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靜
“婷婷,你要是再這樣下去,以后不但影響你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你生孩子呢!”
“我不管。我只想要身材好看,其他的我都不關心?!?/p>
這是一對母女剛剛走進咨詢室時候的對話。女兒叫婷婷,是一名大一學生,面容乖巧,皮膚白皙。不過,從我第一眼看到她,婷婷消瘦的身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1米65的個子,只有60多斤。但是,婷婷仍然覺得自己太胖了。
原來,婷婷患有嚴重的“進食障礙”,或者通俗一點叫做“厭食癥”。這種患者往往通過過分節(jié)食來限制體重的增長,卻導致機體營養(yǎng)不良、內分泌紊亂,嚴重者可以導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像婷婷的情況,營養(yǎng)嚴重不足,最近幾年的時間,她的例假只來過3次,已經是大學生的她身材看起來像一個初中生。
鑒于婷婷的體脂含量太低,我建議她先去精神??漆t(yī)院住院治療,在這基礎之上再輔助心理咨詢。媽媽聽從了我的建議,陪著婷婷連續(xù)住院2個月,體重終于恢復到正常的范圍。幾個月后,她們再次來到我的面前。
“那你這次來做心理咨詢,希望我給你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呢?”我試探著去了解婷婷咨詢的目標。
婷婷一臉無所謂的樣子,“我沒什么需要幫助的,你問我媽吧,她讓我來的?!蔽肄D頭看著婷婷的媽媽。婷婷的媽媽說,主治醫(yī)生說“厭食癥”一般跟孩子的心理有關,建議找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否則很可能又會復發(fā)。
聽到這里,我大概心里有數(shù)了。一般而言,主動到心理咨詢室的來訪者都會有尋求幫助和自我改變的動力,這是心理咨詢產生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但是還有一類來訪者是被家長逼迫著來的,他們本身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或者并沒有改變的意愿,亦或對于心理咨詢、心理咨詢師沒有足夠的了解與信任。顯然,婷婷就是屬于后者。與第二類來訪者工作的難度就會更大,因為首先要獲得足夠的信任,同時激發(fā)他們尋求改變的動力。所以,前面幾次咨詢,除了收集資料外,更多的是和婷婷聊她的興趣愛好,通過溝通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信任感。
我們一起探討婷婷愛讀的書,比如她愛看偵探類和心理類的小說,特別是畢淑敏的書。以此作為契機,我們一起去聊書中的很多故事和人物,去碰撞不同的觀點和可能。在這種開放的咨詢環(huán)境中,我盡可能保持一種平等的態(tài)度與婷婷一起工作。最終,幫助婷婷感受到咨詢師對她的興趣、好奇、尊重和包容。
做了幾次咨詢,婷婷變得越來越喜歡在咨詢室的這一個小時,因為她覺得,“在咨詢的時候可以隨意說任何事情,能夠被你聽到和理解,而且不會被批評。我覺得自己比以前成熟一些了,不那么偏激了,遇到事情可以多想想?!?/p>
隨著咨詢的深入,對于婷婷的“厭食癥”也逐漸清晰,可以說,它伴隨著婷婷的成長過程。在婷婷5歲之前,由于父母工作原因將她寄養(yǎng)在外婆家,只是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偶爾見一次。等到婷婷回到父母身邊,又被送到了寄宿制的幼兒園,接著是寄宿制的小學、中學,現(xiàn)在是在外地上大學??梢哉f,婷婷和父母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而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婷婷內心缺乏安全感和親情的溫暖。在高中之前,她在一個小城市讀書,成績不錯,一直很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這一切從上高中之后開始變了。
為了讓婷婷高考能上個好大學,媽媽想盡辦法讓婷婷去了省城的重點高中讀書,同時,還幫婷婷報了美術特長班。婷婷去了高中很不適應,學習成績還可以,只是她發(fā)現(xiàn)周圍的同學都不只是拼學習了,還拼特長、拼打扮、拼身材??吹缴嵊褌兒茏⒁夤?jié)食,婷婷剛開始有些困惑,不知道如何跟她們交流。有一次去公共浴室洗澡,婷婷碰到了幾個練芭蕾舞的同學,看到她們的身材非常修長、苗條,頓時羨慕不已。
后來得知,這些練芭蕾舞的同學都在節(jié)食,而且有幾個舍友也在節(jié)食,婷婷也開始“加入”了她們。
剛開始是吃的少一些,然后多吃水果。后來,就干脆不吃早飯了。“再往后,就是有點控制不住了,就是不想吃,整天想著怎么減少體重?!辨面貌粌H每天限制飲食,而且每天干大量的重體力勞動,比如去餐館打工,專挑洗碗、端盤子的工作。有幾家餐館看她身材實在消瘦沒有敢錄用她。“我那段時間感覺每天都是昏昏沉沉的,過馬路都看不清紅綠燈,有幾次差點昏倒在路上?!?/p>
隨著咨詢的深入,婷婷逐漸發(fā)現(xiàn),她其實在用“厭食”的方式獲得好的身材,獲得周圍朋友的接納與認可,在很多人看來這種方式有些不可理喻,但是對于從小缺乏關愛的婷婷而言,被別人喜愛是最重要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婷婷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我是不被喜歡的”。所以,通過“好身材”來獲得別人的認可,成為她重要的獲得愛的方式。
只是,為什么婷婷會選擇“厭食”和好身材這樣的方式來獲得關愛呢?除了和她的性別、年齡段和成長經歷有關外,還和當下的社會環(huán)境和文化因素密切相關。
從婷婷的自身特點而言,她處在自我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而建立社交關系、得到周圍人的認可是重要的一部分。當周圍的人都在忙著減肥,為了融入大家,減肥也常常成為一個共同的話題。就像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更容易通過抽煙、喝酒的方式進入同齡人的圈子。
從更大的社會文化角度而言,這是一個以瘦為美的社會,而這種文化已經進入了病態(tài)的地步,各種廣告、電視、宣傳都是以苗條的美女作為主角,胖的會被譏諷和貶低。而婷婷作為處在青春期的女孩子,本就處在愛美的年紀,同時也缺乏對“主流文化”的批判能力,所以很容易認同這種以瘦為美的文化。
所以,針對婷婷的問題,一方面通過與她探討內心對于關愛的渴求,這份渴求背后的緣由,以及滿足這份渴求的方式;另一方面,我會和婷婷探討,如何幫助她建立一種反思社會主流文化的能力。
我們的咨詢持續(xù)了很久,大概有40次。在咨詢臨近結束的時候,婷婷不但可以正常地進食,而且可以比較理性地看待自己的身材。更重要的是,她也能夠合理地評價自己的價值,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獲得來自他人的關愛,并且試著和媽媽做更多的溝通。盡管她目前還沒有下定決心去完全原諒父母的“無情”,但是她愿意做一些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