[1]。目前,如何高效利用鹽漬化土地是鹽堿農(nóng)業(yè)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
油葵是菊科雙子葉植物中的耐鹽作物,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有鹽堿地先鋒作物之稱[2]。1956年我國將油葵作為油料作物開始種植,之后種植面積日益擴大,1998年研究人員全國的種植面積已達到88.9萬hm.2,目前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及西北的半干旱地區(qū)[3]。隨著我國糧食戰(zhàn)略規(guī)劃布局,發(fā)展生物質能源產(chǎn)業(yè)的前提是不能與糧爭地,這就需要利用非耕地、鹽堿地資源發(fā)展能源植物。1998年研究人員開展了海涂引種油葵的研究,利用油葵治理鹽堿地。目前,油葵耐鹽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光合、滲透及耐鹽機理研究方面[4-6];芽期耐鹽性評價及NaCl單鹽脅迫的研究也較多[7-8],但鹽堿原土脅迫下苗期耐鹽性評價卻鮮見報道。鑒于此,筆者直接利用調配鹽堿原土,通過指標分析,利用隸屬函數(shù)法,進行不同油葵品種的耐鹽性綜合評價,為濱海鹽堿地油葵品種的選擇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11個油葵品種,分別為USA-S668、濱葵1號、法蘭西529、S101、同慶1號、先瑞1號、美大頭S567、凱福瑞T562、凱福瑞S606、矮大頭9650、NWS4564。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17年在濱海所基地的苗期鑒定棚進行,采用鹽堿鑒定池,池寬1.2 m、長5.0 m,裝入鹽分濃度0.6%的調配鹽堿土,土層厚15 cm,抹平壓實,噴壺噴水,含水量達20%左右,以剛好底部不存水為宜,4 h后進行播種。播種日期為8月31日,株距8 cm,行距15 cm,每池播8個參試材料,品種間用記號牌標記,每品種播4行,每行15穴,每穴1粒,播深2 cm,3次重復,隨機排列。播后用對應處理的土壤進行撒蓋。試驗期進行水分監(jiān)測,定量補水,要求每池處理補水基本一致。
1.3 指標測定
播種后每隔3 d觀察出苗情況,記錄出苗數(shù);播種后20 d為脅迫結束日,每重復取中間10株進行指標測定,測定指標包括株高、葉面積、地上生物量,計算出苗率、出苗指數(shù)。統(tǒng)計分析用DPS進行。
株高:采用直尺測定植株的地上部高度。
葉面積:采用CL-203便攜式葉面積儀進行葉片有效面積測量。
地上生物量:剪取地上部分,105 ℃殺青10 min,80 ℃烘干12 h,稱重。
出苗:2片子葉完全漏出地面時為出苗。出苗率(%)=(最終總的出苗數(shù)/播種總數(shù))×100;出苗指數(shù)=∑(Gt/Dt)(Gt為t天內的出苗數(shù),Dt為出苗天數(shù))。
1.4 評價方法
通過指標值與對照比值,計算各指標的耐鹽系數(shù),運用隸屬函數(shù)法,對耐鹽系數(shù)標準化處理,通過變異系數(shù)法賦予權重,進行耐鹽性評價。
1.4.1 隸屬函數(shù)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指標間相關性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鹽脅迫下油葵苗期的葉面積與地上部鮮重、地下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呈顯著正相關,說明葉面積越大,地上部、地下部鮮重及干重越大;株高與地上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呈顯著正相關,說明株高越大,地上部鮮重、干重越大;地上部鮮重與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呈極顯著正相關;地上部干重與地下部干重呈極顯著正相關。
2.2 主效因子指標分析
從表2、3可以看出,前2個主因子代表了8個指標80%以上的主要信息,其中第一個因子代表信息最多,貢獻率達到66%。主因子1的葉面積、地上部鮮重、地下部鮮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株高等6個指標,代表了總指標的主要信息,所以這6個指標可作為鑒定指標。相關分析顯示,由于鮮重與干重呈極顯著正相關,地上部干重與地下部干重呈極顯著正相關,可選取地上部干重指標代表生物量指標,作為鑒定指標,出苗率代表發(fā)芽期耐鹽水平,可選定為鑒定指標。綜合來看,選取葉面積、株高、地上部干重、出苗率等指標作為耐鹽鑒定指標,出苗指數(shù)作為苗期直接脅迫程度指標,可作為耐鹽鑒定指標。
2.3 苗期耐鹽性評價
2.3.1 各指標耐鹽系數(shù)。為了消除品種本身特異性差異,能使指標更好地反映品種耐鹽性,采用耐鹽系數(shù)法,耐鹽系數(shù)α=不同濃度處理下平均測定值/對照測定值×100%。求得各品種耐鹽系數(shù)。由表4可知,指標耐鹽系數(shù)越大,反映品種耐鹽性越強,但由于品種耐鹽性受多指標綜合體現(xiàn),所以必須對耐鹽系數(shù)進行隸屬函數(shù)分析,綜合評價品種耐鹽性。
2.3.2 評價結果。通過各品種的5個指標隸屬函數(shù)值比較分析(表5),求得11個品種的隸屬函數(shù)值,通過權重加權,得出凱福瑞T562、濱葵1號得分為0.863、0.677,耐鹽評價排名1、2位,說明這2個品種的苗期耐鹽性最強。
3 小結
隸屬函數(shù)法作為模糊評判作物耐鹽性方法,在花生、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上已廣泛應用[9-12]。由于隸屬函數(shù)法參與評價的指標較多,通過主成分分析及指標相關性比較,選取葉面積、株高、地上部干重、出苗率、出苗指數(shù)作為油葵苗期耐鹽性鑒定指標,而每個指標對作物耐鹽性影響不同,所以通過賦予各個指標以權重最終形成D值,來綜合評判油葵耐鹽性較科學、合理。
通過隸屬函數(shù)法對11個油葵品種苗期耐鹽性綜合評價,苗期耐鹽性從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凱福瑞T562、濱葵1號、美大頭S567、USA-S668、NWS4564、同慶1號、法蘭西529、矮大頭9650、S101、凱福瑞S606、先瑞1號。
參考文獻
[1] 王佳麗,黃賢金,鐘太洋,等.鹽堿地可持續(xù)利用研究綜述[J].地理學報,2011,66(5):673-684.
[2] 劉宮社,阿蘭·博讓,彭克敬,等.向日葵研究與開發(fā)[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3] 李英杰,趙世強,楊金深.河北省油葵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分析[J].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2,6(2):56-59.
[4] 李曉麗,張邊江.油用向日葵的研究進展[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37(27):13015-13017
[5] 崔云玲,王生錄,陳炳東,等.不同品種油葵對鹽脅迫響應研究[J].土壤學報,2011,48(5):1051-1058.
[6] 唐奇志,劉兆普,劉玲,等.海侵地區(qū)不同降雨條件下海水灌溉油葵G101的研究[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5,29(6):1000-1006.
[7] 張慶昕,張玉霞,劉慶鵬,等.33個油用向日葵品種種子萌發(fā)期抗鹽堿性的綜合評價[J].種子,2015,34(11):23-25.
[8] 穆俊麗,李建科,楊靜慧,等.不同油葵品種種子萌發(fā)期的耐鹽性研究[J].北方園藝,2009(5):26-30.
[9] 孫東雷,卞能飛,陳志德,等.花生萌發(fā)期耐鹽性綜合評價及耐鹽種質篩選[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7,18(6):1079-1087.
[10] 劉春榮,張國新,王秀萍.主成分分析及隸屬函數(shù)法綜合評價玉米苗期耐鹽性[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3( 28):13-14.
[11] 張彥威,張禮鳳,李偉,等.大豆發(fā)芽期和苗期耐鹽性的隸屬函數(shù)分析[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6,48(1):21-25.
[12] 田蕾,陳亞萍,劉俊,等.粳稻種質資源芽期耐鹽性綜合評價與篩選[J].中國水稻科學,2017,31(6):63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