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容 劉景濤
摘 要 利用鐘山縣1958—2016年59年的日照時間資料,采用線性趨勢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分析鐘山縣日照時間的氣候特征。結(jié)果表明:鐘山縣日照時間變化的總趨勢為顯著減少,傾向率為-44.0 h/10年。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秋季的減小速率最大,夏季次之,冬季的減小速率最小,春季次之。
關(guān)鍵詞 鐘山縣;日照時間;氣候特征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7.089
日照是重要的氣候因素,日照時間是氣候資源的重要因子之一,它表征太陽輻射的強弱,和氣溫有著重要的關(guān)聯(lián),了解日照的氣候特征和變化趨勢,對合理布局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調(diào)整種植結(jié)構(gòu)具有重要的作用[1]。鐘山縣位于我國華南地區(qū)、廣西東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偏向于大陸性氣候。基于此,利用鐘山縣1958—2016年的日照時間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揭示鐘山縣日照時間的特征和變化規(guī)律,對農(nóng)業(yè)氣象資源、太陽能開發(fā)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2]。
1 資料和方法
利用鐘山縣1958—2016年的日照時間觀測資料,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做出年、季日照時間的歷史變化曲線及線性趨勢線,分析鐘山縣日照時間的氣候變化特征。對鐘山縣的季節(jié)按氣象學劃分: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月—次年2月為冬季。
2 日照時間的變化特征
2.1 日照時間的年際變化特征
鐘山縣近59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570.5 h,最大值為2026.1 h,出現(xiàn)在1963年;最小值為1091.3 h,出現(xiàn)在2015年,年日照時間相差934.8 h。由圖1可知,59年日照變化的總趨勢呈波動性減少趨勢,根據(jù)線性回歸方法統(tǒng)計分析可知,減少速率為41.0 h/10年,減少趨勢顯著。以多年平均線為分界線來劃分,59年日照在平均線以上的有33年,在平均線以下的有27年,1958年、1963年、1986年、2004年出現(xiàn)單峰值,1957年、2002年、2012年和2015年出現(xiàn)單谷值。自1963年起,鐘山縣日照時間一直處于減少趨勢,其中1963—1964年僅一年時間日照時間下降了399.7 h,從1964—1982年,年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附近呈正負幅度減少。1983—1995年,13年間日照時間基本保持在多年平均線以上。自1997年起,除2003年、2004年、2007年和2009年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上出現(xiàn)較大上升幅度外,其他年份在多年平均線下出現(xiàn)較大下降幅度,其中2012年、2015年出現(xiàn)次谷值、主谷值。
2.2 日照時間的年代際變化特征
從表1可知,鐘山縣從1958—1969年平均日照時間呈減少趨勢,平均減少10.4 h/年;1970—1989年呈增長趨勢,1970—1979年增長不明顯,平均增加4.8 h/年;1981—1989年增長顯著,平均增長26.6 h/年;1990—1999年呈減少趨勢,平均減少11.4 h/年;21世紀的最初10年,年平均日照時間又開始增長,平均增加17.5 h/年;2010年之后,年平均日照時間呈顯著減少趨勢,平均減少14.9 h/年,平均值達到近59年來最少??傊?9年來,鐘山縣日照時間呈現(xiàn)波動中減少的總體趨勢特征。
2.3 日照時間的季節(jié)變化特征
圖2為鐘山縣各季節(jié)日照時間變化趨勢,可以看出近59年來鐘山縣四季日照時間均呈負趨勢,從各季氣候傾向率變化特征可見,春季和冬季的日照時間減幅較小且相似,分別為了-2.3 h/10年、-2.1 h/10年,夏季和秋季的日照時間減幅較大且相似,分別為了-5.2 h/10年、5.3 h/10年。
近59年鐘山縣春季日照時間為43.0~126.7 h,年變化是四季中最小的。從1958—1972年,春季日照時間基本在多年平均線以上變化,最大值出現(xiàn)1963年。從1973—1984年、1987—1993年,春季日照時間基本在多年平均線以下變化,最小值出現(xiàn)在1979年。1985—1986年日照有所上升,從1994—2009年,春季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以上保持正增長趨勢。從2010—2016年,春季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以下變化,呈減少趨勢。
夏季日照時間為138.0~234.6 h,振幅波動較大,是四季之中次大的,最大值出現(xiàn)在1984年。從1958—1967年,基本在多年平均線以上變化,但呈減少趨勢。從1968—1982年,日照時間基本在多年平均線以下變化,僅有1972年和1978年在多年平均線上突升,整體呈現(xiàn)先減少后增長的趨勢。從1983—1992年,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以上變化,并且在1984年、1990年出現(xiàn)最大和次大峰值,呈增長趨勢。從1993—2016年,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附近出現(xiàn)較大變化,且負振幅多于正振幅,在2002年、2015年出現(xiàn)最大和次大谷值,呈現(xiàn)波動減少趨勢。
秋季日照時間為98.3~221.1 h,振幅波動和年變化都是四季之中最大的。從1958—1970年,日照時間基本在多年平均線以上小幅波動。從1971—2007年,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附近出現(xiàn)明顯突增突減特征,1981年出現(xiàn)主谷值,其后20年多間出現(xiàn)多個次谷值。從2007—2012年,秋季日照時間呈持續(xù)減少,2013—2014年出現(xiàn)突增,2015年突減至最低值98.3 h。
冬季日照時間為32.3~144.6 h,振幅波動是四季中最小的。20世紀60年代前期,在多年平均線以上呈波動減少趨勢,最大值出現(xiàn)在1962年,20世紀60年代后期在多年平均線以下緩慢回升。20世紀70年代前期出現(xiàn)較大的振幅波動,1972年、1974年出現(xiàn)次谷值。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2008年,冬季日照時間在多年平均線附近振蕩,從1996—1997年,冬季日照時間突減,年變化達
67.2 h,且1997年出現(xiàn)主谷值。從2012—2016年,冬季日照時間開始呈緩慢上升趨勢。
3 結(jié)論
1)經(jīng)過分析鐘山縣近59年的日照時間變化特征,結(jié)果表明:鐘山縣日照時間變化呈顯著減少趨勢,減少速率為41.0 h/10年,59年間日照時間共減少241.9 h。日照時間多年平均為1577.8 h,其中年日照最多的是1963年,為2026.1 h,年日照最少的是2015年,為1091.3 h,兩者相差934.8 h。
2)20世紀50年代后期—20世紀60年代,鐘山縣日照時間呈減少趨勢,20世紀70年代開始略增長,到20世紀80年代快速增長達到次峰值,20世紀90年代呈減少趨勢,21世紀的最初10年有所增長,2010年之后呈顯著減少趨勢,平均減少14.9 h/年,平均值達到近59年來最少。
3)鐘山縣四季日照時間均呈顯著減少趨勢,其中秋季的減小速率最大,夏季次之,冬季的減小速率最小,春季次之。
參考文獻:
[1] 池德文.廉江近53年日照時間氣候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37(3):91-93.
[2] 陳裕,陸燕華.近56年馬鞍山市日照時間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6,37(3):87-9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