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來美
[摘 要] 語言教學以語篇為基本單位,而互文性作為語篇的一個基本特征,對語篇的建構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互文性理論在寫作教學中應得到充分重視。嘗試將互文性理論應用于俄語寫作教學,探索基于互文性理論的俄語寫作教學模式,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俄語寫作能力。
[關 鍵 詞] 互文性;俄語寫作;獨立學院;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6-0148-01
在信息社會,寫作是十分具有實用價值的學科,是現(xiàn)代人素質(zh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基本技能;同時,寫作課程也是俄語專業(yè)重要的基礎課,是培養(yǎng)思維與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實行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外語教學中運用寫作教學應被予以充分重視。而獨立學院的大多數(shù)學生是零起點學習俄語,根據(jù)學生特點因材施教,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提升大學俄語教學質(zhì)量。
一、互文性理論簡述
“互文性”這一術語由是法國學者朱莉婭·克里斯蒂娃于1967年提出的?!叭魏握Z篇都是由引語拼湊而成,任何語篇都是對另一語篇的吸收和改造,把語篇的這一特性稱為‘互文性”(轉引自辛斌,2000)。按照克里斯蒂娃的理解,每一個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參照物——鏡子,每一個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與轉化,它們互相牽連,互相作用,形成一個無限開放的文本網(wǎng)絡。近年來,互文性理論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其運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學者更將這一理論擴展至語言學的各個方面及其他各個領域。研究互文性,對外語教學具有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本文嘗試將該理論用于俄語寫作教學模式。
二、獨立學院大學俄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在獨立學院的俄語教學中,寫作課程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俄語教學中將重點放在閱讀上,同時兼顧聽力和口語,卻忽視了寫作教學。根據(jù)筆者的歸納,獨立學院俄語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一)俄語寫作課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效果差
俄語寫作教學仍然是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先講授寫作技巧,隨后分析范例,進而讓學生模仿范例練習,最后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批改。俄語寫作課堂中學生參與較少,許多學生都覺得寫作課枯燥,慢慢對寫作失去了學習興趣。
(二)學生缺乏俄語思維,漢式俄語嚴重
中國學生在俄語寫作中受漢語的影響較大,經(jīng)常用漢語思維來遣詞造句,常出現(xiàn)用詞不當?shù)儒e誤。在俄語教學中,學生本身對寫作不夠重視,把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和擴大詞匯量上,對俄語文化知識了解不足,以致常用漢語的思維、俄語的詞匯、依靠語法編造句子。
(三)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較差,課后反饋不及時
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過于僵化,不能夠?qū)⒁褜W的語言知識融會貫通。在寫作時,常常出現(xiàn)詞匯貧乏、句式單一、結構混亂等問題。此外,教師也很難經(jīng)常對每位學生作文做詳細批改,而部分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沒有針對存在的寫作問題進行及時改正。這就使得學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停留在較低寫作水平上,最終放棄寫作練習。
三、基于互文性的大學俄語寫作教學模式改進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克里斯蒂娃等人的著作被譯成英語,互文性理論在西方教育界逐漸為人所用,并開始明確地用于讀寫教學研究。自從被引進教育教學研究之后,互文性既是研究的目標,也是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互文性是一個文本(主文本)把其他文本(互文本)納入自身的現(xiàn)象,是一個文本與其他文本之間發(fā)生關系的特征。對文本不同的界定,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狹義”和“廣義”互文性,以及“具體”和“體裁”互文性。基于互文性理論的俄語寫作教學模式改進主要涵蓋以下三個方面:
(一)具體互文性
具體互文性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主要表現(xiàn)為語詞的互文,在寫作過程中通過引用、模仿、重寫、改編、套用等互文寫作手法來建立。
在俄語作文寫作中,有意引用俗語、諺語、名人名言等以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增強說服力,而且語言精練。為此,在俄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背誦一些諺語、例句等,積累詞匯。在寫作時就能找到恰當詞語,漢式俄語也相應減少,從而趨于俄語表達習慣,作文也更準確生動。
(二)體裁互文性
體裁的互文性在俄語寫作中的應用具體表現(xiàn)在作品結構的互文。
在俄語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細致閱讀的方式來掌握寫作技巧,使作文語言優(yōu)美,結構清晰。其中,范文首選以俄語為母語的人士撰寫的文章作為閱讀的范例。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和分析不同體裁的文章,大量閱讀、注意文章的選詞、連接方式和組織結構,為順利開展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樂苓,1996)。此外,在寫作前應引導學生列出提綱,再進行作文寫作。
(三)互文性的延伸
廣義互文性包括非文學的藝術作品、人類的各種知識領域,甚至社會、歷史、文化等也被看作文本?;趶V義互文性進行互文性的延伸,指導學生從多個方面汲取寫作素材。
俄語寫作教學中,教師采取做報告的方式設立情境,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同時,課下引導學生通過多媒體,如影視、網(wǎng)絡等,全面了解俄羅斯的社會文化,緊跟時代,從而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和背景知識。
綜上,獨立學院的俄語寫作教學更應突出俄語實踐性這一特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充分考慮獨立學院的專業(yè)特色,按照高等教育的層次和要求來組織教學,體現(xiàn)理論教育為實踐應用服務,培養(yǎng)出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樂苓.大學俄語寫作教學芻議[J].外語學刊,1996(1).
[2]辛斌.語篇互文性的語用分析[J].外語研究,2000(3).