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興紅
一直以來,許多語文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作文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普遍怕寫作文。問其怕寫的原因,學生們則異口同聲:“沒有東西可寫,無話可說!”靜而思之,作文真的是沒有東西可寫嗎?一花一世界,其實環(huán)視我們的生活,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就一定能采擷到最美的寫作之花,扮靚我們的寫作家園。
先來看一組作文實例吧(兩位學生同時寫對一起交通事故的反應):
甲同學寫道:今天上學路上,在市人民醫(yī)院門口,我看到許多人圍在一起,想必是發(fā)生交通事故了吧。交通事故天天有,感覺也沒有什么看頭,于是我繼續(xù)往學校走……
乙同學寫道:今天早晨,我騎車經(jīng)過市人民醫(yī)院門口時,發(fā)現(xiàn)其入口處圍了許多人,場面之大,想必是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了吧。強烈的好奇心使我停下腳步。仔細一打聽,原來事情的過程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復雜,不過是兩個騎車的小伙子不慎相互碰擦了一下,但二位自恃有理,也就都得理不饒人了,非要弄個“孰是孰非”。形勢很快由據(jù)理力爭,上演為吹胡子瞪眼睛,最后變成破口大罵了。不一會兒,又擁上了一大堆人,把兩個當事人圍得水泄不通。本就擁擠的醫(yī)院門口更加熱鬧了。強烈的好奇心驅(qū)使我向前,卻只能看到一堆人的后背,個個頸項都伸得很長,就像許多只鴨子被無形的手捏住脖子向上提。一時間,謾罵聲、嬉笑聲、哭鬧聲與喇叭聲混雜在這擁擠的醫(yī)院門口。忽然,人群中不知哪位仁兄說的“君子動口,還要動手,怕什么!給我打”,使得事態(tài)進一步擴大,謾罵頓時變成了推搡。這時,一輛120救護車呼嘯而來。然而,這個龐大的圈子卻沒有一點想散的跡象。面對此怪狀,救護車也只好尷尬地“讓道”。看到此情景,我的心忽然“咯噔”了一下。再看看圍觀的人,就像久餓的人見了食物一般,眼里閃出一種攫取的光。唉,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只要雙方真誠地說一句“對不起”,幾秒鐘事情就解決了嘛??粗匀辉诮蚪驑返赖睦锶龑油馊龑拥娜藗?,我只能苦笑一聲。這真是個生活的怪圈?。∶吞ь^,“XX市人民醫(yī)院”幾個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醫(yī)院內(nèi)一片繁忙的景象??磥憩F(xiàn)在的“病人”真的很多??!只不過有人需要治身子,有人卻需要治腦子……
比較上面一組作文,我們不難看出甲乙同學作文水平的高下。可同樣的事情,為什么兩位同學寫出的作文差別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甲同學忽略了身邊的生活細節(jié),觀察不仔細,缺乏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更缺乏思想底蘊與人文情懷。那如何讓這類同學從平凡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平凡的事,得到不平常的體會,給人以啟示、感悟呢?筆者認為關鍵要解決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更要有一顆敏銳的心。
如果大家看過著名作家韓少功的美文《另一片天空》的話,對“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更要有一顆敏銳的心”應該會有所感悟。作家視通千里、思接千載,從一片落葉中看到另一片天空。他在手中的石片上俯瞰黃山,在雜草里發(fā)現(xiàn)大興安嶺,在身旁的石澗清潭中觸摸太平洋……
現(xiàn)在的社會,太多的人似乎永遠被功名利祿誘惑著,朝著成功的目標一刻不停留地奔跑。他們來不及停下腳步欣賞眼前的美景,他們不習慣凝視。雖不停地追逐,到頭來往往一無所有。其實,以自我之渺小,以人生之短暫,我們不可能看盡世界。然而,如果我們學會慢走,學會凝視,學會換一種眼光、方式和心態(tài)看生命、看世界,那么,我們也許會發(fā)現(xiàn),太陽每一天都是新的,生活中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
因此,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有一顆敏銳的心,重視自我心靈的體驗與升華,那么平凡的生活中也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
2.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生動的語言都是建立在聯(lián)想和想象的基礎上的。韓少功凝視一片落葉,在脈絡的微觀世界里通過想象發(fā)現(xiàn)微小的事物里也有博大的精神品質(zhì)。“只要人們愿意,他們還可以捏一捏火星,搓一搓金星,摘一顆冥王星放入口袋,在細胞、分子、原子的世界里舉步跨進另一條銀河……”是的,只要我們隨便找個地方蹲下來、坐下來,保證足夠的時間,借助凝視再加一點想象,就可以投入另一片“寫作”的燦爛星空。
還有,上述作文實例中,乙同學多處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如“個個頸項都伸得很長,就像許多只鴨子被無形的手捏住脖子向上提”“再看看圍觀的人,就像久餓的人見了食物一般,眼里閃出一種攫取的光”就充分運用了聯(lián)想,由眼前的場景聯(lián)想到魯迅的《藥》中看客們觀看夏瑜被砍頭的場面。不同的時代卻有著相似的地方,寫作者通過聯(lián)想很好地把兩幅畫面串連起來,表達了自己的思想,也豐富了文章底蘊。
3.定位“生活”的概念,做到知行合一。
聯(lián)想和想象是建立在豐富積累的基礎上的, 寫作者要想有自己真正的精神追求,就必須要重視積累,積累知識、積累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光靠間接經(jīng)驗,而不去實踐,文章必定是經(jīng)不起推敲的;光有直接經(jīng)驗,而不去飽覽群書,其文章又不免過于淺薄。上述作文實例中的乙同學如果沒有深厚的閱讀基礎,也就不能由此及彼;韓少功飽覽群書,但他如果沒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也不一定能創(chuàng)作出《另一片天空》這樣的作品來。
而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來源于生活。江蘇省著名特級教師王棟生曾寄語他的學生們:“你的生活是大地。”這句話道出生活是寫作的土壤。如果說寫作是一棵自然生長的樹,它的根應扎在深深的泥土中,而生活就是培養(yǎng)這棵大樹的肥沃土壤。生活中的什么事物都可以入文,普通的校園、日常的生活、平凡的人和事,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會覺得生活很豐富。
佛經(jīng)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其實,只要心中有佛,我們眼中看到的一草一木,耳朵聽到的聲音,都是佛!寫文章亦是如此,唯有扎根生活的大地,有著遠大的精神追求,努力做到知行相結合,用自己的“慧眼”和良好的人文修養(yǎng)去構建寫作的家園,那我們就一定能把它建設成世間最美的精神家園!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市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